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传递文明正能量(文明风在靖江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江苏传递文明正能量(文明风在靖江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1)

江苏传递文明正能量(文明风在靖江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2)

展示“万家文明风”、选树“千人公德榜”、上好“百堂道德课”是我市正在开展的“文明养成”系列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文明靖江选取“万千百”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定期进行展示,扩大活动影响,传递道德力量,弘扬文明新风,让马洲大地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平民楷模常推常新,道德风尚源远流长。

家文明风

靖城街道北大街社区徐金芳家庭

孝顺公婆好儿媳

家住糖果厂宿舍的徐金芳和丈夫克服困难赡养公婆的事迹,在街坊间早已传为佳话。丈夫毛明根曾参军入伍,后回到靖江,下岗后靠修理自行车、打零工补贴家用,与徐金芳一起维持家庭生计。徐金芳的婆婆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有高血脂高血糖、腿脚也不方便,徐金芳总是体贴地为老人考虑,细心服侍,毫无怨言。虽然生活还没有理想中那么好,但一家人现在过得其乐融融。

靖城街道东兴街社区朱国荣家庭

家学家风成就成功人生

朱国荣的父亲从事证券金融业多年,与实业家刘国钧是至交。朱国荣夫妇俩在银行工作,也把一生最美的年华献给了金融事业。儿子朱江自幼就对数字有着超常的敏锐,1982年考取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东南大学,1995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应邀成为巴西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及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的评审员。近年来,朱江积极参与中巴两国在科技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与国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东兴镇万盛村蒋宏祥家庭

弟弟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哥哥

蒋宏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为人心善,邻里关系相处和睦。他的哥哥因从小患脑膜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一直和蒋宏祥一家生活在一起,生活起居都是他们在照顾。哥哥有时外出认不得回家的路,每次都是蒋宏祥心急如焚地将他找回。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哥哥,从无怨言。还经常教育儿子要尊重、照顾伯父。

东兴镇东兴村朱永军家庭

女婿比儿子还亲

朱永军是刘永林家的上门女婿。岳父是个盲人,岳母是聋哑人。朱永军和妻子既要照顾岳父岳母,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有时候岳父母急躁易怒,连妻子都不能接受,但朱永军就像哄孩子一样,陪着笑脸,慢慢疏导。岳父眼睛不好,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岳父的活动范围,朱永军只要一有空就带着岳父外出散心,陪他聊天。岳父经常逢人便夸:“我家女婿比儿子还亲。”

市教育局范利锋家庭

奋发向上的教师夫妇

范利锋、曹明芬夫妇均为孤山镇团结小学教师。两人积极要求上进,自学本科文凭,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范利锋经常研究电子修理,并能解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电器故障,每当学校同事有生活电器损坏,总是拿来寻求他的帮助。曹明芬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学习乐器,在她的影响下,很多同事也纷纷捧起书本,阅读之花在学校各个家庭争相绽放。

市教育局周志莉家庭

书香浸润幸福家庭

周志莉是实验学校天水分校教师。家里布置了一间精致的“家庭书斋”,三排书架满满都是书。一家三口对书籍各有所爱,周志莉的丈夫爱读军事刊物,周志莉爱读教育著作,女儿爱读文学作品。每天晚上9点到10点,是“亲子共读时光”,大家同读一本书,一起讨论、交流,互相启迪。家中还常年订阅各种报刊,充实了清晨和午后的休闲时光。今年,周志莉被评为“泰州市阅读导师”,女儿刘诗语多篇习作发表在《靖江日报》。

马桥镇徐周村陆明芳家庭

携手人生分担风雨

陆明芳夫妇2016年在徐周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租下房屋创办了齐心餐厅。谈起创业的路程和艰辛,她说,自幼心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公和上学的孩子,她毅然决然辞去安逸的工作,自主创业。丈夫也很支持她,放弃高薪职位回来帮忙。从饭店开业的第一天起,她就将“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作为宗旨,如今,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斜桥镇红旗村陈腊梅家庭

贫寒家庭不畏艰辛教育女儿成才

陈腊梅的老家在安徽,自从嫁到红旗村以后,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做小工,陈腊梅每天起早贪黑,辛勤持家。无论条件多困难,夫妻二人都没有放松对女儿的教育。平时学校放假期间,夫妻俩都会要求女儿多去图书馆看些课外书,有空时就会带女儿到附近的城市增长见识,并教育女儿要尊老爱幼,做一个有知识更有品德的人。现在女儿考上了省靖中,学习成绩优良。

生祠镇新丰村展经成家庭

敬老尊长的孝顺儿媳

常言道:“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这在展经成的妻子徐玉芳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徐玉芳刚嫁入展家时,公婆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行动不灵便。丈夫在外行医,长期不在家,徐玉芳一方面要打理家庭琐事,一方面要照顾年迈的公婆,但她从来没有埋怨过,把公婆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村里人无不夸赞。

人功德榜

江苏传递文明正能量(文明风在靖江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3)

季满方:搭把手暖了邻里心

个人档案:季满方,女,66岁,家住西来镇永胜村东十圩

2012年,季满方的婆婆刘卫英不幸摔伤,造成股骨骨折,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公公也动过手术,丈夫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季满方一人挑起照顾长辈的重任,给他们换洗得干干净净。每天做饭、洗衣、接送小孩上下学、给老人洗漱,自己舍不得买衣服,却总惦记着给老人添新衣服。

季满方还经常帮助亲戚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地排水、烧菜做饭、照顾邻居老人、为牙口不好的老人添置新的菜肴、帮邻居照看小孩等。公公是个老中医,每年有不少亲戚邻居前来求医问药,季满方都会帮忙招呼,有时还去药店帮他们买药。季满方常说:“这都是搭把手的小事,街坊邻居相处,谁家能没个事,互相帮忙,互相理解最重要。”

江苏传递文明正能量(文明风在靖江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4)

朱纪海:助特困家庭解燃眉之急

个人小档案:朱纪海,男,65岁,家住新桥镇太和村竹南队

朱纪海家庭中,每个成员遵守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有加,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小家和乐的同时,朱纪海一家与村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十分亲近,谁家有困难,有需求,他们总是积极伸出援手,帮忙解决。村里的特困家庭唐玉珍家,儿子儿媳相继生病,家庭面临着巨大困难。朱纪海一家牵头组织村民集体捐资,帮助唐玉珍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江苏传递文明正能量(文明风在靖江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5)

李荷英:这个孝顺儿媳热心肠

个人档案:李荷英,女,58岁,家住西来镇永胜村西八圩

2009年,李荷英的公公被摩托车撞伤,经抢救治疗,老人脱离了生命,却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李荷英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然而,祸不单行,李荷英的婆婆在2010年被查出患有癌症,李荷英四处求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李荷英不但对自己的公婆、丈夫、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对街坊邻里也十分热心肠。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2组许桂荣的孙子许靖权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李何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给许桂荣送去了500元,这让许桂荣感动不已。如今,李荷英随儿女搬到城里居住。虽然常年不在家,但每逢邻居有事,她都会赶回来帮忙。她用实际行动感动着村民们,大家也会帮着李荷英看家护院。

堂道德课

市市场监管局道德课

学习身边典型 争做优秀党员

江苏传递文明正能量(文明风在靖江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6)

图为工作中的王柏坤

8月11日,市市场监管局马桥分局、城南分局、新桥分局以“爱党爱国、敬业友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为主题,举办了一堂道德课,传递道德力量、弘扬文明新风,进一步激发市市场监管局党员干部争当先进的斗志、干事创业的激情。市市场监管局马桥分局、城南分局、新桥分局的全体党员干部聆听道德课。

道德课上,大家聆听了市场监管局新桥分局党支部书记王柏坤的优秀事迹。王柏坤,1994年从部队转业后,在工商一线辛勤工作二十余载。“笑脸相迎,贴心服务”,是他的工作格言。爱笑的王柏坤,笑得真诚,笑得温暖,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感到亲切,让天天相处的同事感到轻松,让遇到难题的企业感到放心。他的热情、他的笑容感染了很多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爱笑的老王”。王柏坤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盏灯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企业、联系群众,千方百计为企业、为当事人着想,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热情服务的同时,王柏坤同样也是一名严格公正的“红盾”卫士。他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把好登记准入关。在窗口,新办企业、个体户只要材料齐全、合法,都能当场办理,材料不齐全的,他也决不马虎过关。王柏坤还虚心请教、自修自学、大胆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执法严明的业务能手。

活动中,全体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王柏坤扎根基层23年,尽显对日常工作的细心和耐心,对服务对象的热心和爱心,对工作的创新和责任心,他敬业奉献、友善互助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今后要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学习身边典型,努力践行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