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的故事与精神(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看走西口)

走西口的故事与精神(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看走西口)(1)

正在热播的《走西口》成了当下人们最守时观看的节目和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这对人们广泛深入了解中国近代一段历史现象所具有的社会、文化价值,无疑会掀起一个热潮。作为家族历史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呼、包二市的祖籍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的人们和呼包二市及其周围的土默特人,自然成了该剧最热心的观众和这段历史文化最热心的探究者和传播者。然而,目前从出发地的角度剖析和介绍这段历史的文章和节目较多,而从目的地看历史的议论似乎还不够丰富。笔者谨以土默川当地人的身份和感觉与认识谈谈这段历史。

怀着淘金心理走西口

走西口起步时,当时关内的农业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农业开发,尽管农业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农村周围的森林、湖泊、沼泽和湿地已经消失殆尽,农业小气候完全恶化,十年九旱几乎成了人们年复一年的话语,而当时大青山(阴山的中段)的原始森林刚还未被人们开发。人们只要对比一下如今新疆和黑龙江的农场之丰收景象,便不难想象当时土默川的农业和走西口到土默川的人们的淘金心理。这里需要说明两点。第一,当时走西口队伍当中的绝大多数是过来打短工务农;过来成为小羊倌兼赶车和做杂务的为少数,他们逗留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有的可能会成为徐木匠式的人物;而《大盛魁》、《乔家大院》、《走西口》中的人物,仅仅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第二,当时是农业社会,第一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进商铺和作坊打工者寥寥无几,这与当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新疆摘棉花的人流远不如到东南打工的人流受重视的情景相反。

走西口的故事与精神(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看走西口)(2)

辉煌的“板升”文明

首先,是土默川的“板升”文明。蒙古人长于行走,短于居住。历史上有生活用蒙古包、大帐包,还有车上的包,人们聚居的地方称“浩特”。走西口的人来了,他们有的人开始用木头盖房子,蒙古人称其为“板升”,后来板升多了,它们聚集的地方还叫“板升”,这使得蒙古语“板升”的含义由房子延展为村子。继而,土默川的蒙古人也接纳了这种板升或大板升生活,这便是土默川上“板升”特别多的来源。“板升”文明使土默川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化。其一是田园牧歌式生产生活。板升使土默特人以及逐渐居留的汉族居民走向农牧结合,过上田园牧歌式生产生活的日子。这种日子持续数百年,而且越来越多的走西口者乐不思蜀。其二是教育的升华。游牧散居时,蒙古人的教育难以形成规模,只有师徒相传的少数文化人传递史诗文化,召庙僧人发展另类思想文化,而普通牧民延续歌舞文化。板升使教育集聚成为可能,而走西口汉族居民带来的私塾成了现成的样板,所以土默川上有汉私塾、蒙汉混学私塾和蒙私塾,最为典型的要数土左旗把什村,这是土默川上少有的人口较多但还是纯蒙古居民的村子,原名“巴可系拜升”,意指有老师和学校的村子。清雍正二年,创立土默特官学(土校前身)自然也就成为可能,而且这也恰恰是土默特人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其三是民族团结文化氛围的形成。走西口现象的历程,也是土默川接纳各民族各地方人才共同发展的历程,其中以走西口大军为主。在与各路人才放牧、种地、创业、经商的接触中,自然有一定的矛盾和摩擦,甚至有戒备心理,但是大家学会了求同存异,学会了彼此学习,学会了保持社会稳定,学会了合作发展。这一点在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过程中的民族团结故事可以得到映证。内蒙古能够取得60年稳定而又好又快的发展,处在核心地位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起着核心作用,而土默川民族团结的传统文化氛围,无疑有其特殊贡献。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是留给我们的任务,是应该与走西口文化并驾齐驱的事业。

造就塞外明珠

呼和浩特与包头几乎相当于内蒙古的两只眼睛,如果联系东路走西口的背景,则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构成长城外围的3颗草原明珠。仅以呼和浩特而论,阿勒坦汗率领土默特人民为其奠基,好比搭建了剧场,而《大盛魁》、《乔家大院》、《走西口》等剧组相继登场,终于发展为一处知名剧院。呼和浩特如今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在土默川繁衍生息500多年的土默特人承担着主人翁的职责。在呼和浩特建城430多年的历程中,各路走西口大军有来耕田种地,为城市提供供应的;有凭借一技之长,来开铺子创业的;有来经商贩货,沟通有无的;还有来教书育人的。他们既是前来谋生,也为城市和地方发展尽力。呼和浩特市成为自治区首府之后,更成为全区人民的骄傲,成为闻名中外的草原明珠。

(文/云占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