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第41回有感(精读红楼第三十九回)

作者:夜何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读红楼梦第41回有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读红楼梦第41回有感(精读红楼第三十九回)

读红楼梦第41回有感

作者:夜何其

第三十九回,上承螃蟹宴与菊花诗,下接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是两次盛会的衔接与过渡。起承转合,正处在“承”和“转”上。这一回,看似闲闲淡淡,实则暗蕴风云,如春日尚寒的田野,万物蓄机待发,只待一场春雨,就是遍地繁花。

上一回,在宝钗的策划和安排下,湘云的螃蟹宴举办得很成功,一家人吃得欢欢喜喜,这给贾母还席埋下了伏笔。过后小姐们做菊花诗,佳句迭出,让人拍手赞叹。曹公偏又于菊花诗之后,添上了宝、黛、钗三人的螃蟹诗,不独让薛宝钗扳回一局,更让人看到薛宝钗平和之外的犀利尖锐,让薛宝钗这个形象更层次丰富。

螃蟹宴完美收场,仿佛繁华之盛,热闹之极,难以为继,曹公接下来还要写一场更盛大的宴会。这场宴会还是像螃蟹宴那样一家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就没意思了,让小姐们再写诗,一则没由头,二则,读者也会产生阅读疲劳,须得给接下来的宴会增添新元素,方能推陈出新。作者巧妙地把刘姥姥推了进来,刘姥姥的朴拙与大观园的风雅错落互见,相映成趣。

大观园落成这么久,小姐们搬进来也有些日子了,很有必要向读者展示一幅大观园全景图。第十七回,作者借着贾政的眼光把大观园的景色布局看了一遍,那时小姐们还没住进来呢。一座园子,住了人与没住人,是两样风景。小姐们住进来以后,大观园有了怎样的变化?又需要一个穿针引线当导游的人,这次,作者把任务安排给了贾母。能够让每个小姐打开大门迎接的,必得是贾母这样德高望重的长辈。有了导游,还要有游客,这个游客,得是个女性,又不能是个年轻女性,年轻女性不必劳烦贾母,最好还得是个初入园,没见识过富贵人家大场面的,才会东看西看,什么细节也收在眼里。

这个看客角色,刘姥姥最合适。

刘姥姥也该来了。

红楼一书,前五回是铺垫,第六回正式开始写故事,第一个出场的就是刘姥姥,她是贾府繁华与衰败的见证人。如果说贾雨村是贾府的恶因恶果,刘姥姥就是贾府的善因善果。贾府败落之后,刘姥姥出面搭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单凭凤姐给刘姥姥的二十两银子,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刘姥姥家的困境,将来巧姐落难,刘姥姥就是有心出手也无力相救,必得有个更大的恩情,才让刘姥姥和板儿哪怕冒着风险,也要把巧姐救出来。这次,就是让刘姥姥见证贾府“烈火烹油、锦上添花”的极盛,顺便送刘姥姥一个大人情。也顺便让刘姥姥把下一场宴会推向高潮。

刘姥姥去年入冬来贾府打抽丰,又到秋天,快一年了。(中间建了个大观园,算起来得有两三年,但看文中意思,刘姥姥并没隔那么久。)世间乞求借当的人有两种心态,一种心态是,你家那么有钱,给我几两银子又何妨。另一种心态是,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刘姥姥是后者,她没有能力以涌泉回报贾府,但对凤姐给她二十两银子,她感恩不忘。秋天,瓜果丰收,刘姥姥捡了最鲜最好的,装了两大袋,亲自扛到贾府,让“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这是刘姥姥二次入贾府。这次,她也是先见到平儿,又见到凤姐。不同的是,作者上次让刘姥姥先见到平儿,是为凤姐的盛大出场做铺垫,这次,却是制造意外,让贾母留住刘姥姥。

所以,本回是刘姥姥的戏,最先出场的却是平儿。

平儿给凤姐要螃蟹,被李纨拖住,跟小姐们一起吃喝聊天,这样就把平儿与凤姐的活动路线分开了,让平儿串起前半回的故事。也是给平儿一个特写镜头,衬出平儿的好人缘,三言两语间,李纨的寂寞,平儿的苦命,都云淡风清的道了出来,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触目惊心。又借着平儿的话题,把各房的大丫头们赞了一遍。贾府的这些主子们,钱财无数,奴仆成群,各屋里的大丫头既是个财务主管,又是个办公室主任,品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忠厚则藏奸,不聪明则露拙,还要一副好模样装点门面。后文,王熙凤说“便是我们家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实据。

在平儿见到刘姥姥之前,又穿插了一段凤姐挪用公款放贷的事情。十六回,写过一件事:旺儿媳妇来给凤姐送利钱,平儿悄悄接了过来,怕让贾琏看见。读者心中不免疑惑,利钱是怎么回事?为何凤姐要瞒着贾琏?这回我们就明白了,原来凤姐拿了各房的月例银出去放贷,现加上自己的日常积蓄放贷收利,一年收入上千两银子。三十六回,赵姨娘埋怨短了一吊钱,凤姐呱啦呱啦说了一大车话为自己开脱,力证此事与自己无关,想来恰是心虚吧。四十五回,凤姐给李纨算了一笔账,说李纨一年有四五百两银子收入。李纨的收入委实不少,可那是死钱,哪像凤姐与贾琏,一个在外面放贷,一年翻出上千两银子,一个一次就把二百两银子记在贾府的流水账上,贾琏夫妇收受贿赂、挪用公款、放贷收利,一年怎么也有几千两银子。李纨是个精明人,何尝不明白?只是不便说出来。

凤姐瞒着贾琏放了几年贷,贾琏才得知,所知数额也与凤姐的实际收入差得远,夫妻隔阂一至如此。将来贾府败落,重利盘剥只怕也是罪状之一。这回看上去内容平淡,实际上勾勾连连,与前后多回的内容明应暗合,正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刘姥姥将在下一回中出尽风头,成为宴会上耀眼的明星,但我认为,这三十九回,才最体现出刘姥姥的智慧。何以见得?咱们慢慢说来。

刘姥姥在此之前只来过贾府一次,那一次,她闹了很多笑话。一个乡村老妪初到贾府这样的豪门府第,耳之所闻,目之所见,皆是以前没有的新奇事物,如同地球人到了火星一般,谁不是手足无措?又加上是来乞讨,不知是讨得几两银子,还是两手空空被赶出去,心中越发忐忑不安。

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样紧张的氛围之中,刘姥姥还是留意到了很多信息。一是明白了平儿在这屋里的地位,这次她见了平儿,从打招呼到回平儿的话,句句得体。二是刘姥姥上次来贾府,有个不起眼的细节,凤姐吃完饭,饭桌撤下去,刘姥姥看到“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这位聪明的老太太就想到,鱼肉这样好吃的东西,庄户人见了,碗底都要擦干净,凤姐竟没怎么下箸,想是每天大鱼大肉吃腻了。既然如此,她一定稀罕吃个新鲜的瓜啊菜的解解腻。因此秋天收了瓜菜,刘姥姥挑了最鲜最好的,给凤姐送了来。从后文来看,这果然很讨贾府主子的欢心,贾母都要“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能留意到这么多信息多么不容易!

后文,刘姥姥回家时,平儿跟她预约:“到年下,你只管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你看,刘姥姥年底下不是可以光明正大来贾府了?以后就可以常来常往,要知道王狗儿家与王夫人家断了联系,就是长久不往来的缘故。只有这样来往着,以后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才好求贾府照应。

刘姥姥这次来贾府,心态放松,言语得体,只在听到贾母叫她过去说话时,慌张了一阵儿。这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本想送了瓜菜就回家的,没想到被贾母留住。贾母是贾府里的大人物,且不知是怎样性情,谁心里不发怵?贾母这样级别的贵族老太太,刘姥姥只在戏中见过吧?戏中的老太太可是威风八面的。很快,刘姥姥就调整过来,见到贾母,她甚至找到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称呼,称贾母为“老寿星”,刘姥姥初次见贾母,怎么称呼是个难题,不恭敬不行,太恭敬也不行,“老寿星”这个称呼的好处是既恭维又不掉格,这是很考验急智的。

贾母做得也很好,贾母特别有贵族风范。有贵族风范的表现之一是“亲民”,不论是道观里的小道士,还是乡村里的贫婆子,贾母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倨傲。这是贵气入骨,而贵不自知。就像外面的人想象着贾府“白玉为堂金作马”,实际上贾府并不是遍地金玉,很多器物是铜漆竹木等普通材质,只是古朴或精巧而已。贾母见了刘姥姥,称她“老亲家”,说自己记性不好,“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以贾母之阅历,自然知道刘姥姥来贾府的目的,这么说,是给刘姥姥留足面子。只是,贾母想不到,日后贾府败落,她的重孙女巧姐嫁给刘姥姥的外孙板儿,这两位地位悬殊的老太太,竟然真的成了亲家。命运暗藏了多少玄机啊!

贾母与刘姥姥的对话让人听着很舒服,贾母亲切随意,刘姥姥小心奉承,却也句句是实话。贾母听得很高兴,热情挽留刘姥姥住两天。如果刘姥姥一味肉麻地奉承,贾母反而听腻了,贾母这辈子听的奉承话少吗?两个老太太都是久经风霜世故的聪明人。凤姐也帮着贾母劝刘姥姥住两天,想是她见刘姥姥识趣。若是刘姥姥呆头呆脑或是猥琐下作,凤姐只怕找个借口就把她撵走了。

上次刘姥姥来贾府,从一桌剩菜中猜到贾府的少奶奶大鱼大肉吃腻了,吃个新鲜瓜菜换换口味一定会喜欢。这次,刘姥姥又从贾母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猜到豪门老太太每天喝饱睡足,无所事事,一定闲得无聊,想找个人说话解闷。于是主动充当起小报记者兼说书先生的角色,讲乡间的逸闻趣事,果然贾母和一帮小姐少爷听得耳目一新,欲罢不能。

跟上次刘姥姥来贾府的言谈做个对比,就能看出刘姥姥的智慧。上次刘姥姥见凤姐时,可不是话篓子,她几句话就把来贾府的目的说明白了。虽然语言不是组织得很好,但是一个没文化的乡村老太太,几句话把来意说明白,并不容易。很多人罗罗嗦嗦,说半天不得要领。大约刘姥姥见她跟凤姐说话的时候,来跟凤姐汇报工作的,借用物品的,一拨接一拨,凤姐那么忙,没工夫听她瞎白话,必须要长话短说。这次,在贾母这里,恰好相反,贾母有的是时间,刘姥姥就短话长说,把乡间的奇闻趣事一件件搜肠刮肚找出来,加工渲染,使之更离奇,更生动,以致贾宝玉信以为真,真的以为有个十七岁芳华早逝的茗玉小姐,让茗烟去祭祀。这个“情哥哥”固然是情种,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惜之爱之,女儿们得天地之灵气,更是他首要爱护的。也确实是刘姥姥编故事的功力高超。

这么善于见机行事的刘姥姥,在接下来的宴会上,揣摩透了凤姐与鸳鸯的意图,主动配合,充当女篾片,给贾府,也给我们读者,贡献了一场最热闹的宴会,不是自然而然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