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近代名人婚姻史 家族三世不寿他20岁打坐
钱穆,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学者眼中的“最后一位士大夫”,晚号“素书老人”。乍一看,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钱穆是个名声显赫的读书人,可若究其根底,他一开始也只是个乡下教书的先生。可以说,他的成功源于他骨子里的不屈——他不愿向命运妥协,苦学专研,潜心攻读圣贤书,成功进入知名大学教书育人,成为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国学大师;他坚持养生数十载,是一位真正懂生活的学者;他不争功名,以学养生,是一个爱扎在书堆里的“书呆子”,也是一个罕见的真君子。
图 | 青年时期的钱穆
苦学从教,一心把好“士”门1895年,钱穆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宅里。几代下来,家道早已中落。父亲钱承沛虽考中了秀才,却因为体弱多病,无缘仕途。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走上仕途。于是乎,钱穆七岁那年就被父亲送去了私塾念书。自入学堂的这一天起,他就再也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
然而,不幸的是,在他12岁的这一年,父亲钱承沛毫无征兆地离开了人世。不过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阻断钱穆的求学之路,反而让母亲执意要遵从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因此钱穆得以继续在学堂读书。
当然,钱穆往后的求学之路并没有他想象中那般容易。几经波折之后,钱穆虽然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就读,可也只是一年时间,他的学业就中断了。因为时代混乱,社会动荡,学校不得不停办,钱穆只能离开学校,转而开启他的教学生涯。
从1911年的乡村小学教师到1922年任职集美学校的中学老师。钱穆从未忘记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使不再做学生,他仍是一心向学。16岁的钱穆受到梁启超著作《中国前途之希望和国民责任》的激励,自此踏上了探寻中国不亡原因的历史之旅。可以说,梁启超这位近代思想领袖的真知灼见引领了钱穆往后八十年的历史研究。在烽烟四起的年代,钱穆并没有为了学术而学术,相反的是,他在诸多演讲中试图利用学术敲醒国民们的爱国之心,振奋民族士气。在这一方面,他一直尝试在用自己对学术的理解去教授与学习。
而且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崇高的学术修养与深厚的知识储备让钱穆有十足的底气跨越鸿沟,实现事业上的飞跃。当机会来临时,钱穆早已做足准备去迎接它了。
1930年,已有20年教龄的钱穆,发表了《刘向歆父子年谱》。因此得到史学界大家顾颉刚的赏识。顾颉刚亲自推荐钱穆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同一时期的胡适当时是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的身份站在北大的讲台上,但他依然担心无法驾驭讲台。可是没上过大学的钱穆却轻松自如,在大学课堂上如鱼得水。这一切都源于他渊博的学识与精彩绝伦的课堂艺术。在那之后,钱穆先后辗转任教燕大、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名校。
成功进入学术名家行列的钱穆坚守着自己作为“士”的责任。在北平任教的几年里,他除了柴米油盐的支出,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为的是购买书籍,不断地增长见识。他甚至自嘲:“若是自己失业了,可以开个书店来养活自己。”他做的一切努力,只为不废一分一秒去学习,从而达到自学自立。
图 | 年轻时的钱穆与家人
病痛缠身,潜心养生之道徒有一腔热血终究奈何不了病痛的折磨,若是能长活于世,倒是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钱穆自幼体弱多病,生活缥缈不定。钱家的“三世不寿”一直让他深感不安。钱穆的祖父年仅37岁就离开了人世,而父亲钱承沛41岁就逝世了,再加上结发妻子邹氏和刚出生的儿子也相继死去。接连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期望长寿的心愿让钱穆在专注学习之余,潜心研究养生之道。
然而,养生并非易事,唯有坚韧的意志才能发现其真谛。钱穆的养生之道自成一体,并不纯粹是赤裸裸的动与静,而是虔诚地去生活,在生活中的一朝一昔中遵循自然,遵从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养生方法。就以他的胃疾缠身为例,他向内约束自我,饮食清淡节制,决然克服烟瘾,之后的数十年没有再抽一根烟。正所谓“拿得起,放得下。”如此洒脱自在,才是他养生得以坚持数十载的根由。
懂生活的人从不拘束于一种生活方式,钱穆这位养生大师亦是如此。他不仅执着地打太极拳,还喜欢漫步在山河之间。任何一种亲近自然的事他都爱做。在山水之间,他能知晓四季的微妙变化,清晨的曙光配上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也是好不惬意。人非草木,他却做到了融于自然。除此之外,钱穆还热衷于静坐。从二十岁起,他就一直练习静坐。钱穆每日静坐,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审视自我,排除杂念,让身心保持自由与开放的状态。
当然,钱穆的长寿秘诀还不仅仅如此。他晓得命运总爱与人玩笑,人总要学着找些乐趣才能更好地活。当他的七情之病无法医治之时,他便选择看花消愁、吹箫解闷,或是读书一整日。有了这一些养生诀窍,孤寂且煎熬的日子也没有那么苦不堪言了。
做一位长寿的人不易,做一位长寿的学者更是难得。钱穆由内而外地调理身体,从心且爱己,不是一味地封闭于室内,也不受外来思潮影响自己。不愿屈从命运摆弄,数十年如一日,虔诚地生活,终是延伸了生命的长度。
晚年难得一知己
因其始终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钱穆打破了钱家“三世不寿”的命运魔咒。然而,由于战争的缘故,钱穆被迫逃亡香港。在这个避风港,他终于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与友人一同创办新亚书院。奈何时局动荡,经费有限,学院前途渺茫,钱穆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困境。
眼下处境艰难,钱穆只得到台北募捐。1952年春天的一场演讲险些让钱穆丢了性命。在台湾的演讲台上,突遇礼堂塌方,他当场被击昏。幸运的是,他在那场意外中活了下来。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时已经伤痕累累的钱穆因祸得福,遇见了影响他后半生的女人胡美琦。
图 | 钱穆与胡美琦
胡美琦生于1929年,比钱穆小34岁。在她20岁那年,战争一触即发,她不得已中止在厦门大学的学习,随着父亲胡家风从江西迁往香港。胡家风是当时政府要员,曾任职江西省主席。在父亲的熏陶下,年纪轻轻的胡美琦就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
来到香港的第二年,胡美琦进入新亚学院就读,虽然专攻心理学,但她并不像预料之中那样喜欢这门学科。反之,她对选修的中国文化史痴迷不已,这门课燃起了她对民族前途的信心,让她对国家兴亡有了新的希望。
正是因为共同的爱好与抱负,钱穆与胡美琦在那场台湾演讲的意外事故之后,终于开始敞开心扉,无所不谈。在钱穆养伤期间,胡美琦特意从图书馆请假来探望他,每天下班就到医院探视,偶尔带去小品诗文给钱穆解闷。到了周末,他们就一同去台中公园散步,一起谈天说地。
钱穆与胡美琦的相互陪伴一直持续了四个月。钱穆感叹胡美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他没想到年轻一辈中还有这样清新脱俗的女子。也正是因为有着胡美琦这四个月的陪伴,钱穆逐渐振作了起来。不过,当时的胡美琦并没有打算在香港久留,后来她又迁往台湾,进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后的她感到自己的学识尚且不足,便决定跨越山河,来到香江,去到钱穆面前。
图 | 钱穆夫妇
这时的钱穆已经到了花甲之年,而正值青春的胡美琦带着对他的仰慕,不顾一切地去照顾他。因为胡美琦的到来,钱穆的生活也越来越顺利。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新亚学院一改厄运,不仅办学经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校舍也得以扩建,而且学校的身份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这无疑减轻了钱穆的担忧,日子也渐渐稳定下来。
胡美琦乐此不疲的付出,钱穆都记在心里。趁着困境暂缓之际,他决定给胡美琦一个交代,也为自己找一个归宿。1956年1月,钱穆与胡美琦在香港结为夫妇。
婚后,两人在九龙钻石山难民区过着蜗居生活。几十平方米的屋子堆满了钱穆的书稿,单单留出一张桌子用来吃饭。每逢傍晚,钱穆与胡美琦总爱漫步于海岸边吹风赏月。胡美琦就这样静静地陪着他,为他操劳繁琐的家事,好让他一心投入到中华文化的研究中。
可惜,人总是挨不过岁月的摧残,已然垂垂老矣的钱穆也是如此。73岁的他因为患上青光眼,徒有下笔之力,却无法校改文章。胡美琦懂得他的苦楚,不忍心限制钱穆的阅读时间,任由他读书写作。她总是耐心地为他诵读文章,再经他口授校正。就这样,才有了后来的《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思想史》等著作。
该走的,一刻也留不住。1990年,与命运斗争了95年的钱穆在家中逝世。然而,自他离世后,胡美琦却片刻没有闲着,她四处奔波,三番五次地选看墓地。她懂钱穆不愿追名逐利,决然拒绝帝王之地;她懂钱穆一心为学,不爱虚妄,最终为他选择了太湖西山湖滨的一方土地。或许只有她才能找到钱穆心仪的那片净土。
安顿好钱穆的后事,胡美琦继而又转向完成钱穆遗志的工作上去。她用余后的22年整理出钱穆的全集,不辞辛苦地奔波于两岸三地,以一己之力传播推广国学教育,创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图 | 素书楼内钱穆和胡美琦的合影
倾尽一生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胡美琦去世后,这位继母的骨灰被钱穆的子女们带回大陆,安葬在钱穆的墓穴。这位曾因“老夫少妻”而饱受非议的女人,忠于爱情,忠于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得到了钱穆家人的认可。自始至终,她都甘愿做一位国学大师背后的知己。
文 | 南惜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加入圈子是最好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