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8月1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黄颖 阮榕 谢珊婷)“八一”建军节前夕,尽管烈日炎炎,高温连连,但仙游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榜头镇紫泽社区王于洁烈士纪念馆和于洁廉洁教育馆,还是吸引了一批批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1)

地处木兰溪畔的紫泽社区原为紫泽村,是革命烈士王于洁的故乡。王于洁1901年3月出生在紫泽村前溪自然村,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莆田县委书记、闽中特委书记等职。早年,王于洁曾以私塾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家乡进行革命地下活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因叛徒出卖,王于洁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王于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2)

王于浩烈士纪念馆是一座传统的四合院落古民居,原先是帝君庙,为中共仙游东乡支部驻地。2014年,紫泽社区多方筹资160余万元,对年久破旧的帝君庙进行翻新、加固,改造成王于洁烈士纪念馆,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存放着12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5套文献资料和25件烈士遗物,详细介绍和还原了王于洁烈士一生历程和光辉业绩。

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3)

“红色,是紫泽革命老区村最鲜明的底色。”紫泽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志锦介绍说,2012年,紫泽社区成立了抢救王于洁烈士史料小组,于洁小学原校长吴金森和3名村干部,一同奔赴全省各地红色纪念馆和党史办,收集王于洁烈士的生平资料和革命事迹,把这段闽中革命史展示给后人,弘扬英烈精神。

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4)

2017年,王于洁烈士纪念馆被确立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2021年,被列为省第二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王志锦透露,王于洁烈士纪念馆建成后,常年定期有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来接受革命教育和廉政教育,节假日或重要时间节点经常都会爆满。

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5)

在紫泽社区,有一所以“烈士”为名的小学--于洁小学,其前身为前溪小学。1990年,当时的紫泽村在于洁小学内建设王于洁烈士展览馆。如今,其已被改建成于洁廉洁教育馆,馆中不仅有图文并茂的展板和百余幅历史图片,记载文献资料及部分王于洁烈士遗物,还有廉政警句名言、历代名臣廉吏轶事、师生廉洁教育影像资料等。

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6)

每个学期,都有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到于洁廉洁教育馆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而今,于洁小学已被列为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基地、莆田市首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仙游县师生的爱国主义、校园廉洁教育基地。“学校的红色校史,时刻激励着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于洁小学五年级学生梅雨静说。

干窑镇乡村振兴(榜头镇紫泽社区)(7)

紫泽社区是莆田市首批16个“幸福家园”试点村之一。这些年来,紫泽人以王于洁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为指引,敢闯敢试,致力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紫泽特色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模式,将革命老区村打造成为“幸福家园”。“紫泽社区是远近闻名的淘宝村,不少农民转型成为电商,开辟B2B、B2C、微商等电商模式,产品畅销世界各地。”王志锦说。

“深挖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榜头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郑剑航表示,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记忆,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它激励着后来者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文明乡风,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人居环境,让其焕发新光彩,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