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成语典故(在成语中学历史)

词意

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意思是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背景和人物

春秋时期晋文公和楚成王之间发生的城濮之战。

故事详情

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一个大国,晋献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申生,夷吾和重耳。晋献公宠爱骊姬,他们生了个孩子叫奚齐。骊姬为了自己的孩子成为晋国的储君,让国君把他们调离都城。后来又陷害太子申对国君下毒,逼死太子申。重耳和夷吾知道后逃出了晋国。

晋献公死后,朝中大臣杀死了骊姬和他的两个儿子,想立重耳为君,但重耳不清楚朝中形势,不敢回国。后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护送了夷吾回国继位,就是晋惠公,他认为重耳对他威胁最大,派人刺杀他,重耳从此开始长达十几年的逃亡。

重耳逃亡期间身边还有数十个随从,后来逃到齐国还娶了齐桓公的女儿齐姜。便逐渐享受起来,不愿走了。随从几人把他灌醉,在齐姜的帮助下把他抬出齐国。后来又去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在十几年的逃亡生涯中,收到过礼遇,也受到过冷落。

到了楚国后,想请楚国出兵帮助自己复国。楚成王问他将来复国后要怎么报答自己呢。重耳回答,楚国财产美女应有尽有,实在没什么能报答的东西,承诺如果两国之间避免不了战争,晋国愿意领军退避三舍。楚成王笑笑不说话,也许他也不认为重耳能复国吧,毕竟当时的重耳也已经是一个老头了。

退避成语典故(在成语中学历史)(1)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秦国秦穆公因为帮助夷吾登上了国位,但是夷吾并没有像之前承诺的那样割给秦国土地,而且还在秦国有困难的时候出兵攻打。夷吾死后,他的儿子太子圉(yǔ)从秦国逃回晋国继位,就是晋怀公,他也是不断和秦国作对。于是秦穆公便派人到楚国接回重耳,并把原本打算嫁给姬圉的女儿嫁给了他,帮助他回国,登上国位,也就是晋文公。

退避成语典故(在成语中学历史)(2)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总结

晋文公从一开始的懦弱到后来成长为一代霸主,和他的逃亡经历是分不开的。还有一帮臣子在不断地激励着他。亲自走过了很多地方,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形势,为他后来的称霸之路奠定了基础。

在后来的晋楚之战中,晋文公的“退避三舍”看似是在履行对楚国的承诺。其实是他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部署,避开楚军锋芒,关键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