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第一靓花旦(7旬阿姨教500娃娃学粤剧)

粤曲小调,琵琶弹唱,起调拖腔,韵味悠长。广州南华西保留着传统的老城风情,沿着光滑的麻石路,绕过弯弯曲曲的小巷,趟栊门里不时飘出一阵悠扬的粤曲声,路过的公公婆婆跟着哼上两句。

这样的街巷社区,有着深厚的粤剧基础,作为南华西街戏剧曲艺团的团长,人称兴姨的魏坤兴却看到粤剧观众和人才的贫乏。

2013年,她和南华西街文化站一拍即合,街道提供场地成立南华西青少年粤剧粤曲培训基地,海珠区文化馆提供支持,魏坤兴义务培训孩子们学粤剧,还走进学校普及粤剧文化。

粤剧第一靓花旦(7旬阿姨教500娃娃学粤剧)(1)

5年过去,现年71岁的兴姨已经指导了超过500名小朋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基本功扎实的学员,获得多个省市奖项,已有两名学员考入广东省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走上职业道路。兴姨连续两年获优秀园丁奖,被评为海珠好人。

当初要培养一批专业观众的愿望已经实现,虽然年事已高,她希望尽力能培养更多优秀苗子,让街巷深处和高楼大厦里都能传出声声粤剧。

出身粤剧迷家庭

深感年轻一辈不了解粤剧也不会欣赏,更加不会唱

从革新路的家里到同福西路兆龙里19号街道文化站,不过一两公里,但由于腿脚疼痛,魏坤兴不得不坐出租车。每周六,她都风雨不改往这里赶,孩子们和曲艺团团友在等着她。她同时担任南华西街戏剧曲艺团的团长,以及南华西青少年粤剧粤曲培训基地的常驻导师。每个周六,她上午跟曲艺团排练,下午为少儿基地的学员培训,五年义务教学,风雨无阻。

之所以萌发培养粤剧苗子的念头,跟兴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有关。

魏坤兴在马来西亚出生,父母亲都是粤剧迷,在家庭的熏陶下,13岁时她开始接受正式的粤剧艺术训练,此后事业都与粤剧艺术相关。作为老街坊,退休后魏坤兴留南华西戏剧曲艺团担任团长,身兼多职的她还是南华西街侨联主席、海珠区侨联艺术团的副团长。后来,为了专心致志做好少儿基地的事情,这几年她逐渐卸下与粤剧无关的职务。

曲艺团最年轻的成员也50多岁,兴姨深感年轻一辈不了解粤剧也不会欣赏,更加不会唱,“我不打麻将、不喜欢逛街,有时间就想着如何利用自己的学识培养下一代”。2013年某一天结束曲艺团的训练后,魏坤兴突发奇想,向南华西街文化站赖小兰提出“要不我们搞一个粤剧培训”。

兴姨说,赖站长向来支持培养艺术人才,也鼓励新鲜事物,她马上答应并向街道领导申请。此后一路绿灯,南华西街道的领导非常赞同这个提议,为他们提供了资源和平台,还得到海珠区文化馆粤剧专业老师陈丽霞帮助,完全公益的南华西粤剧粤曲培训基地得以成立。

零基础教学

不是想培养专业演员,只是希望为粤剧培养年轻观众

基地成立了,如何吸引小朋友来学粤剧呢?

此前就兼任隔壁同福西小学校外辅导员的魏坤兴和赖小兰站长想出了举办夏令营吸收青少年了解粤剧喜欢上粤剧的办法。说干就干,从同福西小学及周边学校招募了六七十人开展夏令营,魏坤兴与陈丽霞以及何国贵老师三位担任导师,为他们讲授粤剧的基本知识,学习粤剧基本功。“我以前一点都不喜欢粤剧,甚至觉得有点烦,参加完夏令营后,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当时刚刚上小学的邓钰琪回忆说。可惜,一个月后,夏令营结束,基地再次变得冷清。

“我当时觉得可惜,又想这正好是一个机会,刚好有一群小朋友对粤剧产生兴趣,能不能办一个长期的辅导班呢?”按捺不住想要育苗的决心,魏坤兴挑起重担成为少儿基地的常驻导师,这一干,就是五年。由于经费不足,无法聘请导师以及辅导时间定在周六等原因,在2017年陈丽霞担任南华西街道文化馆分馆长前,她一直是基地里唯一一名导师。

一个人面对二三十个从四五岁到十几岁的孩子,手把手教学,个中辛苦只有魏坤兴自己知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就想,我宁愿自己唱也不想教他们”,她假装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撇了撇嘴。“后来有一个别的文化站的老师跟我说,‘好难教啊,进来没有考核吗?’,我说没有,零基础教学。”魏坤兴一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时时刻刻记挂着,“我明白这是一件吃力的事情,我不是想要他们成为专业的粤剧演员,只是希望为粤剧培养一批年轻的观众,希望他们明白粤剧是什么。”

粤剧第一靓花旦(7旬阿姨教500娃娃学粤剧)(2)

家长成得力助手

家长:兴姨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人”

为了让上课秩序得以维持,魏坤兴破例让家长陪同学员上课,维持秩序,辅导调皮的小朋友上课。“家长是我的‘得力助手’,邓钰琪妈妈等几位家长每周陪孩子来上课,帮我打下手,拿道具、开灯关门等事情都是她们帮我完成”。后来在她精心培养下,五年级的邓钰琪直接考上广东省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学习粤剧与舞蹈。“后来新加入的傅颖欣爸爸和傅奶奶继任了她们的岗位。”她开玩笑说。

暑假一个周五的早晨,蔡芙茵、邓钰琪、邹炜淇、傅颖欣、黄宇轩等五名孩子在魏坤兴的召集下在练功室跟着她学习舞剑姿势。傅爸爸和其他两位妈妈端坐在一旁观看,偶尔听魏坤兴“差遣”开空调、控制灯光数量。

傅爸爸是一名的士司机,以前住在南华西街,后来搬家一直坚持回来训练。每周六他都停工从家里专程接送女儿傅颖欣来南华西学习粤剧。“以前曾送女儿到其他的培训班学习粤剧,认识魏老师后来到这里学习,南华西基地这里的学习更系统规范,女儿来了后进步很大”。在傅爸爸眼中,魏坤兴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人”,“外面买不到的头饰、道具她都自己做,很辛苦,所以有需要我和颖欣奶奶就过来帮忙”。

“阿欣右脚放前,又忘记了。”魏坤兴走到傅颖欣跟前,抬手矫正她的手位,提脚轻轻点了一点她的右脚。换上红布裤子的傅颖欣扎着马尾,清秀文静的脸上带着眼镜,完全看不出在饰演《虞姬巡营》里虞姬时的威武霸气。“魏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和傅爸爸一样,傅颖欣非常敬佩魏坤兴,“很多小朋友一起上课,魏老师就下来一个个指正我们的姿势”。

她提到,外出专业学校学习的两位师姐也经常在周六回来,教他们水袖和姿势,“等我从基地毕业,我也会经常回来看老师和同学们的”,她毫不犹豫地说。

以真诚浇灌的感恩的种子,在家长和小豆丁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而它们的播种者虽无知无觉,却始终以自身践行着。

20年的义务团队

“这班师傅心里念着南华西,每次都是义务帮忙”

魏坤兴心里有一本帐本,一笔一划清清楚楚地牢记着运行少儿粤剧粤曲培训基地的这五年,曾给予她帮助与援手的每一个人。

粤剧第一靓花旦(7旬阿姨教500娃娃学粤剧)(3)

“首先要感谢感谢南华西街道的领导们和赖站长,还有陈丽霞老师。”短短的一个小时里,魏坤兴反复提到他们三四次,“还有我们南华西粤剧曲艺团的成员们,这班师傅心里念着南华西,每次都是义务帮忙,少儿基地的乐器伴奏、化妆、换衣经常靠他们帮忙。余抗美,杨丽媚两位师傅更是20多年来风雨不改坚持无偿团活动。”她侧着头,感慨地说,“现在哪有义务的团队啊,二十年啊,整整二十年这班师傅对南华西街道的演出和对少儿基地的帮助都是义务的。”

“还有我的先生,我能坚持下来有一半是他的功劳。”说到丈夫时,魏坤兴有点羞涩,双手反复拨弄着桌上的矿泉水瓶。

魏坤兴的丈夫今年七十九岁,是南华西粤剧曲艺团年纪最大的团员。在魏坤兴为少儿基地培训的周六,他买好菜,做好饭,等夜归的她,有时训练时间晚了,七八点回到家,他俩就结伴出去吃。丈夫还是魏坤兴的得力助手,少儿基地的道具和头饰很大部分是由他帮忙做好的。有一次表演后丢失了几对耳环,魏坤兴觉得“很可惜”,只能再买回来改造,“小孩子嘛,没有耳洞”,老伴就一个一个把它们改造成方便儿童携带的耳夹。

“为了节省经费,基地的戏服都是轮流穿,一个节目用完了,下下个节目继续用,所以每次编排节目都要深思熟虑。”她说,“能做的道具我们都自己做好,市面上买到的还不如我们做的好看呢。”魏坤兴的语气带着一丝小骄傲。

赢得名家喝彩

“只要还有小朋友愿意来,我就尽力教”

7月31日是魏坤兴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下午,“粤韵重传承·南华育新蕾”南华西青少年粤剧粤曲培训基地成立五周年活动举行,30余名培训基地学员轮番登台,精彩完成九个节目的展演,赢得到场的倪惠英、黄俊英、卢海潮等名家与街坊们的喝彩。

“我们为此准备了20多天,展演前一晚我激动到无法入睡,”谈到那天,魏坤兴激动不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短短两个小时的展演背后是导师与学员两三年的努力,“我教过的学生都回来帮忙,表演《拷红》的妹妹已经在少年宫学习粤剧了,这次由我请回来表演,表演《沙家浜》的黄宇轩是基地唯一一个男生,非常有韧性能吃苦……”

兴姨强调,这九个节目顺序是有寓意的,以《娃娃爱粤剧》开始,合唱《感恩尽孝歌》结束,九个节目里融合了粤剧的各个行当,有文有武,还有枪、水袖、剑、扇等各种道具的展现。此番用心,她的目的是“让小朋友知道粤剧不只有唱念做打,是如此丰富多彩。”而《感恩尽孝歌》,则是“到这里学习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会唱的歌”。

这些让魏坤兴记挂的学生一开始很多五音不全,到如今已成让她引以为傲的“大孩子”。考入佛冈中学,成为学校文艺骨干的邹炜淇经常回来看她请教她关于舞蹈编排的问题,受到自己的鼓励努力考上舞蹈职业学院的邓钰琪,从外区慕名而来的男孩子黄宇轩,已成了南华西街粤剧曲艺团的后备成员,还有傅颖欣、蔡芙欣……魏坤兴一个个介绍自己的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粤剧第一靓花旦(7旬阿姨教500娃娃学粤剧)(4)

“首先是培养一批懂粤剧的年轻观众,其次是为粤剧学校和曲艺团输送尖子”。为了让粤剧粤曲更适合基地的学员学习,魏坤兴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对一些曲目进行改编,缩短表演的时间,融入舞蹈、道具等创新元素。她举了个例子,原来半小时的粤剧对唱《桃源仙咏》,她改为九分钟的独唱,让八个小花仙伴舞,从而更适合孩子演唱且增加了舞蹈的优美。这次改编获得广东省第三届少儿题材粤剧曲艺作品展演优秀节目奖、优秀园丁奖,而改编自《老虎与狐狸》的10分钟小粤剧《美丽的森林家园》获得优秀园丁奖。

五周年庆典的欢声笑语过后,魏坤兴不得不重新提起她的忧虑,“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是很好,本想借这次活动为我的教学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但由她亲手培育的这一批粤剧苗子初见成效,“我放心不下啊,”她搓着手,念叨着,“下一步怎么办,还没想好。”

顿了顿,她又坚定地说,“只要还有孩子愿意学,我一定尽力教。”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靖文 实习生梁转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方金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