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技巧(海外项目HSE管理经验分享)

随着“一带一路”国策的深入推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建筑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更是时刻向全世界展示着其在建筑行业的实力和形象。其实近年来国内的HSE管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国内外HSE管理的文化差异,让许多初次踏出国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觉得局促不安,许多同行常常都有种无力感:按照现有模式进行现场HSE管理,并不一定能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hse管理技巧(海外项目HSE管理经验分享)(1)

HSE管理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从上世纪70年代出露萌芽,到90年代由壳牌公司发布第一版HSE指南,HSE管理至今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海外的安全文化也完成了从无序管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管理直至“零事故”文化的进化。实际上,直至今日,在国际HSE管理文化中,“零事故”标语随处可见。

如何判断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重要参考特征之一就是能够顺利推动各类HSE管理活动,例如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PTW制度的执行,安全检查与审计,以及各类工具箱会议例会等等。但是现场的HSE管理人员在推动HSE管理活动过程中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归根结底,企业内部尤其是管理层,还是受到国内传统安全管理理念以及传统思维模式的桎梏,认为HSE管理仅仅和HSE部门有关。另外施工现场工人流动性大、知识水平低、素质低下等特点,也为HSE管理活动的推动制造了障碍,这就需要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培训。

HSE管理体系七大要素:领导和承诺,方针和战略目标,组织职责和资源,计划与程序,风险管理,实施和监测,审计和回顾。安全领导力的作用被放在了HSE体系运行中的首位,领导力主要通过“有感领导”、“线性管理”以及“属地责任制”等形式体现。

hse管理技巧(海外项目HSE管理经验分享)(2)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法基于行为安全管理法,盛行于美国杜邦、BP等国际知名公司,不同于国内安全管理过程中习惯的“居高临下”和“惩罚”等方式,领导层针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分析,通过观察、表扬、讨论、沟通、启发、感谢等激励方法,与员工平等交流讨论安全和不安全行为,促使员工认识不安全行为的危害,自愿接受安全的做法,引导和启发思考更多的安全问题,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阻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为突出“有感领导”在HSE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埃及NEW CBD项目P2&P6标段已经向全体管理人员推行“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应用,促进作用是相对的,首先是现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会在沟通过程中得到提升,其次是管理人员在观察与沟通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岗位HSE职责和领导示范作用。

与“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法相对应的是“Intervention”即“不安全行为干预”,这不限于管理人员对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干预,更对是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不安全行为干预”,即摒弃粗暴的、冲突的语言和行为,以亲切友善、启发式的方式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是“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升级版本。其目的不再是凸显“有感领导”,而是真正的“全员参与”HSE管理,但是此类方式需要现场工人有较高的HSE知识和素质,为便于在工人中推行“不安全行为干预”培训,埃及NEW CBD项目P2&P6标段近期加大了对现场全体工人的培训力度,摒弃“开大会”的模式,以班组为单位,针对特定活动涉及的特定风险,在现场随时召开工具箱会议以及HSE培训,例如工具箱会议近7000人次/周,各类专项培训200-300人次/周。

壳牌公司的十二条“救命法则”在国际HSE管理界享有盛名,有数据显示, 在壳牌所有死亡事故中, 因违反“救命法则”而导致死亡的比例超过50%。从反面来看, 遵守执行救命法则就能拯救生命。这也是壳牌至今仍在更新并强制推行(执行)十二条 “救命法则”的原因。这与中国建筑的十项“零容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通过详细对比,发现十项“零容忍”更多涉及的是管理层或者不安全状态,与现场一线工人有关的HSE管理规定不多,经项目讨论决定,由HSE部门牵头起草的“十大救命法则”,该“十大救命法则“辨识了建筑施工现场最容易导致死亡事故的十种不安全行为,面向现场工人,在P2&P6标段强制推行。

“十大救命法则”的内容如下:

1.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防坠落装置;

2.禁止倚靠脚手架栏杆;

3.正确使用PPE(安全帽等);

4.吊装作业,禁止在吊物下行走、站立;

5.使用安全通道;

6.禁止高处抛物;

7.禁止饮酒或服用带有麻醉成分的药物后上岗作业;

8.禁止在禁烟的场所吸烟;

9.电气或其他可能意外释放能量设备的检维修作业

必须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签或专人看护);

10.非常规和高危作业,必须执行作业许可规定。

不管是“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还是“不安全行为干预”,或者是“十大救命法则”,都只是HSE管理的方法,如果不能有效执行,就只能算是纸上谈兵。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管理层的承诺和支持,离不开全员的参与。企业需要用HSE专业知识培养一批具有国际HSE管理意识的管理人员,向全员宣贯HSE理念,逐步提高企业的HSE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最终达到“零事故”的目标。

hse管理技巧(海外项目HSE管理经验分享)(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