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岭古道(31巴塘鹦哥嘴石刻群)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文/图

现在,必须提到鹦哥嘴半山腰的“凤都护殉节处”石刻。

“凤都护殉节处”距巴久曲河约三十米高,为清光绪时期川边学务总办吴嘉谟题写,它是鹦哥嘴石刻群富有历史深意的实物遗迹。

三条岭古道(31巴塘鹦哥嘴石刻群)(1)

鹦哥嘴石刻

“凤都护殉节处”六个大字,笔锋遒劲有力,勾连有韵,章法有序。环视,鹦哥嘴四周山势绵延挺拔,岩石苍劲嶙峋,绝壁处刀削般险峻,峡谷最窄处不过八九米。河水汩汩滔滔,翻卷出陷阱般的漩涡儿。当年有大自然威力相助,凤全和他的五十多名随员不毙才怪。

那天下午在金弦子广场,县志办主任唐定太和巴塘弦子传承人王扎西等人接待了我们。扎西年过花甲,精神矍铄,脑子灵活。老人手持毕旺(拉弦乐器),先是边唱边拉表演了一段巴塘弦子,再讲“凤全被戕”经过。抱来一大叠文史资料的唐定太则“补充发言”。

二十世纪初,面对英国人以印度为跳板紧逼中国西藏的侵略步伐,清政府不得不考虑康巴藏区的安全。1904年11月,清朝派遣驻藏帮办大臣凤全,移驻察木多(今昌都),经略川边。

三条岭古道(31巴塘鹦哥嘴石刻群)(2)

赵尔丰

当时,凤全一行由打箭炉(康定)来到巴塘,他看到这里地处枢纽,山川青秀,气候温和,地方平旷,麦秀菜青,一抠脑门儿不想去昌都了。经多次奏请清廷“勘办巴塘垦务”,留驻巴塘。

凤全一到巴塘,抖落身上的雪花也想抖落藏地的陈俗。他见当地丁宁寺喇嘛权力很大,可以调动武装力量,心头不爽,主张实施限制僧侣数目,规定凡土司管辖地区的寺院人数不得超过300名,13岁以下的小主持须立即返乡还俗,最终将丁宁寺的僧众由1800人削减到300人,同时鼓励农人开垦荒地。

巴塘人自古信奉宗教,崇拜“神山”,少有开垦荒地的习惯,诸事都由土司做主。凤全的“改革”是顶起磨子唱戏——吃力不讨好。

三条岭古道(31巴塘鹦哥嘴石刻群)(3)

鹦哥嘴石刻

凤全本人性情傲慢,他初到巴塘,巴塘正副土司一众前来叩头晋见,凤全让他们长跪不起,还用长叶子烟杆儿敲着正土司的红色顶翎说;“你这蛮狗头儿,还配戴红领花翎?”土司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飞起一脚把他踢进金沙江。

1905年2月21日,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将巴塘城笼罩在银白世界。丁宁寺喇嘛突然发难,召集所属七村沟民众500多人,手持棍棒砸坏了垦场,并与前来镇压的清兵发生冲突。28日,丁宁寺的人又集聚3500多人将巴塘城团团围住,当夜烧毁了法国教堂,杀死传教士,还砸毁了凤全的寓所,将凤全等人围在大土司官寨内。

凤全这才发现事情搞砸了。一颗雄心被土司的冷笑和漫天冰雪冻成冰疙瘩儿。经谈判,土司及喇嘛寺堪布(寺院主持)霸气申明,凤全一行必须离开巴塘,否则难保性命。钦差大臣头顶的羽翎吃力点头。

三条岭古道(31巴塘鹦哥嘴石刻群)(4)

巴塘弦子传承人王扎西

3月1日上午,凤全一行56人踏着积雪启程,刚走到城外鹦哥嘴就遭伏击。鹦哥嘴地势险要,河谷陡峭,坑坑洼洼处填满了白雪。僧民事先垒石于山岭,待凤全一行登至半山小道,突然将滚石檑木轰隆隆坠落,数千僧民吹响牛角从四周山谷猛冲过来。晶亮的冰凌映现出钦差大臣惊恐万分的神色。枪炮声中,凤全及卫队兵丁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全数殒命,鲜血染红了白茫茫山谷。

《清史稿·土司传》卷六记载道:“光绪三十一年 (1905),巴塘七沟村民起义,攻巴塘,杀都司,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东走,东行数里,至鹦哥嘴,被杀。”

雪域高原的枪炮声传到北京,清廷立派四川提督马维骐、建昌道尹赵尔丰率大军分道进击。6月,清军攻克巴塘,诛杀丁宁寺堪布、巴塘正副土司及其部下百多人,再杀七沟村百姓六七百人。浓烈硝烟弥漫巴塘城,尸骸遍地,河水赤红,鹰隼野狗饕鬄狂欢,整个康区都笼罩在肃杀氛围里。

当时亲历军事的查骞在《边疆风土志·赵尔丰轶事》中写道:“赵尔丰军入,尽搜杀卯溪七村夷,骈戳数百人。以此役侣乱自老夷,获高年夷匪年过七八十岁者,尽投金沙江中,将首恶七人剜心沥血,以祭凤全。”此时,胡须花白的赵尔丰已经杀红了眼(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