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事业歌曲原唱(甜蜜的事业)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张秋菊/文 赵璠/图

甜蜜的事业歌曲原唱(甜蜜的事业)(1)

丝窝糖制作过程。

甜蜜的事业歌曲原唱(甜蜜的事业)(2)

分享丝窝糖。

在人们的记忆里总有一种叫做白糖的香甜味道挥之不去,这种来自民间古朴的味道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主宰了很多人关于甜的味觉体验。现在虽然各种甜品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但质朴的白糖依然在宣威市西泽乡散发着独特的味道。

从宣威城出发,一路西行30公里,西泽集镇就出现在眼前。我们去的时候正值西泽赶集日,小镇的老桥上挤满了卖白糖的西泽人,白糖、糖稀、丝窝糖、花生糖、核桃糖和凤尾糖等白糖制品让人眼花缭乱,“白糖之乡”在这个时刻变得具体而生动。

白糖制作技艺在当地叫“熬白糖”。西泽白糖远近闻名,虽说历史不短,但具体源于何时已没人能说得清楚。2005年,西泽乡被命名为曲靖市“白糖之乡”。2021年,赵红被认定为西泽白糖制作技艺宣威市级传承人。“熬白糖”就是将食物中的糖分分离提炼出来,简单来说,玉米面的淀粉被麦芽中的淀粉酶水解后得到的就是麦芽糖,也就是白糖。西泽乡不少人十几岁就开始随先辈学习熬白糖,从业数十年后,又把制作工艺传给后辈。

55岁的赵红说她也是这样过来的,自从她嫁到西泽这个叫符家湾的村子,自己的命运就和白糖分不开了,30多年来,跟着婆婆舒香香起早贪黑地熬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年轻的媳妇熬成了婆婆,自己的儿子儿媳也成了熬糖的行家里手。而白糖的制作工艺也和她的人生轨迹一样,几十年了几乎没有变过。

从西泽乡政府向北2公里就是符家湾,这是一个只有60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它被一片片玉米地和竹林包围着。符家湾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在从事白糖生产经营。农忙时节,村里人下地耕作,农闲时各家各户的院子里就会响起熬糖的咝咝声,随便进到哪个院子都可以看见村民在发麦芽、磨面、煮面、过滤、拔糖、做丝窝糖。实际上,每家都根据人力、物力做相应的活。如今西泽白糖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代表性传承人赵红的努力下,设计了包装,注册了“云南二十怪”的商标,扩大了生产规模和销路。在赵红的带领下,全乡有100多个熬糖户,熬白糖年消耗玉米约1800吨,产值数百万元。每年有上千吨糖稀和白糖涌入各地市场,产品远销广西、贵州甚至越南等地。

熬糖,既是甜蜜的事业,也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白糖的主料是玉米,配料是麦芽,主要经过磨面、煮料、过滤、熬汁和拔糖等多道工艺。从生火烧水煮料到糖稀冷却拔为白糖,一般至少需要10个小时。所以,熬白糖必须起早贪黑,十分辛苦。而火候、水量、过滤、搅匀和拔糖都是关键环节,每一道工艺都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熬制的白糖才会色白质鲜,香甜可口。

赵红说:“要成就一块独具风格的白糖,发麦芽只是第一步,麦芽在白糖的制作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将上好的本地玉米磨成面,加入适量的水和麦芽调匀,舀入锅中煮沸。控制水分是个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和观察的过程。”赵红认为自己最专业的地方,就是水分拿捏得当。水少了,糖分不能完全从玉米中分离出来,产量低还浪费粮食;水多了,虽然不影响产量,但耗费时间和燃料。赵红说:“做白糖要用当年出产的本地玉米,50公斤玉米加150公斤水是最完美的搭配,能熬出30公斤白糖,水少只能出27.5公斤,少了那2.5公斤的富余。”我们一行人刚在赵红家院子里站定,熬糖最关键的熬制玉米面开始了,只见大铁锅里装满了水,赵红往锅里倒刚磨出来的玉米面。赵红的丈夫是她的好搭档,白糖的制作流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繁重的体力活都交由男人负责。

说话间,灶门的火也点燃了,熊熊的大火迅速向锅洞里席卷进来,玉米面一会儿就翻腾起来。这时,火候的掌握很重要,不能让玉米面熬煳,也不能使锅里的热糖熬过火。火在燃烧,站在锅边的人更不能闲着,锅铲需要不停地在锅里搅动,以保证玉米浆能受热均匀,糖分才能充分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被慢慢蒸发掉,糖水渐渐浓了,搅到感觉用力时,转为小火熬煮,待水分全部蒸发完只剩糖汁时,颜色也由浅黄变为褐黄,如果用木铲蘸糖后向上拉,能扯起一层透明似玻璃的清亮糖片,那糖稀就算熬成了。熬糖的人就开始有节奏地往桶、盆里舀糖汁,以便接着熬下一锅。糖汁冷却到一定的程度,用手摸上去温热不烫手,就可以开始拔糖。这道工艺是个体力活,通常由男人来完成。如果是老师傅,速度和力度拿捏到位,糖分子和空气得到充分融合,糖就变得雪白。没有经验的人,把握不好速度,糖就呈暗褐色,但并不影响品质和口感。整个白糖制作工艺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扯丝窝糖,扯糖是女人也能胜任的活,做起来充满了柔和的韵律美。将温热的糖稀放在炒熟的黄豆面里,快速搅动分离,像拉面似的,越拉越细,越扯越长,一块完整的糖稀瞬间就变成了千丝万缕亮晶晶的糖线,著名的“云南二十怪——白糖抽丝卖”的丝窝糖就是这样诞生的。丝丝金黄,缕缕甜香,这给俗气的饮食生活带上了一点诗意。如果在糖稀里加入炒熟的花生、核桃仁或凤尾花等,就变戏法般制成了花生糖、核桃糖和凤尾糖,这些形状各异的糖无一不散发出甜蜜的气息,馋得我们一个个心猿意马,想把每一样糖都拿来尝一点。甜香入喉的感觉,让我仿佛闻到了童年的味道,那是一种滑过我嘴边的寻常百姓家的滋味,是我们小时候睡前抿抿嘴的微笑。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西泽白糖带给他们的并不仅仅是唇齿上的香甜,而是基于这种香甜味道激起的童年记忆。

从赵红家出来,符家湾已经笼罩在一阵阵沁人的糖香里,幸福的糖香在村子里穿越,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北盘江从村庄旁悄然流过,这些被糖浸透的村庄,如画一般烙在我记忆的屏幕上。尤其那一缕缕丝窝糖的甘甜,更是如烟如雾,让人欢喜让人难忘。

本文来自【曲靖日报-掌上曲靖】,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