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与又哭又笑的)

能言善辩与又哭又笑的“口”

作者 范登生

如何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与又哭又笑的)(1)

带“口”的汉字有多少?对于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怕是没有几人说得清,粗略统计也在1000以上。

“口”甲骨文是个象形字,用写意的笔法画出了一张人的嘴巴(见图),且两个上翘的嘴角清晰可见。嘴巴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能言善辩、呼喊哭泣等。因此,造字者用“口”造出了许多表达言语说话、又哭又笑的汉字。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个字例阐释古人造字的真谛:

如何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与又哭又笑的)(2)

“加”其中“力”表示用力的手,造字本义用手拢住嘴巴用力呼喊使声音传得更远。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语相增加也。从力从口。”

“可”其中“丂”为人字变形,造字本义为人张嘴说话予以肯定认可。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肯也。从口丂,丂亦声。”即肯定、认可。

“号”其中“丂”为人字变形,造字本义为人张开嘴巴大声呼号或喊叫。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痛声也。从口在丂上。”即疼痛声。

“司”其中右上部分为人字变形,造字本义为上级向下级张嘴发号司令。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臣司事于外者。”即听从上级号令在外办事的官史。

“喊”其中“咸”表示众人手拿兵器保卫城邑,造字本义为众人手拿兵器呼喊着保卫城邑。《玉篇》解释为“声也。”即呼喊声。

“名”其中“夕”表示夕阳西下的夜晚,造字本义为因夜晚看不见而呼喊名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嘻”其中“喜”表示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欢庆,造字本义为兴高采烈地喜笑。《玉篇》解释为“嘻嘻和乐声。”

如何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与又哭又笑的)(3)

“吾”其中“五”表示五个手指的手掌,造字本义为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张嘴应答言语说话。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我,自称也。从口五声。”非形声字。

“哽”其中“更”表示古代敲击石磬走来走去打更的人,造字本义为像敲击石器一样不停抽泣的声音。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语为舌所介也。从口更声。”即话为舌所阻(因悲伤气短,欲言而噎)。非形声字。

“喧”其中“宣”表示朝廷之上向群臣宣读圣旨、商讨国是,造字本义为像朝堂宣读圣旨、商讨国是一样声音嘈杂。《玉篇》解释为“大语也。”即大声喧哗。

“响”其中“向”表示有门窗而且向阳的房屋,造字本义为像在大房子说话一样(具有扩音效果)声音响亮。响同響。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声也。从音鄉声。”即大声。非形声字。

“问”其中“门”表示大门、门户,造字本义为开门张嘴打问讯息或关门审讯犯人。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迅也。从口门声。”即讯息、审讯。非形声字。

“呱”其中“瓜”表示藤蔓植物结的数量不多的瓜,造字本义为像藤蔓植物瓜熟蒂落一样哭喊着呱呱坠地的孩子。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小儿嗁(啼)声。从口瓜声。”即小孩哭泣声。非形声字。

“售”其中“隹”表示鸟类,泛指各种动物,造字本义为将捕获的各种动物呼喊着卖(销售)出去。所以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卖去手也。从口雔省声。”非形声字。

“吼”其中“孔”表示扎辫子的成年人,泛指人,造字本义为人大声呼喊声。《玉篇》解释为“牛鸣也。”即牛叫声。此解为借代义。

“召”其中上边“刀”甲骨文是人字变形,造字本义为摆下宴席跑前跑后热情招呼客人进食饮酒(甲骨文如此),泛指召集、召唤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呼也。从口刀声。”即呼叫客人享用酒食。非“从口刀声”形声字。

“哀”其中“衣”表示丧服,造字本义为穿着丧服悲痛哀痛地大声哭喊悼念失去的亲人。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閔也。从口衣声。”即怜悯。非“从口衣声”的形声字。

“如”其中“女”表示有心上人的女子,造字本义为心中如意愿意跟从男方过日子的女子。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从随也。从女从口。”即依从跟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