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迎端午活动(尊重端午习俗珍爱节日文化)
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即将来临保留下来的端午习俗,活跃着特殊的节日文化细胞,为亿万各族人民所同享共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传统习俗迎端午活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传统习俗迎端午活动
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即将来临。保留下来的端午习俗,活跃着特殊的节日文化细胞,为亿万各族人民所同享共用。
——赛龙舟,意义不菲。作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划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鳖虾蟹吃掉屈原的身体。这,或许是赛龙舟之前世。而奋发向上、拼搏向前则在今天显得更加有意义。
——吃粽子,寓意深刻。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又一个重要习俗。从传说而来的故事看,在端午节早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做法是在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来食用。而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一些地方也有用竹叶的,这叫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古人具有初步的、朴素的向善向上思想,吃粽子的寓意也就深刻得多了。比如:枣粽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枣粽可以早中状元。真的是吃出了文化和希望。
——挂荷包,寄托希望。挂荷包、栓五色丝线,都是我国各地带有普遍性的做法,也是一种端午节习俗。据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这源于我国古代崇敬“青、黄、赤、白、黑”五色。至今还有许多人家在端午节清晨,给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而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将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孩子便由此可以保安康。
另外,端午节给孩子佩香囊,在传说的故事中也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这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我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可见,挂香包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至于插艾蒿、饮雄黄酒等习俗,也具有一定的驱逐病患、增进健康的正面作用。
尊重端午习俗,珍爱节日文化——我们厚植家国情怀,就是要坚持继承、光大端午节主流习俗和优秀文化品质,学会健康生存、文明发展,学会向善向上、奋进实干,学会爱家爱国、做好人好事,让我们的社会不断涌动起端午文明与进步力量。(辛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