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包子记住几个步骤(做一个包子得有几道工序)

做包子记住几个步骤(做一个包子得有几道工序)(1)

几天前,我忽然接到了老爸从老家给我打来的电话,急切地说,我老妈得了病,特别想见见我,让我赶紧回去。这哪能耽误呀!我赶紧跟领导请了假,急急火火地赶往老家。

一路上,我都在心里祈祷:老妈千万别有啥事,不然,我就要愧疚死了。大学毕业后,我留在省城的一家报社当记者。甭管是过年还是过节,我们的报纸都不能停,老记者要回家团聚,采访任务就落到我们这些还没成家的新记者头上。这么算下来,我都有5年没回过家了。身为人子,真是不孝啊。

下了火车,又坐长途车,一路颠簸着回到乡村,老远就看到我妈正在地里种菜呢。我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是做梦呢,哆哆嗦嗦地走到老妈面前。老妈看到我就兴奋地跑过来,一把抱住了我:“儿子,你咋有工夫回来了?”我迟疑着问:“妈,您身子骨还好吧?”老妈说:“好!好得跟牛犊子似的!我还打算等收了秋,就跟你爸到城里去看你,顺路也旅旅游呢。”

第二天一早,镇长又来到了我家。他兴奋地对我说:“找到了,我找到了一个实例!创新,真的是创新,实实在在的创新!”我也很高兴,能帮他完成任务是其一,回家探亲顺带还能写篇稿子,宣传宣传我的家乡,那是其二。我忙着问他是什么实例,他还卖关子不肯说,拉着我就走。

很快,我们就来到镇东头儿的老马包子铺。这是我们镇上响当当的名号,开业不知道多少年了,皮儿薄馅儿大,味道特别香,总是顾客盈门。我每次走过这里,都禁不住要流口水。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天天吃上老马家的包子呀。但今天,顾客很少,我也没闻到什么香气。镇长却兴致勃勃地拉着我到了后厨,掀起一个笼屉,兴奋地对我说:“看啊,创新包子!”

我探头一看,见那些包子果然跟普通包子不一样,褶子全在下面,上面光溜溜的。仔细一看,我就看明白了,原来是把包好的包子反着放到笼屉里的。我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反过来蒸啊?”镇长兴奋地说:“创新啊。我们就是要想尽办法,对传统美食进行创新改造,使它更适合今天人们的需要,也才能把它发扬光大,做大做强,做成产业,规模化生产!不然,像以前那样,他家的包子蒸了几十年,不还就是一间小铺子?这就是创新和守旧的区别!”

我继续采访:“这样创新,有什么好处吗?”

镇长滔滔不绝地说:“传统工艺是包子褶子在上面,包子底儿的皮就很薄了,包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会漏底,馅儿掉出来,影响顾客的食欲啊,也影响传统美食的长期发展。这样一创新,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如果做大了,也利于运输,不会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

我问他效果怎么样?

镇长说效果很好,真不漏底了,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说着,他就拿过一个包子让我看。还真是的,底子一厚,果真没有漏的了。我看老板正在一旁搓手,就过去问他:“你们怎么想到要创新的?”老板尴尬地笑笑说:“是镇长想起来的,不是我们想起来的。”我点了点头,接着问他:“这个创新项目,是不是很完善了?还有什么后续工作要做吗?”

老板又搓了搓手说:“包子底儿太厚了,没有蒸熟。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解决怎么蒸熟包子的问题。”熟不熟的问题,应该是蒸包子的主要问题。包子都没蒸熟,你卖给谁去呀?我正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镇长狠狠地白了老板一眼,一把拉过了我,大声说:“经过我们的创新,老马包子已经声名远播,不光本镇的人爱吃,还招来了城里的食客。”

我愕然地问:“哪儿呢?”

镇长笑嘻嘻地说:“你呀!”说着,他就掏出手机,拍下了我举着包子的镜头。他得意地看着照片,笑嘻嘻地说:“就拿这个当配图,最有说服力了。你说是吧?”

我愣愣地站在那里,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 END —

出自《故事林》杂志

文章题目:《创新包子》

栏目:街头快照

作者:魏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