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

对实在空名的爱恋:Vtuber的魂、骨、肉[1]

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1)

作者。他做到了。

作者按:

这篇文章最初完成于5月19日,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了。毕竟名为神乐mea的这位Vtuber已经开始高强度复播了,贴贴民都有救了,aqua也这么努力,桃子民们也要开始加把劲忘记774了。不过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没有白费,只要天狗们还在不断的被那个女人脑控,那么对着空无又实在之物的爱恋就不会停下来。

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2)

0.引言:无法安放的心情

在当代语言哲学中,空名问题是一个长久被关注的主题。如果我们略去各种枯燥的技术性枝干,那么空名指的仅仅就是那些现实中不存在、但我们却在言说的事物。哲学家们最常用的例子是金山、天马和“当今的秃头法国国王”。事实上,这些例子实际上已经老掉牙了,“秃头的法国国王”这个案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哲学家们很好地安放在我们关于世界的信念体系中了——那么,秃头的法国军服女仆呢?——在2019年5月16日之后,这位“秃头的法兰西地下Rap女王”将如何被安放在一些人的世界中呢?

无须讳言,在这个时间点上撰写一篇和Vtuber相关的文章,直接的契机就是神乐mea这位Vtuber最近发生的事件。如果要为不知情的读者总结一下,那么这次事件其实就是神乐mea在5月16日因为某些原因坦承了自己的中之人是未成年少女,由于家庭的原因在Vtuber活动中有许多困难,并且做出了变卖粉丝送的礼物、借住在高度疑似男友的男性家进行直播活动这些可能有争议的事件。

我相信,对于今天的哲学家来说,作为一名Vtuber的“神乐mea”的这个名称,在技术上可能有着足够多的方式可以处理——或许它在严格意义上就不是一个空名,因此本文几乎不会涉及哲学性的论述。但是逻辑上的精致总是不擅长去关照人们各不相通的悲欢。而在神乐mea的事件中,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分界更是给许多人原已经很复杂的心情带去了遮蔽。至少就笔者而言,最近的几天让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自己多少也是个“gachi”,但这并不是说5月16日的那次声明让我对mea抱有更多的爱恋。如果说遗憾、嫉妒、落寞的心情与原来抱有的爱恋之情间有着正相关关系,那么最近几天我的负面感受让我十分明显地体会到,我对着这个虚拟人物有着比我自己所估计的更多的爱恋之情。

这也是这篇文章起这个标题的缘由,“对实在空名的爱恋”是对笔者心情的总结——不过,相信对于许多其他观众来说并没有这样的心情,这里只好借助作者的特权来允许我的自说自话了。当然,至少在我印象中,屋顶现视研并不是一个空洞无物地言说心情的平台,因此在这里我将基于我的心情去讨论一个或许近来让不少人困惑与动摇的话题:当我们推一位Vtuber时,我们推的到底是什么?这篇文章的论述未必有多少说理上的可靠性,唯一希望的,仅仅是让最近有着和我一样复杂心情的人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好安放这位“秃头的法国军服女仆”。

1.在“皮套与中之人”之外

让我们仔细把问题厘清,这会让我们发现Vtuber这种事物比我们直觉上感到的更加复杂。“当我们推一位Vtuber时,我们推的到底是什么?”这个话题实际上涉及到了两种不同的意蕴。第一个层面的意蕴贯穿在人们对于虚拟实在的体验史中:至少在字面意义上,Vtuber至少并不是现实意义上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稀松平常地谈论Vtuber甚至与Vtuber互动,它(他?她?)们也总是对我们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说,各种ACG作品长久以来都带给我们类似的虚拟体验——我们这些阿宅不但会对动画中的虚拟人物抱有感情,还会对着虚拟人物的图像影像/塑像作品冲,甚至还行为艺术般地和一小块屏幕里的“宁宁前辈”走进婚姻的殿堂。

但是,这种层面的意蕴并不足以让我们看到Vtuber独特的复杂性。即便是怀有再深沉的感情,只要是脑子正常的阿宅,我们都会用“她们虽然是书籍、是像素、是点阵,但爱却依旧是真实的”来为自己辩护,然而这种辩护里也承认虚拟的彼岸和现实的此岸只能靠转瞬即逝的爱来连结。

这让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列举出神乐mea和姐崎宁宁之间的差异:宁宁是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和影像,而mea的里面真的有一个未成年少女;宁宁和阿宅的互动方式是可能穷尽的,而你永远不知道mea下一秒会说出什么惊人的话;为宁宁献声的皆口裕子是一名会出演不同角色的声优,而作为mea存在的爱小姐实际上就是Vtuber本人;皆口裕子出演不同的角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爱小姐如果未来成为了另一名Vtuber,我们会有些不无唏嘘地说这是在“转生”;宁宁与阿宅们的恋情原则上有着不能超出程序设定的终局,而mea的故事原则上可以在爱小姐往后的岁月中一直续写下去……这个差异清单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我相信至少对于许多Vtuber而言,这些差异都是适用的。

因此,当我们问出“当我们推一位Vtuber时,我们推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更加核心的意蕴关切不是在于其虚拟性,而是在于其真实性,因为至少对于神乐mea这样的Vtuber来说,其所具有一切的复杂性都是由于Vtuber有其现实的中之人。Vtuber不完全是一种可以饰演的角色,没有哪个演员对于舞台上的角色有着独占的饰演权,但是Vtuber的中之人却往往对于那个虚拟形象来说是唯一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皮套与中之人”这略显戏谑的类比并不是一种对Vtuber的合适理解。皮套和传统的角色类似,并不存在唯一的饰演者,实际上在大多数特摄剧中,也往往存在着复数的皮套演员,甚至有时候观众能在不同剧集之间区分出某个皮套角色的演员是不同的。皮套演员与皮套角色作为这个角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之间,通常并不存在一种因果性的联系。或许由于权藤俊辅完美的身材,他所饰演的奥特战士确实比别人所饰演的更加赏心悦目,但是一个角色作为那个角色本身被观众所欣赏和喜爱的品质,与权藤的倒三角身材几乎没有关系。然而,这对于许多Vtuber来说绝非如此,从第一次直播甚至更早开始,中之人就与虚拟角色作为角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因果性地相关。正因为如此,至少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gachi们会在中之人和虚拟角色之间动摇、困惑与痛苦:如果那个19岁的少女都已开始与人同居了,那么mea的gachi们是否已经失恋了呢?

Vtuber这种特殊的复杂意蕴还可以在一些事实中加以佐证。我们往往会观察到,有些直播频率极低的Vtuber却在推特上频繁发言(嗯?),她们甚至有时会被戏称为“推特艺人”。但是我们还是确信,经营着这个推特账号的主体是一位Vtuber,即使在直觉上,Vtuber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具有虚拟形象并且通过影像载体进行表演的角色。极端情况下,我们甚至会看到一个头像是虚拟人物的推主,它的推名后面还留着“Vtuber出道准备中”的后缀,我们依然毫无怀疑地把ta当作一名Vtuber。这类事实清楚地表明了,我们所推的Vtuber不能理解为中之人对虚拟形象的简单实现,甚至与虚拟性相关的种种事物本身就已经或多或少地处于次要的地位了——反倒是现实的中之人的承诺、宣言、声明和各种言语行为让我们确信了某种程度的虚拟性。从这种视角来看,倒不如说Vtuber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约定。[2]

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3)

另外,一种超越社会差异的文化共识可能更好地佐证了Vtuber的复杂性意蕴,那就是“灵魂”这个词在许多社会中共有的特殊地位。最近的两年里,我们见证了许多与中之人直接相关的各种事件。在许多场合中,人们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把中之人称为Vtuber的灵魂。这种说法甚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隐喻了,在Vtuber的中之人被替换的事件中,我们会说Vtuber的灵魂就要被改变了;在中之人以一名新Vtuber身份出道的场合中,我们会说这个灵魂“转生”了。在许多社会中,对于一个人来说,灵魂总是有着优越性的地位,肉体是会腐朽的、可以抛弃的,而灵魂是不朽的、唯一的。显然,当代的人们不会再相信灵魂不朽的老旧说辞了,但是“灵魂”这个词依然在修辞层面上延续着古老文化共识中的意义——想一想,当国内某些人大言不惭地说不能让Vtuber的中之人不可替换时,当国外的某些人说可以替换的中之人要多少有多少时,我们对他们投以了多大的鄙夷。[3]

如果我们把虚拟世界中的Vtuber看作是与人类相似的事物,那么给中之人赋予灵魂的地位是不难理解的事情。或许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确实都在毫无超自然色彩的世界图景中被妥当安置,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期望在虚拟世界中,一个个灵魂之中留存着Vtuber这个词语背后最不可磨灭的意义。

2. 魂、骨、肉

显然,灵魂与肉体的这对类比已经不时髦了,试图用这对类比来描述Vtuber带给我们的喜悦与痛苦,我相信这在文字上也缺乏美感。对于像我这样缺乏美之感性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在熟悉的作品中去窃取灵感。而在我贫乏的阅历中,《宝石之国》在近两年的作品给我带来了最多美感的享受,尤其是魂、骨、肉相分离的设定仿佛是在昭示着Vtuber时代的风景。

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4)

在《宝石之国》中,人类由于巨大的灾变进入海中,并在漫长的岁月中分成魂、骨、肉三个部分,并且每个部分具有独立的形态并存活了下来。骨与微生物达成契约,融入宝石中回到了陆地上,肉成为了海洋中的阿德米拉皮利斯族,并不断重复着人类肉体上的繁衍与凋亡,而魂则在月球上成为了月人,不断索求着骨与肉的归位。

这个唯美的设定与我们对于Vtuber的关切有着许多共鸣。正如上一节所说的那样,中之人对于Vtuber来说具有灵魂的地位。那么,对于Vtuber来说,毫无疑问,肉的部分就是展现在观众面签的虚拟形象了。虚拟形象与人类的肉体有着许多微妙的相似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对于Vtuber还是对于人类而言,辨别同一性的最主要、最直观的依据往往就是外观。虽然许多阿宅们可以在混乱的情境中分辨出哪个声音来自与哪位声优,但是大多数人更容易通过相貌和身材来识别他人。就Vtuber而言也是如此,我们可能对ta们的活动轶事津津乐道,但是当有人问“谁是神乐mea”时,最好的方式还是展示那个白发军服女仆的形象。另一个重要的相似性来自肉是会不断创生与腐朽的。相比人类的肉体能够不断繁衍和断凋亡,我们也可以把一种虚拟形象本身的成名与过气当作肉的创生与腐朽的话。更加精妙的是,就如同大多数人在这个世界中默默无闻地出生与死亡一样,虚拟形象本身的热门与过气也是在一片寂静中产生的——正如库巴姬在去年由于一篇四格漫画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而在今天我写下这篇文字时已经很难在插图网站上找到新的投稿了。不仅是由于阿宅们的见异思迁赋予了虚拟形象生死的节律,时代的变迁本身也在毫无察觉中让某种风格之下的创作物凋亡了。今天的人还有多少能对着古早的美少女游戏发电呢?

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5)

如果延续通常的那种“皮套与中之人”的直觉,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有了作为魂的中之人和作为肉的虚拟形象,一个Vtuber就已经完整了。然而,这种直觉忽视了我们是究竟如何感受Vtuber、究竟如何因为Vtuber而感到喜悦或悲伤,它笼统地把一些至关重要的、连结着我们与Vtuber的东西遮蔽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骨的部分。如果说对于人类来说骨是一种使人类有其特有形态的支架,那么使得Vtuber实际上得以像一座雕像般在观众间树立起来的,并不是可朽的虚拟形象,而是Vtuber的话语和行为。

我们或许会不假思索地把Vtuber的所言所行不假思索地归附为中之人的所言所行,但是这是一种混淆。中之人是Vtuber的灵魂,但中之人不是Vtuber。如果我们能够确信朝鲜歌姬关于法国军服女仆的杂谈具有真实性的话,那么作为中之人的爱小姐就是一个待人礼貌的好孩子,而与很多时候的线上的神乐mea有所不同。Vtuber的话语和行为终究来源于中之人的话语和行为,但又不是中之人在现实世界中通常会有的话语和行为,这正是作为骨的双重内涵:一方面,我们因为Vtuber的话语和行为对它怀有各种感情,也因此在内心中描绘出了关于它的心灵风景;在另一方面,话语和行为连接了虚拟和现实的两个世界,无论是本性解放还是为了追求节目效果,这都允许了爱小姐肆意地每回直播表演开幕雷击,也让人一看到白发军服女仆的虚拟形象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mea嚣张的语言。

3.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坦白而言,借用《宝石之国》中魂、骨、肉的创意来描述Vtuber,未必有什么道理上的必要性。但是除了美感的追求之外,至少魂、骨、肉原是一体的设定可以让我可能说服读者甚至说服自己,Vtuber本也应该是如此。

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6)

当我们推一位Vtuber时,我们推的到底是什么?在5月16号mea的那场声明之后,除了B站评论区中铺天盖地的、或许虚无的各种声援之外,我也看到了在互联网世界的许多角落都留下了另外一些的痕迹。即使隔着屏幕和文字,我也看到了至少有些人和我一样痛苦和失落。而在那时,有一种声音似乎给人带来了安慰,“我推是神乐mea,是这个虚拟角色,中之人干什么又和我有关系?”然而,纵使这种主张会让像我一样的一些人好受一些,对我而言,也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而已。Vtuber是魂、骨、肉一体的存在,当mea用着散装工地中文说着“我很可爱,请给我钱”时,那不是虚拟形象本身从虚空中发出的声音,那是生活在隔壁国家、寄住在他人家中的少女的声音;当东大女生在线下活动向mea求婚时,回应这份爱意的不是电子屏幕里的奇迹,而是不知道在会场何处、为初次线下活动而忐忑不安的少女所说出的话语;当天狗们狂欢般地回应一百万人气的梦想时,我们回应的不是名为神乐mea的点阵和像素,而是大家都想再推一程的那位她。

当5月16日凌晨那份让不少人多愁善感的声明出现时,变卖了粉丝礼物的、对粉丝撒谎的、因为家庭原因Vtuber活动存在障碍的、目前现实中还未成年的、与他人同居共餐的,以及宣称自己还会一直可爱下去的,那至少不仅仅是爱小姐或田中庄司,更是神乐mea这个仿佛有脑控能力的“拙劣”Vtuber。

无疑,这是一篇充斥着我的恋慕与失落、满足与嫉妒等各种心情的文章,偶然一次的心情主导文字,这是一种十分新奇有趣的选择,毕竟技术上再精致的论说都难以在自己的世界中妥帖地安放心情。

好在随着文章来到结末,心情本身带来了一些好消息。走出自我欺骗也并不意味着只能陷入痛苦的深渊。如果说作为Vtuber的神乐mea处于虚拟世界的舞台中央,那么无论是被称为所谓“天狗”的你我,还是现实中不想放弃Vtuber活动、面临着诸多困难的爱小姐,我们多少都是世界舞台的边缘人。我希望这篇文章——也是我对自己心情的探索——至少能让我们这么确信,Vtuber的时代给我们所带来的最浪漫的奇迹是:我们对某一位Vtuber真正怀有爱恋时,我们确实可能也对一位现实中素不相识的人怀有爱恋之心。或许在如今“二次元”多少已变成一句讥讽的当下,这么说或许并不合时宜,但是当向往着虚拟彼岸的阿宅们很久以来都有意无意地回避现实世界的局促不安时,因为Vtuber的契机,来获得那种喜欢上什么人的心情,不也挺好吗?

游戏中的扎心一幕情侣(对实在空名的爱恋)(7)

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吧。

注释:

[1]各种Vtuber的名称是否时空名是一个有着争议性的问题,这涉及到哲学上我们如何处理虚拟的实在。本文基本不会涉及到专门的哲学论述,并且出于语言上美感的需要,我自己生造了“实在空名”这个短语,但显然这个表述没有什么理论上的可靠性。感谢群友吉在空名问题上提供的帮助。

[2] 作为一种社会约定的Vtuber,这一观点来自群友乌有之人,在此表示感谢。

[3]编者注:鄙夷 1。

——————————

润色:伦勃朗

校对:子厚

编者注

佩服作者敢于表达感情的魔法使之魂(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