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

历史名臣司马光以《资治通鉴》名垂青史,吸粉无数。观众追剧古装剧《清平乐》到大结局,会有不少人对司马光粉转黑的,觉得他的这种迂腐、固执或者偏执是否是一种病态呢?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

清平乐

69集鸿篇巨制《清平乐》终于要给观众说再见了,看官家在这四方城里从少年到中年,再从壮年渐渐老去,失意过,付出过,得到过,失去过!一生勤勉,为国为民,然而富拥四海,却知己寥寥,帝王的一生,是圆融与落寞交合的一生。其间嫔妃众多,名臣云集。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2)

清平乐

官家最爱张妼晗,那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真性情女人。官家最信任苗娘子,这是自己的青梅竹马,而且给他生育了儿女 。官家相爱相杀的是曹丹姝,这个处事追求完美的皇后,让他喜欢中心存忌惮。其他娘子,官家只是为了生儿子才去宠幸的。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3)

清平乐

官家最喜欢与晏殊相处,他有大智慧,在很多事情上看透不说透,晏殊事君让官家安心并且放松。范仲淹就比晏殊直了不少,让官家贬官过几次。韩琦、富弼倒是可以与官家一起玩耍的为数不多的老朋友了。欧阳修承上启下,苏轼算是后辈。包拯、司马光和文彦博后劲十足。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4)

清平乐

尤其司马光任司谏,让官家感觉喘不过气来,“君子们如此迫朕,难道就全出自公义?”其实未必,“他们想把我装在他们定义的圣君壳子里,还要把朕的女儿放入圣女的壳子里。这究竟是为了百姓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偏执呢?”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5)

清平乐

上元观灯,大家齐聚一堂赏花灯,看女子相扑。都忙活一年了,难得共同放松一下,欧阳修、韩琦等大臣在认真观看,官家也看得很有兴致。司马光看到官家赏赐相扑女子,就当场谏言女子相扑有伤风化,应该禁止。这不应景啊。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6)

清平乐

司马光还谏言要重罚梁怀吉,说他作为公主府勾当内臣,却不穿内臣服饰,让人误以为是都尉,有媚主求容、挑拨驸马与公主关系之嫌,其罪当诛。梁怀吉是从小跟在官家身边的,他的秉性,官家很清楚,远不是司马光道听途说的那样。

司马光对于公主,先是参她夜扣宫门,不尊妇道、殴打婆婆,然后参她以死逼君,火烧公主府,与内臣有不可见光之情。司马光谏言官家不可对公主纵然溺爱,要让她以国朝大长公主为榜样,做天下妇女的榜样。官家深知姑母的婚姻生活很凄惨,他告诉司马光不希望自己的任何一个女儿,过成姑母的模样。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7)

清平乐

司马光表示不懂,官家说”卿没做过父亲,自然不会懂”。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司马光婚后,妻子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8)

清平乐

公主夜扣宫门,本来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如果官家不下令夜开宫门、哪个不怕死的敢开门?司马光却大作文章,有没有调查一下梁怀吉为什么不穿内臣服饰?驸马娘都做了些什么?向官家往死里弹劾梁怀吉,说他惑主求荣,要求严惩怀吉、以整肃宫禁。这不是瞎发言吗?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9)

清平乐

与官家交集很多的无儿无女者,除了司马光,还有皇后曹丹姝。当徽柔公主被驸马李玮家暴后,夜扣宫门回娘家,官家的心情与嫡母曹皇后是不同的。曹皇后表现出的关切比官家老父亲对女儿的爱要若很多。生母苗娘子听说女儿被欺负了,那心疼劲儿也远比皇后强烈。曹皇后看到李玮进宫认错以后,劝说徽柔跟着驸马回去。而苗娘子知晓女儿不想回公主府后,就破天荒第一次求官家,让他把李玮外放,让女儿多在家里呆一段。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0)

清平乐

如此种种,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无儿无女者对孩子的关切是有很大区别的。官家感受到是自己这位老父亲亲手把女儿的幸福给断送了之后,他内心很纠结,痛苦中把玩蜘蛛,那是一人份的孤独。恐怕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珍藏着一个孩子吧,这个孩子是年幼时的自己,或者是对冲破世俗羁绊的期许。官家心中至少藏着4个孩子。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1)

清平乐

1、儿时被大娘娘压制得学会隐忍的自己,总想着去放飞自我、叛逆一次。2、女儿徽柔,把自己没得到的对童年的美好感觉都挥洒在她身上。3、张妼晗,那个真性情、只属于自己的女人。4、梁怀吉,多懂事聪明的孩子,本来是留给自己儿子最兴来的,可惜全乱了。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2)

清平乐

这是官家的私情。执政者是可以也必然有私心的,重要的不是装作无私,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找到那个私情与公心的平衡,如何处置好这份私心。

官家一年病了几次,群臣以担忧江山社稷动荡为由,纷纷劝谏官家早立宗室子为太子。司马光敢于实话实说:官家一年几次发病、朝臣人心惶惶,深恐哪日突然有不测,没有钦定的继承人、天下大乱。官家就把早有打算的选赵宗实入宫的想法告诉了他,司马光很意外,没想到官家肯纳谏。官家想将这事交给中书去讨论,司马光又来劲儿了:“臣以为此事,官家应亲自与执政庭议,以示郑重。”官家听得都有些乏了。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3)

清平乐

官家不立太子,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想卖卖力气再生个儿子。劝谏早立宗室子为太子,类似骂官家没本事、不会生了。官家曾经设身处地、用两女同嫁一夫、让富弼体验到换位思考的妙处。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4)

清平乐

若兰(富弼大女儿)早逝,你就把若竹(小女儿)嫁给了冯京那个风华无双的状元郎,使得冯京还是你富家的女婿。若兰缠绵病榻近一年,是否在她病重的时候,你就已经许诺“姐姐如果不在了,便将她嫁给姐夫呢?”万一若兰有了好转,她若得知你有如此想法,该如何与妹妹相处呢?若竹如果将冯京视作未来的夫君,姐姐却又好转了,她该如何自处呢?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5)

清平乐

同理,官家不立太子,是因为暂时没有儿子,但很不甘心,总想着自己加把劲,多卖卖力气,有生之年能再生出来一个儿子。如果立宗室子为太子,万一自己真再生出儿子来,那幼子与宗室子如何相处?到时江山社稷就不会动荡了吗?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6)

清平乐

在《清平乐》大结局前篇,官家终于对没有儿子这件事情释然了。如果上天眷顾,自己唯一的儿子最兴来就不会早夭。可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勤政克俭,为什么赢得不了上天眷顾呢?多少心中还有些酸涩。官家传位给赵宗实,但对他做皇帝的能力不是很看好。官家闭着眼睛告诉曹皇后:“宗实很聪明、也审慎,至少是个中人之材,以后做天子不会太差,至于能做到多好,也看命数。”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7)

清平乐

《清平乐》大结局,梁怀吉是梁家幼子身份曝光,官家对梁家铺子深感愧疚。官家终于知道怀吉便是梁家幼子,那个被他一言祸四海、家破人亡的苦孩子。命运果然是个圈,埋线69集,因为官家的疏忽和命运的捉弄导致梁家铺子家破人亡、骨肉分离的包袱终于抛出来了。当年,赵祯怀念生母李顺容做的蜜饯,打听之后才知道生母的手艺是从梁家铺子学来的,就带着张茂则来到梁家吃蜜饯。事后,皇宫嫔妃和文武百官都效仿赵祯用药泡蜜饯。导致药材涨价,梁家被迫换了药方,这一换反倒让梁家家破人亡了。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8)

清平乐

梁家本来一家五口,有梁婆婆,梁生夫妇,长子元生,次子元亨。官家去了梁家之后,梁怀吉的父亲去世,梁婆婆和娘亲一起搬出了京城,不久娘亲死于瘟疫。哥哥梁元生成了酒馆里的杂役,弟弟元亨被卖进宫做了太监。因为“元亨利贞”犯了赵祯的忌讳,元亨获罪被锁在了小黑屋,恰好赶上徽柔公主降生、官家大赦天下,茂则让曹皇后帮忙给他改名成了梁怀吉。梁怀吉虽然生在普通人家,但他命中注定与皇家有纠缠不清的瓜葛。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19)

清平乐

公主提着傀儡走上朝堂、来到外臣之中对着司马光哭诉“你是不是觉得爱恨嗔痴都是有罪,人就应该活得像个傀儡?我、我爹爹、我娘娘,都应该做最精致的傀儡,供人膜拜?”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20)

清平乐

司马光得知怀吉身世之后,不再对怀吉言必称当诛。官家感觉司马光并非无情。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21)

清平乐

徽柔告诉爹爹宁可每日像农妇一样辛苦劳作,也希望可以日日与怀吉在一起,官家质疑女儿的劳动能力”真的那样的话,你果真可以如这些农妇一样辛苦劳作吗?”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22)

清平乐

官家驾崩在曹皇后怀里,伴随着年轻时对丹姝亲手画的画像被火燃烧、化为灰烬。“官家竟然在那时、心中便有了臣妾。”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23)

清平乐

《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无儿无女者不懂官家老父亲。官家说”朕做不到不存私情,纵容保护徽柔的私心丢不掉。官家和司马光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是站在老父亲的私人立场,一个是站在公事公办的伦理纲常、国法制度,这倒是突出了赵祯家事即是国事的事实,从侧面也点出了宋仁宗未将家事置于国事之上,官家老父亲心态很真实。

清平乐迎来大结局(清平乐偏执私情公心碰撞出大结局)(24)

清平乐

执政者是可以也必然会有私心的,重要的不是装作无私,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找到那个私情与公心的平衡,如何处置好这份私心。古装剧《清平乐》大结局,鲜衣怒马也好,双飞燕也罢,浮生长恨欢娱希,来生不做笼中鸟,翻飞绿柳啼红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