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

美国于1776年7月4日正式成立,迄今200多年的时间,虽然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但却是“战果累累”。在美国二百多年的建国时间里,美国的和平状态仅有20余年。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外发动了大大小小200多场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从1945年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美国发起了二战后全球81%的武装冲突。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2)

1.朝鲜战争1950.6.25~1953.7.27

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中朝苏伤亡65万人,中国阵亡197,653人,韩军、“联合国军”伤亡57万人以上。

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3)

朝鲜战争形势图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4)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5)

签署停战协议

2.越南战争1955.11.1~1975.4.30

越南战争(亦称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称之为越南抗美战争)是指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至1975年间冷战中在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1973年3月美国正式将地面部队撤出越南,但在越南南方留下2万多军事顾问,支持阮文绍傀儡军蚕食解放区。但越南人民反对美国侵略,1975年4月30日解放西贡,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并统一了越南全国。

越南战争南越死亡220,357—313,000人 美国死亡58,307人,韩国死亡5,099人 北越死亡50~100万人,中国死亡1,446人。

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美军在当地留下大量越美混血儿。随后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6)

越南战争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7)

北越士兵攻占南越总统府

3.武装干涉黎巴嫩1958.7.15~1958.10.25

美国对黎巴嫩的武装干涉是一个历史事件,指的是1958年7月15日,1.4万多名美军在贝鲁特地区登陆,借口保护旅黎美侨,发动了对黎巴嫩的武装入侵。

1957年,亲美的黎巴嫩总统卡米勒·夏蒙,因极力推崇并支持艾森豪威尔主义,引起了黎巴嫩民众的反感。1958年5月,黎巴嫩爆发了推翻夏蒙政府的起义。7月1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以“保护黎巴嫩主权和保护美国侨民”为由,批准实行“蓝蝙蝠行动”。截止8月上旬,美国共出兵4.8万人。美国悍然出兵黎巴嫩,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引起了世界诸国的不满。根据联合国特别会议作出的决定,美军被迫于10月从黎巴嫩撤军。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8)

美军登陆黎巴嫩

4.多米尼加危机1965.4.25~1966.5

多米尼加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岛东部,1959年6月,多米尼加爆发了武装暴动,叛军经过6个星期的武装斗争,在中部和北部山区建立了两个武装斗争根据地,还占领了多米尼加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1960年1月,多米尼加各大城市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暴乱,示威群众高举“打倒特鲁希略”的标语牌,有些城市的示威群众和军警还展开搏斗。多米尼加总统特鲁希略被迫辞职。1963年9月,美国策动多米尼加的反抗军人政变,建立卡夫拉尔政权,遭到了多米尼加叛军袭击。1965年4月,一批叛军军官发动政变,公然推翻了卡夫拉尔的军事政权。1965年4月28日,美国对多米尼加共和国发动武装干涉。约翰逊政府派出3万多名美军、380多架飞机和40多艘军舰,立即救援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叛军与美军展开激战,经过4个多月战斗,美军击败了4万多人的叛军拥有30万人口的圣多明各恢复了和平,多米尼加危机解除。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9)

美军武装干涉多米尼加

5.占领格林纳达1983.10.25~11.2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战争是指1983年10月25日凌晨,美国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对格林纳达发动的海空联合作战,这是自越南战争失败以来美国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格林纳达独立后,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由统一工党执政。以埃利克·盖里为总理的统一工党政府奉行亲西方和亲美的政策,引起了在野党“新宝石运动”的不满。“新宝石运动”又称“争取福利、教育和解放的联合进军”运动,成立于1972年,由格林纳达亲苏联和古巴的人士组成,主张“恢复一切民主和自由”,举行“自由和公正的选举”,实行“经济革命化”,建立“人民参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该运动于1979年3月13日发动政变,推翻了盖里政府,成立了以莫里斯·毕晓普为总理的新政府。毕晓普政府成立后,在外交上奉行向苏联和古巴“一边倒”的政策。大量接收苏联和古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成立“人民革命军”和民兵队伍;由古巴派出工程部队在岛上修建新的“旅游机场”,其主跑道长达3000米。美国总统里根认为“格林纳达已经成为苏联和古巴的殖民地,用来作为输出恐怖行动和颠覆民主的基地”。如果格林纳达被苏、古完全控制,由格林纳达、古巴和尼加拉瓜三国的机场构成的“铁三角”,将使作为美国传统“后院”的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处于苏、古作战飞机的威胁之下,美国海上运输线的畅通和本土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格林纳达有成为“第二个古巴的危险”。由此,美国便不断向毕晓普政府施加压力,处心积虑地试图推翻格林纳达的亲苏古政权,将其纳入自由国家之列。随着格林纳达形势的发展,格实质上已逐渐成为美苏争霸和美古矛盾的一个斗争焦点。

迫于美国的压力,毕晓普政府开始采取措施缓和与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1983年6月7日,毕晓普还亲自访问美国,并与美国达成了一项“谅解”。但是,毕晓普的上述行动引起了政府内部以副总理科尔德和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为首的亲苏古“强硬派”的激烈反对,并且前苏联和古巴对此也耿耿于怀。10月13日,强硬派突然发动政变,将毕晓普软禁起来。19日,数千群众在首都圣乔治游行支持毕晓普,并将毕晓普解救出来,随之,这些人与政变者发生冲突,毕晓普又重新落到政变者手中,当天便被秘密处决。20日,军方接管政权,并成立了以奥斯汀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格政权落入亲苏古的强硬派手中。

政变“使里根政府有了它所需要的派遣海军陆战队的借口:由于格林纳达成立新政权,居住在该岛的上千名美国人遇到了危险。”加之惧于苏、古、格“输出革命”的东加勒比组织于21日开会,要求美国出兵格林纳达,22日,美国副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便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计划小组会议,初步决定出兵。24日,美国总统里根再次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计划小组会议,正式决定出兵。

至11月2日,美军顺利完成了清剿任务。残敌基本被肃清,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文件,美军完全控制了格林纳达,战争遂告结束。战争结果,美军仅19人阵亡,116人受伤,损失直升机9架。格军亡40余人,被俘15人,其余逃散。古巴人亡25人,伤59人,被俘者达638人。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战争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美军在战争过程中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并最终以很小代价,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对格林纳达的占领,达成了战略目的。究其原因,除了双方武器装备数质量差距巨大;国力对比悬殊;格林纳达国土太小,无持久作战的回旋余地;格又是个岛国,远离苏联和古巴,外援易被断绝等方面原因外,美方正确的战略指导和战术运用对美国这次军事行动的成功也起了极为重要作用。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0)

格林纳达位置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1)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6.空袭利比亚1986年4月15日

1986年4月15日凌晨,美国出动3艘航空母舰、34艘其它舰船和包括18架F-111战斗轰炸机在内的几百架飞机对利比亚进行代号为“黄金峡谷”的突然空袭,大规模超低空轰炸首都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

此次空袭,美军共出动海空军飞机150多架,投掷炸弹150多吨。摧毁了卡扎菲指挥部、“突击队”训练中心、黎波里机场军用区,卡扎菲预备指挥所、贝尼纳军用机场等重要军事目标。炸毁利比亚军用飞机14架(伊尔-76运输机6架,米格-23飞机4架,米-8直升机2架,F-27运输机2架),炸伤多架,重创波音-727飞机1架,摧毁利比亚雷达站5座,炸死炸伤利比亚军民700余人。卡扎菲的一岁半的养女死于这次空袭,5岁上下的两个儿子也被炸成重伤,卡扎菲本人受轻伤。美军损失F-111F轰炸机一架,两名成员死亡。

美军空袭利比亚,广泛使用了C3I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和远程航空技术等高技术成果,突破了必须陆军叁战、地面占领、先攻外围后捣核心等武装对抗的传统形式。整个空袭中,美军各兵种配合默契,行动协调一致。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战后手舞足蹈地称此次行动是“一次成功的空海军联合作战”。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2)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3)

美军空袭利比亚

7.巴拿马战争1989.12.20~1990.1.3

巴拿马战争也称为美国入侵巴拿马战争,是指1989年底美军入侵巴拿马推翻诺列加政府的军事行动。

1989年12月15日,巴拿马全国民众代表大会采取紧急措施,任命诺列加为政府首脑,授予绝对权力,并宣布巴、美处于战争状态。1989年12月16日晚,4名美国军人向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地时射击,巴士兵予以还击,击毙一名美军击伤一名。这一流血事件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入侵巴拿马的借口。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2.4万名美军趁着夜暗,向巴拿马军队的27个重要目标同时发动了猛烈的突然袭击。导弹、坦克炮弹和迫击炮弹,暴雨般地泻向目标。接着,伞兵从天而降。巴国防军司令、政府首脑诺列加指挥巴军及准军事部队“尊严营”奋起抵抗,战斗十分激烈。但终因寡不敌众,仅8个小时就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能力。仅15个小时美军就控制了巴军的大部分兵营,推翻了诺列加政府。1990年1月3日晚8点48分,诺列加被迫向美军投降。至此,一场历时15天、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侵巴战争基本结束。

美军侵巴作战历时15天(不包括撤军阶段),美巴双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美军亡23人,伤324人;毁直升机4架,伤41架;伤运输机14架。美军缴获巴拿马军用车39辆、飞机(包括民用)36架,巡逻艇7艘,各种小型武器76500余件。巴军亡314人,伤124人,被俘2969人。巴民兵与平民死亡约400人,伤约2000人。巴拿马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25亿美元。

美军在侵巴作战行动中,以较小的代价,顺利地达成了其侵巴作战目标,实现了美国国家战略目的。首先,美军在10多个小时内摧毁了巴国防军和诺列加政权,使美国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巴拿马运河条约的“权利与义务”而不受任何威胁。其次,美国扶植了吉列尔莫·恩达拉新政权。1989年12月20日凌晨美军侵巴行动开始后,恩达拉便宣誓就任巴拿马总统,里卡多·阿里亚斯和吉列尔莫·福特就任副总统。美国政府马上宣布承认恩达拉新政权,支持“自由选举的巴拿马政府进行统治”。第三,建立了支持恩达拉新政府的公安部队。1990年2月10日晚,巴拿马政府颁布法令宣布正式组建一支1.3万人的公安部队,以取代由诺列加领导的巴拿马国防军,负责维护治安和保卫国防。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4)

美军空降巴拿马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5)

侵巴美军

8.海湾战争1991.1.17~2.28

海湾战争,是美国领导的联盟军队于1990年8月~1991年2月,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

海湾战争包括3个主要军事行动: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海上拦截行动。联盟军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终在4月接受了停火协议。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在海湾战争中,伊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8.6万人被俘,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多国部队方面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其他多国部队阵亡192人,受伤318人。美军损失飞机56架(多国部队共68架)、坦克35辆、舰艇2艘。

海湾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6)

海湾战争

9.武装干涉索马里1992.12.4~1994.3.21

1991—1993年,东非小国索马里的局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联合国决定组织一项名为“恢复希望行动”的维持和平行动。索马里各派军阀对联合国的干预表示不满,势力最大的“索马里联合大会”领导人法拉赫·艾迪德把联合国看成其夺取全国政权的绊脚石,对维和部队采取伏击行动,造成数十人伤亡。1993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维和部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搜查和抓捕这次暴力事件的幕后策划者艾迪德。当时负责“恢复希望行动”的联合国特使、美国退役海军上将乔纳森·豪请求美国增派特种部队帮助抓捕艾迪德。派往摩加迪沙的军人都是美军的精英:陆军的特种部队第七十五步兵团,也就是著名的“游骑兵”;海军的“海豹”部队第六队;此外还有令这些精英钦佩的“三角洲”部队。“三角洲”部队成员都是从各特种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兵。

1995年3月2日,最后一批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摩加迪沙,标志着历时27个月、耗资20多亿美元的维和行动以失败告终。联合国既未实现在索马里组建一个民主政府的目标,也未实现各部族的和解,却使100多名维和士兵和近万名索马里人丧生。该事件多次在使命召唤等游戏中出现,还被改编成小说和电影《黑鹰坠落》。

摩加迪沙之战使美国视地面战为畏途。无论是1998年对伊拉克实施的“沙漠之狐”行动,还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军均采取非接触作战方式———空袭战。这也许是美国人从此战中得出的教训。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7)

索马里摩加迪沙之战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8)

黑鹰坠落

10.科索沃战争1999.3.24~6.10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背景深刻、影响广泛的现代局部战争,对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东欧原有势力圈。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19)

科索沃战争

11.阿富汗战争2001.10.7~2021.9.6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2014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

2016年7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放缓美军在阿富汗的撤军计划,将在2017年1月其总统任期结束前在阿保留大约8400名美军士兵。2020年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签署和平协议,以结束18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2021年8月30日,美国完成从阿富汗撤军行动,标志着持续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终于结束。

在阿富汗战争中,塔利班超过20,000人阵亡,阿富汗保安部队约6500人阵亡,北方联盟约200人阵亡,联军1,908人阵亡,平民伤亡约300,000人

这场持续二十年之久的战争,给这个极度贫穷的国度,留下了极大的伤痛。由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指称有基地组织成员越过边境逃巴基斯坦,一度引起斴近国家的紧张。另外,由于位于阿富汗北部的前苏联中亚国家为美军提供协助,一度惹来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例如黎巴嫩及苏丹等的敌视。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20)

阿富汗战争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21)

美军撤离阿富汗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22)

塔利班武装

12.伊拉克战争2003.3.20~2011.12.18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以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为由,结束了战争。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关于伊拉克战争,似乎是美国胜利了,但是也有人说美国失败了。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最初的目的达到了,因而美国算是胜利了。但是从战略全局,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道义等综合角度看,美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总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另有观点认为,美国铲除伊萨达姆政权,实质就是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这次战争再次诠释了科技是现代军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有4497人死亡, 47541受伤或者生病;英国179人死亡,3598受伤或者生病;伊拉克军队(萨达姆政府)7600-10800人死亡; 伊拉克安全部队(新政府)17690人死亡,超过4万受伤 ;各派武装分子26544人被击毙,1.2万人被捕(2003—2011)

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美国“倒萨控伊”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但是美国政府很快发现,他们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中。从布什总统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到现 在,伊拉克的局势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趋于稳定,而是越发混乱不堪。越来越复杂的战争形势和巨额的军费开支,[3]让美国政府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也使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至今,伊拉克局势仍旧动荡,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23)

萨达姆·侯赛因

二战前美国的重要战争(二战后美国发动的12起大规模战争)(24)

伊拉克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