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什么对脾胃好(这个食材补脾胃)

话说近些天,时不时到来的冷空气,席卷中华大地,冷得华夏子民瑟瑟发抖,此时若能捧个热乎乎、香喷喷的红薯,暖手又暖胃,简直不要太舒服。

红薯,又叫番薯、地瓜,不但味道香甜,还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1、保健小能手,通便还减肥!

冬天吃什么对脾胃好(这个食材补脾胃)(1)

消化不良,红薯为粮

红薯味甘,五味中,甘味入脾;且红薯肉色黄,五色中,黄色入脾。而脾胃互为表里,所以,红薯有补益脾胃、促进消化、强身健体之功。

防便秘,多喝红薯粥

红薯中含大量膳食纤维,能吸收肠道内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老年人脾胃虚弱,可以喝点红薯粥。

防癌、防心脑血管病

常吃红薯有助体内有害物质排出,降低大肠癌的发生。而其独特的类黄酮成分,也有一定抗癌功效。

另外,红薯对人体器官黏膜有特殊保护作用,可抑制胆固醇沉积,防动脉粥样硬化。

减肥小能手

很多人对红薯有误解,认为吃红薯会发胖。恰恰相反,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圣,其热量只有大米的1/3,且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能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

而红薯的血糖生成指数低,进食后,糖分消化吸收慢,不易产生饥饿感,不知不觉就减少了吃零食的次数。

2、红薯,不能与6种食物同吃

冬天吃什么对脾胃好(这个食材补脾胃)(2)

红薯虽则好处诸多,但也并非人人皆宜,更不能一次性进食过多,也不能与一些食物同吃,以免引起不适。

不同人群,不同用量

成年人:每次食量控制在50~100克;

老年人:适合吃红薯和小块的紫薯;

小孩:每次食量控制在25~50克;

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推荐紫薯,且每次少于100克,并减少主食25克;

急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患者:不建议食用。

六种食物,不能与红薯同吃

1.豆浆:豆浆中的蛋白质与红薯所产生的果酸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不易被吸收的沉淀物,降低豆浆营养成分,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

2.甜食:譬如香蕉、巧克力等。红薯本身是甜的,如果再加甜食一块吃,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可能。

3.柿子:红薯中的糖分在胃内发酵,使胃酸分泌增多,会和柿子中的鞣质、果胶反应发生沉淀凝聚,产生结石硬块,可致胃肠受损、出血。

4.鸡肉:红薯中富含淀粉,再食用含大量蛋白质的鸡肉,易致消化不良。

5.鸡蛋:鸡蛋和红薯都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一起食用更加不易消化。

6.螃蟹:容易在体内凝成结石。

3、红薯现黑斑?有毒!千万别吃!

冬天吃什么对脾胃好(这个食材补脾胃)(3)

图片来源:网络

在选购红薯时,还要特别留个心眼,千万不要选带黑斑的。

黑斑红薯其实就是得了黑斑病的红薯,红薯表皮有黑色或褐色凹陷状斑块,有些呈圆形或近圆形,有些会融合成不规则状,病斑上常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

如果掰开红薯,会看到内部已变成黑绿色,而且变得很坚硬,吃起来口感发苦。

黑斑红薯不光外表不吸引人,更关键的是,它有毒!

“黑斑红薯含有甘薯酮、莨菪素等有毒物质,误食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高热、头痛、气喘、神志不清、抽搐、呕血、昏迷症状,甚至死亡。

无论水煮还是火烤,黑斑病菌的生物活性都不易被破坏。所以,为避免食物中毒,千万不要吃黑斑红薯,也不要给动物吃。

4、路边烤红薯,且脏且有害

冬天吃什么对脾胃好(这个食材补脾胃)(4)

值得区别的是,街边的烤红薯表面黑黑的,不少人认为黑斑红薯就是黑心小贩烤出来的。

其实,黑斑红薯还真跟烤红薯没啥直接关系。

烤红薯表面有褐色的黏黏的东西,这是“焦糖化反应”的结果。

红薯中的糖在高温下被浓缩,加热到140摄氏度以上时发生焦糖化反应,随着温度升高,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发黑碳化,但无毒。这个过程会产生诱人的香甜气息,正是烤红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街边烤红薯虽与黑斑病无关,但也不代表可以放心吃。

首先,街边小摊的烤桶很“脏”,不少还是从废品站回收的,之前可能装过汽油、柴油或化工原料,残留的有害物质危害健康。其次,红薯烤熟后,一般直接摆在烤桶上,没有防尘设施。再次,如果黑心商贩将生了霉斑的红薯和好红薯混在一起售卖,危害更大。

5、4招挑到好红薯

1、看表皮

要避免购买表皮有黑色或褐色斑点、皱纹、裂缝、软坑的红薯,也不要买到有虫孔的。如果红薯发芽,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会变差,也尽量不要购买。

2、看大小

由于红薯的个体差异较大,不用太在意形状,但一般建议购买稍大的红薯,太小的削皮之后可食部分较少。

3、看是否变软

可以用手按压一下红薯,如果感觉红薯发软,说明已经腐烂,就不要购买了,闻一闻也会有馊味。

4、看切面

好的红薯切开后,会发现肉质比较结实有水分,且颜色正常,如果红薯出现变黑等情况,或是闻起来味道异常,最好不要购买,即使买回来也不要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