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范畴(普世原则家庭关系)

注:摘自笔者的书籍《人生的真谛》(未发表),如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参考笔者往期作品。

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方式,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当然因为笔者经历的限制,只能给出较为片面的判断。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于家庭,家庭也是一个人生存意义的主要核心,并且这个人所建立起的生存意义的范围也是围绕着家庭来建立的,所以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流逝,男人女人会成家,男人则比较偏向于对金钱、权利和荣誉的追求,女人则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婚后,最初初恋的感情会很快随着平淡的生活,变得暗淡无光,从前的个人潇洒的生活变成一个家庭的生活,甚至是三个家庭的生活。女方父母、男方父母和他们自己,不仅仅增加了精神上的压力,还增加了物质上的压力,这种压力所带来的结果是不断工作,注定着与自己任何的兴趣爱好背道而驰。

一个人存在需要一定的欲望,这是保证生存的动力。从家庭的基础上来看,这种动力就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父母习惯性把自己所有想做而没做的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总会凸显出盲目的教育思想。谈及教育的时候,最先需要根据主体的生存意义来展开,人生存的意义是幸福,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这唯一的目标而奋斗。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脱离这样的原则,虽然历经丰富多彩的人情世故会是一种不错的做法,但是这会让一个人距离原本的幸福越来越远。教育的首要标准不是给学生灌输美好的社会家园,而是间接性地展现社会的生存问题,灌输人生幸福的真理,强调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尤其是在青年时期,要让青年第一时间认清社会的本质,以便更快而稳定地投入社会。

在少年和青年时期,荣誉是必须避免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往往将自己所有美好的主观思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做法无疑增加了子女对于荣誉的追求,虚荣心也就随之增长,欲望的窟窿水涨船高,直到无法弥补。然后经过青年时期长期的碰壁,才认清现实的本质,最终磨平因为虚荣心而盲目制定的目标。如果能够更快认清现实的本质,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本性,认清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就能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很可能会因为这种努力而成为后半生赖以生存的技能,并且出类拔萃。

家庭道德范畴(普世原则家庭关系)(1)

在这里所谈及的兴趣问题,也关乎着人生存的最终意义:幸福。只有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自身,这才是拥有平静和愉悦的关键。而在面对一个自己本身不喜欢的领域,就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不论这种负担是来自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会让一个人感到压抑。所以在追求幸福的过程,追寻自己的兴趣,如果一个人能够一整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下,那么他一定是快乐的,因为这种专注的过程带来了思绪上的平静,同时自我的提高或者在某个问题上的突破会转化成为一种愉悦的心情,这种心情往往长久。因为个人的兴趣可以一直存留并作为业余的喜好,幸福的关键就是有一种长期性的愉悦性质,而兴趣就满足了这样的性质,所以才说兴趣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好的,但是大众根本不懂哲学和思想,荣誉也就作为一种错误的思想,在教育中就像左倾右倾的思想。荣誉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形成一种尤为突出的关系。与此同时,需要再次提及存在感的问题,存在感作为一个人自我生存意义的标准,在家庭的层面,就是以家庭作为基础,存在感就表现为金钱、权利、荣誉。尤其是当大多数欲望都逐渐消散以后,这样的思想就日益变得明显,一个人的性欲、食欲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淡,大自然作为一种治愈的方式,可以带来对真、善、美的充实,但是生活的紧逼让最终会让这些成为泡影,转而唯一能支撑起自我存在感的就只剩下渺小的家庭,家庭所展现出来的最终也就只剩下金钱、权利和荣誉。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荣誉也是一个直接的问题,好成绩能让自己在同类之间建立起存在感,能够更快地晋升,而这就全部都着落在学生的身上,他希望学生成绩优异,总会当堂通过赞扬好学生来激发其他人,却从来都没有认真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因为那对他没有多大的益处。家长的荣誉建立在子女身上,可以在亲友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存在感,他们认为自己子女的优异成绩,会让邻里更加尊重自己,但其实错了,尊重只是表面,真正的尊重从来不需要言表。

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双重荣誉诱导之下,学生的荣誉感成为自己在同学之间建立起存在感的唯一标准,而自我的存在也彻底而完全的依靠着这可怜的荣誉,他们脱离了内心的自己,脱离了自己最原始的本性,脱离了自己最擅长的兴趣,以至于从出生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前半生的求学年龄与荣誉相伴,中间的创业阶段与失魂落魄相伴,随后再将自己的创伤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或者是将自我的存在感建立在这种可怜的荣誉之上,因为那个时候,可建立起自我存在感的兴趣早已烟消云散,这种唯一的存在感只能又再次的建立在自己的子女之上,又开始了一个轮回。

家庭道德范畴(普世原则家庭关系)(2)

通过上面的分析,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存在感的问题,因为存在感是自我人生意义的必要因素。因为自我兴趣的缺失,建立起这种生存意义的存在感随之消散,也就带来了这盲目的荣誉问题。存在感是关键,应该说是个人生存意义非常关键的问题,而如何在不同的阶段建立起自我存在感的问题,就直接影响着自我生存的意义,尤其是当一个人严重的缺失自我的兴趣爱好,同时在权利和金钱上不怎么富裕的时候,这种荣誉感的需求就显得更加的明显,而这必然会对子女造成过度的期望,这种期望很盲目。

在这里要总结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以避免上面问题的发生,归根结底是自我的存在感。首先,在任何年龄都需要一定的兴趣爱好,这种兴趣爱好是属于脑力的工作,或者说是艺术和自然科学。当然旅行、体育、摄影等也可以作为兴趣的基础,只是这种兴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还是思考和创作方面,因为这不需要对现状做多大的改变,也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金钱,只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就可以做到。

对于子女方面的教育,也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就像前面一章所论述,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距离,距离太近就不叫感情,而叫做侵犯。个人的隐私空间非常关键,隐私空间是感受自我的基本条件,所以未父母最好的方式是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平时除了一定的陪伴子女,其他业余的时间就可以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空和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带子女远出旅行,旅行是认识世界和自我治愈的有效方法。兴趣爱好的存在,可以有效让子女更加的独立,同时在父母面对子女远行时,不会因为在其身上投入过度的感情而迷失自我,根本的幸福需要来自于自己,总有一天子女都会离去,不管时间的长久都会离去,这个时候,兴趣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存在,可以最有效的抵挡时间的侵蚀,在晚年即使孤独的生活里,依旧能够平静地活下去。

家庭道德范畴(普世原则家庭关系)(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