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是个什么原理(从现代营养学怎么看)
有炎症和手术后不能吃鱼吗?
李捷
我同事外耳道发炎,医生给开了消炎药,还嘱咐要忌口,不能吃鱼,说是“发物”,容易增加炎症;无独有偶,我一个朋友做了一个纤维瘤小手术,医生也说不能吃鱼,不利于伤口愈合。
但是产妇为了下奶,医生又说多喝鲫鱼汤吃鱼肉,下奶,此时也有伤口,但这鱼就不属于发物啦?
手术后到底能不能吃鱼呀?
“发物”在人们意识中都是指那些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我们日常认为的“发物”有鱼虾水产、羊肉、鸡蛋、牛奶等,人们感觉吃了这些食物之后会不舒服,伤口发痒,愈合慢,诱发炎症。而且很多医生也让病人“忌口”不能吃鱼虾,这一传统仿佛世代相传,爷爷奶奶这样说,爸爸妈妈也这么说。
“发物”一说,在民间流传甚广,中医也十分重视发物与疾病的关系,忌口主要就是忌发物。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便加紧残害开国有功之臣,元帅徐达患了“发背”,最忌吃鹅肉,因鹅为“发物”,易动火发疮。朱元璋别有用心地赐徐肥鹅一只,徐达明知其恶意,但又不敢违君之命,只好当场吃下,不久,徐达“发背”扩散而亡。
最初的发物来自鹅肉
至于徐达是因为对鹅肉蛋白质过敏或者鹅肉变质,亦或其他并发症或者疾病致死也无从考证,但生病或者术后不能吃“发物”这个观点就代代流传下来了。
“发背”指发于背脊部的一种疔疮,相当于现代西医中的急性蜂窝组织炎。在现代外科学的各种教材中,并没有发现此病须禁食鹅肉的研究。由于古代人对疾病的认识有限,把徐达的死因归结于“发物”以警示后人,鹅说,这个黑锅我不背。
而且古代并没有冰箱,鱼虾水产最容易腐烂变质,如果不慎在疾病期间摄入,会产生食物中毒的现象,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
祖国传统医学涉及到“发物”这个概念比较多,如果按照现代医学,临床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些所谓的“发物”进行精密检测以及营养成分测定之后,并没有发现这些所谓的“发物”相比其他食物在成分上有什么特殊差异,从而导致伤口不易愈合,更容易诱发炎症等情况。因此,从现代医学的层面上来讲,是不认为存在“发物”这个说法。
有很多古人无法解释的问题和现象,通常都用一个模糊的概念来形容,比如发物,比如上火,比如湿气,比如肾虚。从现代临床医学和营养学来分析,尽量找到一些共性,以及科学上的合理解释为最佳。
建国几十年,尽管扫盲后大家基本都会识字了,可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依然是不动脑不思考,不过脑子,既懒,又爱不负责任传播。
伤口发痒红肿,有时候不易愈合,首先是由于伤达真皮层了,愈合的过程中会有新的结缔组织生长,新生的血管神经在快速生长时很容易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新生组织异常敏感,稍受刺激,就会产生痒的感觉,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并不会因为你吃了某种食物之后才会痒。其次,这些“发物”鱼、水产、鸡蛋、牛奶、羊肉等,在人群中的过敏比例的确要高于很多其他食物。现代医学所指的过敏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食入性食物过敏症的某些表现。
食物过敏是指:免疫系统敏感,识别错误,把对自身无害的东西误认为是有害的,从而产生记忆,引发过敏反应。比如鱼虾,鸡蛋,牛奶,肉类,海鲜等蛋白质会被当作危险来源,并产生抗体抵御它。它通过释放疫球蛋白打击这些入侵者。这些抗体还会刺激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化学物质会给呼吸、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比如皮肤和伤口附近血管充血,红肿瘙痒。如果呼吸系统充血,就诱发哮喘,如果发生在心脏,甚至心绞痛致死。生病和术后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当然,过敏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吃了“发物”,身上有明显的过敏反应,例如起大红包,特别瘙痒等,而有的人反应比较弱,吃了也没事儿。而且经常听别人说术后不能吃“发物”,万一自己不小心吃了鱼虾,就容易产生主观臆想,觉得浑身哪儿都不舒服,潜意识会觉得伤口愈合缓慢,而实际临床上看,该几天愈合还是几天愈合的,并没有变慢。
如果现在的医生都学习《临床营养学》就会发现,关于术后营养支持的食物,都会写:为促进组织修护和伤口愈合,吃适量优质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到1.2克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大豆及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
并没有特别写:不能吃鱼。
所以只要不对鱼,水产,肉,蛋,奶过敏的人,适量吃鱼肉,是利于伤口恢复的。
当然了,术后也不能大吃大喝,能量超标太多也增加胃肠道负担,还会长胖。按照2016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吃饭,没毛病:
如果因为恐惧“发物”而禁食这些食物,那就只剩下萝卜、青菜、米饭、馒头和豆腐了。术后长期不吃“发物”可能比吃“发物”更容易缺乏优质蛋白质,伤口愈合组织更新反而变慢,营养不良,危害健康。
况且,迄今为止,国内外医学期刊刊载权威研究,也并未证明某种 “发物”与疾病发病或加重有必然联系。我们没必要谈“发物”色变。
只要不过敏,如果是术后卧床病人,一般按照标准体重乘以25到30,就是卡路里推荐量,总量比日常上下班要少。比如一个一米七的成年男性,标准体重是170-105=65公斤,摄入推荐量是1625到1950大卡。不要太多发胖,也不要太少造成营养不良。
就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一天三盘,不多不少刚刚好。
不要有太多禁忌,在确保营养素均衡的基础上,少吃多餐,利于消化吸收,血糖比较平稳,不会大起大落,身体和心理都比较平稳。
绝大多数西医是不知道“发物”是咋回事的,毕竟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民间概念。可是在工作中,西医们有时也会被病人问:“大夫,我是不是不能吃发物?”,西医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嗯...…并不知道什么是“发物”
佛 系
一般病人问不能吃啥的时候,我都告诉他们,啥都能吃!人生这么短,啥都不吃多可怜!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
黄晓明大夫
愤 青
但凡干净的,不过敏的,随便吃啊!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宫颈科 赵栋大夫
回 避
我个人不关心发物,如病人确实担心,请征求中医意见,但是避免过度导致营养不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尚云鹏大夫
否 认
我不懂,没有这个概念。我们术后没有饮食禁忌。
——北京协和医院 乳腺外科
茅枫大夫
作为西医大夫,并没有确切关注什么是发物,而且骨科手术对胃肠道要求很低,所以爱吃啥吃啥。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钱军大夫
尊 重
我没有所谓的发物的概念,患者假如生活中有所忌讳,又不影响治疗,我们一般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患者心安也是非常重要的。
——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
金永明大夫
无 关
这个分类是不科学的…与内分泌无关。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李乃适大夫
审 慎
西医对饮食的限制不大,除非少数情况下需要避免一些特定的食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李德志大夫
忠 言
我不知道什么是发物,因为现代医学没有这个概念。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或做到什么。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蔡建芳大夫
以上是一些“简单粗暴”的答法。西医体系里面完全没有“发物”这个说法,也确实够难为他们的。也有一些医生把“发物”近似地理解成“导致过敏的食物”。
中医的发物,应该是西医的食物过敏吧。
——新泽西大西洋医疗系统营养中心
肖丹华博士
如果患者有过敏性疾病,我会告诉病人不要吃发物。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陆菁菁大夫
那么,“发物”是不是就是“导致过敏的食物”呢?下面,隆重请出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专家来为我们解答!
北京协和医院 变态反应科
王良录 副主任
有些病人,比如慢性荨麻疹的病人,一些食物他们虽然不过敏,但是在疾病发作期间还是要控制的。这类食物我们叫“刺激性食物”,比如说像酒精、辛辣的食物、羊肉、冷冻的海鲜等。吃完这类刺激性食物之后荨麻疹会加重,这些食物实际上引起的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只不过我们不太用“发物”这个词。
北京协和医院 变态反应科
王子熹 主治医师
由食物引起的反应我们统称为食物不良反应,有免疫性的(包括过敏反应)和非免疫性的。
真正的食物过敏,成人其实不多见。有人说“我喝酒身上发红,我对酒精过敏”,也有人说“我吃鱿鱼胃疼,我对鱿鱼过敏”。事实上,说酒精过敏那位肯定不是过敏,说对鱿鱼过敏那位也很可能不是过敏。但对于处理措施来说,只要是明确的相关的不良反应,就应该避免接触,不管是不是真正的过敏。
海鲜、辛辣、酒,是自然界食物中引起食物不良反应相对最常见的。这些食物要么富含组胺,要么本身就可以直接刺激血管扩张,引起潮红或皮疹。还有很多食物添加剂,比如一些香精、色素、防腐剂等,也易引起刺激反应。
由此可以看到,西医在变态反应科专科比较关注饮食当中的“食物过敏”和“刺激性食物”,但是其他专科的大部分病症与“发物”的关系并不突出。对于术后康复、肿瘤防治等需求,大家不必太过“谈发物色变”。实际上,大多数“发物”属于蛋白质类,是肿瘤病人身体恢复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如果没有食物过敏,应该鼓励多进食高蛋白质的食物。
而对于有些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肾脏疾病,是有相应的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的,但是能够遵从这些饮食禁忌的人还是少数。如果有一天,这些人能够像避免“发物”一样,相应地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高嘌呤”等对身体有害的食物,该多好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