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打几年(第一次长沙会战)
在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中期相持阶段,抗战形式已经从淞沪会战时期的全面决战变成了局部作战。在相持阶段,中日双方两位战神的交锋尤其引人注目,而这两位代表当时中日之间指挥员天花板的正是——国军9战区司令薛岳与日军关内最强机动11军司令官冈村。作为老对手,双方在武汉会战的南浔、万家岭战役期间就交过手,当时薛岳获得万家岭大捷,日军11军106师团差点全军覆灭。
薛岳和冈村
不过当时两人并非各自战略方向的最高指挥官,武汉会战只不过是担任配角,在担任战区最强指挥官之后,双方之间的第一场大仗则是让薛岳成为国军军神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战役中双方都宣布自己获胜.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在中日两位战神作为主角的首次交锋中,又是谁获得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呢?
日军在进攻前的动员
点到即止的一次长沙会战在武汉会战中,虽然日军以伤亡的25万人为代价(伤亡数据有待考究)取得会战的胜利。但在这场战役中也暴露出了自己战争潜力的不足,甚至武汉战役还直接导致近卫内阁的倒台。在武汉会战后,日军兵力已经扩充到了100万人上,就这样兵力在关内还显得捉襟见肘,按照当时日本陆相板垣的话来说——连老蒋都解决不了,我们拿什么北上和苏军争夺远东。
占领武汉的日军
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的作战中,除了桂南和进攻海南岛等少数战役,日军出动过军以上级单位之外,其他的战役都是以师团已经旅团组成的支队或者混成旅团来进行,日军将这些作战命名为“肃正讨伐作战”。
而国军方面,很多名将也看出了当时日军的窘境,时任为副参谋总长和桂林行营主任的白崇禧曾说过日军今后的作战主要是以局部为主,为的是和日军打消耗战,因此今后作战要以空间换时间,主动避其锋芒,攻其不备,在这一点上和主席论持久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进攻海南岛的日军
因此,这种种迹象也表明,当时日军已经没有办法完全占领中国。
日军内部也知道一直拖下去,他们就会陷进中国人民战争泥潭里,因此他们一方面扶持汪伪政权以华制华的同时,也想在巩固占领区和国军精锐中央军进行决战。然后打进重庆推到老蒋或签订城下之盟,最不济也要歼灭国军主力,从关内战场抽身。
根据这个战略,日军对部队进行重新调整,成立中国派遣军,除了华北方面军之外,还有华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其中大本营将华中方面军的11军打造成一支强大的野战机动军。这个军的主要任务不是占领,而是打击国军中央军,即以当时武汉为中心消灭国军正面战场抵抗力量。当时11军下辖第3、6、13、33、34、101和104,7个师团以及若干混成旅团,以及独立支援部队人数为25万人以上,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关内最强师团。
日军11军首任司令冈村
而作为对手,11军将要面对的是国军正面最强的三个战区,即李宗仁第5,陈诚的第6和在湖南及江西的第9(薛岳代理)战区。除此之外还有顾祝同在闽浙赣皖的第3战区,这里面可是集中了国军2/3以上的精锐,光靠一个11军确实也很难应付。特别是9战区,当时下辖第4、10、52、71、74军在内的七个集团军20个军47个师,人数达45万人之多,占国军野战部队1/4以上 。
从地理和战略方向位置来看,9战区可以说是日军11军要面对的一座大山,想要进攻重庆打垮国军抗战主力,就必须要战胜9战区。
九战区长官薛岳和参谋长吴逸志(剧照)
但1939年摆在冈村面前的却有两个难题,一方面是11军的驻地太大了,一旦11军动起来进攻9战区,那么旁边的5和6战区一定会对其增援。因此就需要一部分兵力留在鄂南牵制李宗仁和陈诚,势必不能投入全部兵力,所以11军想要作战,只能动员2-3个基干师团作战,一旦投入兵力过多侧翼必然危险。但另一方面大本营和国内又希望11军速战速决,赶紧解决9战区,然后扶持武汉和南京的伪军政府,从中国战场脱身。
1939年8月,恰逢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因此为了给盟友打气,日本大本营也命令11军在湖南一带和第9战区主力进行决战,消灭这股国军力量。
处于4大战区包围的11军
而接到命令的冈村,也制定了《江南作战指导大纲》,其作战目的是:
其作战方向是以鄂南和赣北的偏师来吸引国军第6战区以及9战区罗卓英部,让其不能支援湘北,同时集中军主力进攻湘北,在新墙河和汨罗江一带歼灭薛岳主力。在这里有个小插曲,当冈村提交作战方案的时候,派遣军司令官认为冈村的这种打完就走的消耗战,并不能给盟友“很有精神”的感觉。因此把作战目标定为——占领长沙。
不过虽然表面说说“总座高明”,但冈村的想法还是以之前的布置为主,能占领长沙固然是好,占领不了直接回来就是了。因此带着这个目标,冈村开始在9月上旬视察和动员部队,准备开始第一次长沙会战。
战役开始前在观测的日军
为期20的第一次长沙会战。
作战命令发布后,在赣北的日军101和106师团首先被动员了起来,1939年9月14日日军进行“赣北战役”。作为在万家岭让薛岳团灭过的106师团则是担当战役主角,其作战任务是配合101师团将罗卓英部牵制在赣北。
赣北战役开始前日军进行动员
当时国军在赣北一共5个军,日军101师团进攻打32和58军,在进攻中101师团将这两个军一直拖在了九江江口一带,而106师团现实挑逗了一下74军之后,除了一部分兵力还在附近外,剩下的师团主力突然急行军北上进攻武宁的川军王陵基部队,准备直接配合主力支援湘北作战。而战役开始时的罗卓英也是一脸懵逼,自己设置了口袋阵,等着106师团入套(想复制薛岳的天炉战法),但日军怎么就突然不打了。
在局势不明朗之前,生性谨慎,生怕被日军引离预定战场罗卓英也只能按兵不动,因此9战区的这支王牌主力就这样被日军拖在了赣北。9月27日,也就是一周后明白日军目标是长沙的罗卓英才反应过来,派遣74军去湘北支援,却已经为时已晚。而106师团在赣北的牵制力和迂回作战也得到了冈村的表扬“过去曾被人指责不顶用的这个师团,从南昌作战以来,发生了与前判若两人的变化,使我愉快,也使我放心。”
赣北作战的日军
和赣北一样,作为偏师在鄂南作战的33师团(仙台师团)和奈良支队,也朝着川军杨森集团和国军79军进攻。作为湘北的北大门,一旦失守,湘北的9战区主力就腹背作战。9月21日,第三十三师团向米山和官田阵地发起进攻,22日即攻高冲、塘湖市、鲤港,国军140和143师师被日军重创。
不过迂回包抄的33师团兵力太过分散,只能与国军在麦市一线焦灼对峙,站稳阵脚的杨森也死死守住了阵地,到了10月1日,在接到湘北主力进攻长沙计划流产的命令后,33师团也开始后撤,中间还遭到了国军和当地群众的追击,损失较大。
长沙会战形式图
再说主战场湘北方面:在赣北和鄂南进攻得手后,9月23日日军主力第6师团在炮兵和毒气弹的掩护下,强度新墙河,进攻守军,当时关麟征指挥15集团军也在新墙河一带防守,15集团军除了铁军52军之外,还有精锐的73和37军,一时间双方焦灼不下。但这个时候,第3师团上村支队却突然在气垫艇的掩护下,直接偷袭新墙河后方的营田,当时胆大妄为的辻政信就是上村支队的幕僚官。在这次大胆的作战中,日军顺利占领营田,这样在15集团军正面防线就有第6师团、奈良和村田支队将近5万多人,如果继续防守下去,三面被围的15集团军可能会全军覆没。
在这个时候关麟征和薛岳大吵一架,直接将部队撤回到了汨罗江一线。
进攻长沙的日军主力部队
此时日军已经到了长沙城最后一道防线——汨罗江之外,在长沙城里的薛岳除了骂关麟临阵逃跑之外,也在积极调集部队进行防守,在长沙东集中了7个师,又在沿岸进行坚壁清野,行“化路为田,运粮上山”政策。湘北正面彻底实施“化路为田”。
与此同时,冈村3路进攻长沙的计划也出现了变故,除了湘北正面的汨罗江受到关麟征的顽强阻击之外,回过头来的罗卓英也从赣北派了74军上长沙勤王,106师团在高安被60军和74军拦住了去路,而鄂南的33师团也让20军挡住,因此光靠着湘北方向的1个师团和2个支队,在水网密布难以进行机械化作战的长沙附近,根本就很难扩大战果。
于是看到最初战役目的已经达到的冈村在10月1日命令前线日军撤军,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日军进攻新墙河防线
根据不完全统计,日军此战投入4个师团和两个支队以及其他配属部队,将近10万人,而第九战区投入的兵力有32个师25万人。在战役结束后第九战区在该战役中伤亡为4万余人,日军伤亡约为1万余人(国军方面统计为3万,而日军统计仅为3400人)。双方损失比为4:1。
而且双方都在战斗结束后,都说自己取得了胜利。
平局收场的第一次长沙会战其实对于第一次长沙战役的结果来说,对于中日两方来说都是能接受的结果。
对于日军来说,这是一场虎头蛇尾的战斗。
在抗战中,粤军名将张发奎(薛岳的老大哥)曾说过:
张发奎
实际上也是这样,第一次长沙会战,冈村压根就没打算正面攻占长沙,因此在很多日军战史中也是没有“第一次长沙战役”的说法, 更多是称之为“湘赣作战”。此次作战日军以短期作战奇袭为主,会战也就只准备2周作战的弹药基数。而在作战中的日军起到了消耗国军主力目的,在战役中国军损失惨重,战后国军11个军一共补充了40个团,按照一个师3个团来看,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团在战役中战损。
所以此战对于日军来说,他们完全是可以接受,按照冈村的说法——要和9战区要有长期作战的决心,通过于零敲碎打作战,不断扼杀战争潜力。在这一仗中国军王牌52、70、79和74军不同程度受到损伤,特别是在新墙河的战役中52军惨遭重创。
战役结束后国军伤兵
不过在战术上取得胜利,但是其战役目标还是距离冈村的目标有所差距。
虽然在战役开始阶段,日军也是捷报频传,在赣北和鄂南牵制住了国军,但冈村也是低估了当时国军中央军,在得到了苏援物资之后,国军战斗力并没有多少下降,部分军队甚至更强,比如74军。当时冈村认为11军1个大队就能打垮当国军1个师,但这实际上也是低估了国军(1个联队相当于1个师差不多)。在赣北得手的106师团被74军在高安挡住了去路,33师团在鄂南被川军20军顽强抵抗。
因此因为另外两路军队未能及时到位,而且薛岳已经在长沙摆开决战攻势的,再加上弹药消耗殆尽,而且湘北到处是洼地和丘陵,补给和运输困难。既然奇袭已经失去了突然性,而且一旦长时间的对峙下去,国军增援部队到来,11军可能真的会被包了饺子。确实,当时国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让日军胆寒,在鸡笼山15集团军阵地日军发射了1000多发炮弹和毒气弹进行掩护作战,但阵地也牢牢的控制在国军手中。
用自行车进行闪击的日军
值得一提的是,冈村在撤退的时候骂骂咧咧,“不是我们不占领长沙,只要想占领还是可以的,只不过我们目的(决战)已经达到,才撤退的”。
故而,对于日军来说,此战是消灭了不少国军,也破坏了很多防线,但在战役的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未能在湘北消灭国军9战区主力,虽然能接受,但对于一直在正面战场大胜的日军来说,“平局就是失败”。
在泥泞的湘北山路前进的日军
而对于国军来说,这是亡羊补牢和久违的平局。
其实在第一次长沙会炸你之前,白崇禧和刘斐就一直不支持坚守长沙,这两人在武汉和南昌失守之后,长沙基本上已经是处于四战之地。此时放弃长沙诱敌深入,以时间换空间,慢慢消耗日军避战,也是一种战略。但让作为湖南主席的薛岳将千年的长沙城和这里的百姓和同胞让给日军,作为一个血性军人是很难办到的。
因此薛岳也公然反驳白崇禧:
而薛岳此举也让刚在丢失武汉的陈诚动容,坚决支持他守长沙。
要和长沙共存亡的薛岳(剧照)
刚开始阶段,9战区的作战确实很拉胯。
日军在赣北的两个特设师团,大摇大摆地从罗卓英的防区经过,但他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得额过于保守,当然也不能怪他,主要是当时敌情不明,才被日军小部队牵制了一周之多。如果不是当时74军军长俞济时进行强动员,让部队急行军拦住106师团去路,恐怕湘北作战就得改写。
同时在湘北作战中,国军也犯了大错,营田要塞居然被日军奇袭,国军都知道这个要塞这么重要,但守军却有这么薄弱,此战如果真的输了,关麟征是要担主要责任。而且整个战役基本上都是以日军为主动,到了1939年10月,还是以日军主动撤退战役结束。
日军在乡间小道行军
而且国军并非是靠自己打退日军,当时日军主要是因为交通线太长害怕补给中断而选择撤军,而对日军补给线威胁最大的却是当地民众,他们三五成群自发破坏交通线和道路,当时冈村对湖南民众是和么评价的“自尊心强,排外思想旺盛,富于尚武风气,信仰释、道,笃于崇拜祖先,淡于金钱,反抗心理强,迷信思想深,有嫉妒、排挤风气,多慷慨悲歌之情…”
但战役最后阶段,国军确实挡住了日军的进攻。特别是此战功臣74军和20军。
在长沙进行坚壁清野的群众
此战对于国军最大收益在于——收获了信心。
从薛岳和长沙誓存亡,再到湖南省各地其抗战,这一仗让国人从武汉失守时的心灵惶惶,遂不免忧形于色到将士用命,举国振奋。甚至于老蒋也说,此战过后“我国抗战局势已临到胜利的大转机,国际外交形势亦随之一天天好转。”而另一边无奈撤退的日军也在其战后总结中说道, “摧毁敌军的抗战意图,是至难中的难事……在作战中放弃已占领的要地要域而返回原驻地的做法,不啻鼓励敌人反击,并会成为敌人的宣传材料。”
因此此战虽然开战时候,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在后期挡住日军进攻,对于连败的他们来说,这一场抵挡住日军进攻的平局,就是胜利。
顽强抵抗日军的国军
雨田君说这一次的长沙会战的平局,实际上也证明了日军已经无法全面占领中国的企图。兵力不足的日军根本很难在内地非平原作战中战胜中国军队。此战也给了当时低谷中的抗日军民鼓励。从这方面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场“胜利”呢?
— The end—
参考文献
《战将薛岳》中国出版集团 周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