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携琴君再来(紫陌红尘拂面来)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携琴君再来(紫陌红尘拂面来)(1)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又登宏词科。十一年(795)登吏部取士科,历任渭南主簿、监察御史。顺宗永贞元年(805),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宪宗元和十年(815)被召回,旋又出为连州刺史。文宗大和二年(828),作者重新回到长安担任主客郎中,开成元年(836),与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武帝初,加检校礼部尚书衔。刘禹锡写诗无体不工,蔚为大家,所作竹枝词尤其著名。《四库全书》收有《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全唐诗》录其诗十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外编》补其诗六首又五句。

《玄都观桃花》原作《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孟祐《本事诗·事感第二》说:“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玄都观”,长安道观,在崇业坊。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携琴君再来(紫陌红尘拂面来)(2)

前二句写前往玄都观看花的途中所见所闻。首句写所见,路上灰尘扑面而来,形容路上行人很多。“紫陌”指京城道路。“红尘”指灰尘。次句写所闻,这么多的人都在热烈地谈着看花的感受。这两句诗没有直接描写玄都观的桃花,而是利用看花人的热烈反映,衬托出桃花的繁盛与美丽,构思相当巧妙。

后两句写诗人看花后的感慨。三句写桃树之多,从而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片花海,真是云蒸霞蔚。末句写开得这么多这么好的花都是在我离开以后才栽种的,言下之意是说满朝的新贵都是在我被撵走以后才得意的。对当事人来说是不难看出这一点的。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携琴君再来(紫陌红尘拂面来)(3)

与《庆全庵桃花》相比,这首诗未用典故,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采用比喻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作者再次被撵出长安,表明这首诗的讽刺效果是很明显的,同时也表明政治斗争是多么残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