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巷是宋代哪个丞相花园(赛珍珠故居选自解读埇桥)

石榴巷是宋代哪个丞相花园(赛珍珠故居选自解读埇桥)(1)

石榴巷是宋代哪个丞相花园(赛珍珠故居选自解读埇桥)(2)

上个世纪初,古宿州来了赛珍珠,因此,现在的宿城就有了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美国人,1892年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洲。襁褓中被父母带到中国镇江,父亲是传教士,任大学教授,母亲主持家务,相夫教子,完全是中国式妇女形象。因此,赛珍珠自幼就同中国孩子一样,接受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同中国孩子一起学习、玩耍,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同中国人没有什么两样。

17岁,赛珍珠回国深造,学成后又来中国。从1917年到1921年,赛珍珠在宿州居住五年。五年里,她除了在教会办的启秀女校执教外,还经常同丈夫卜凯下乡调查农业生产,利用此机会,她结识了一些农民。在她的朋友当中,社会层次各不相同,有遍身罗绮的城市妇女,也有蓬门荜户的乡下农妇。尤其是每次下乡,她都深入农民中,调查了解,融入农民生活中。

一个秋天,她同卜凯由宿城到濉溪口去,卜凯骑车,赛珍珠坐二人小轿。濉溪口,俗称口子,是旧宿州的三大镇之一,是名闻遐迩的口子酒产地。由于濉溪口是名镇,因而早就有了教会办的教堂。距教堂不远的一条街上,住着一姓李的大户,拥有良田数百亩,并兼营商业,在当地享有盛名。李姓大门上贴着:“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李家人丁旺盛,三世同堂,婆婆和儿媳都是基督教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李家婆媳同赛珍珠相识,李家的儿媳对这位洋女士尤其佩服。

有一次,李家的小媳妇偷偷邀赛珍珠到她家里玩,她们同坐在红罗帐下,于是出现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告诉我,你真的当着别人的面,跟你丈夫讲话吗?”小媳妇问。

“真的。”赛珍珠回答。

“不怕人笑话?”小媳妇继续问。

“我不认为这些有什么不好。”赛珍珠认真回答。

“你猜我结婚几年了?”小媳妇外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

“没几年吧,看上去你这么年轻,房间的东西都还是新的。”赛珍珠认真地说。

“我过门两年了。我们这里的规矩:媳妇当着众人,不能和丈夫讲话,见到公公只能低头走,更不能说话。”小媳妇小声地说。

“我从未见过我的公婆,因为他们在大海那边的美国。”赛珍珠说。

“那你是怎么结的婚?”小媳妇很好奇,两眼上下打量着赛珍珠。

“自己结的,只要男女同意就可以了。”赛珍珠漫不经心地说。

“哎咬,那怎么可以?”小媳妇更惊奇了。

“怎么不行?我们那儿都这样。”

“还是你们那好,我们这可不管,我最头疼的是:我平时跟丈夫在一块的时间太短,他白天下地干活,很晚才回来,回来后还得到他父母房间里转上几小时,以表孝道,很晚才能到我这来……平时我只能同佣人、下人说话,见了长辈也不能先开口……只能等到熬成婆婆…..”

赛珍珠很同情这位小媳妇,更同情中国当时像李家小媳妇这样的所有妇女,这些素材给她以深刻启迪。1931年,赛珍珠以宿州农村题材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1932年《大地》获得美国普林斯顿文学奖,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8年12月12日,瑞典学院为她隆重的举行了颁奖仪式。

1973年,81岁的赛珍珠在美国去世。她一生写了85部作品,包括小说、传记、儿童文学等,她还将中国名著《水浒》译成英文,取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她的作品被美国总统尼克松誉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可见赛珍珠对中国很重要,对宿州更重要。赛珍珠在宿州生活五年,故居共有四处:一处在今天的大河南街福音堂院内,一处在福音堂西约百米处路北,原来的宿县县委党校附近,一处在今天的宿州市市委党校院内,一处在宿州市市立医院院内。

福音堂是天主教堂,为长方形院落,院内有大教堂、小教堂、教学楼、牧师院等,西北角有一六角两层亭子,为近代宗教式典型建筑群,也是四处故居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传说赛珍珠在这里传教、讲学、居住。福音堂西百米处路北,今为大商场,市党校院内早就拆除,两处故居均不复存在。市立医院的赛珍珠故居,今为赛珍珠纪念馆,西式建筑,两层小洋楼,楼前有两株苍松掩映,为四处故居最漂亮的一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