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

前几天阿族和大家聊到了许多姓氏的来源与发展。

在姓氏由来这里,绝大多数中华姓氏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的、分封制的封国封地、居住地名等发源而来,其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除了这类主要源流之外,少数民族汉化融合,也给中华姓氏文化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今天,阿族就从年代最近的清朝满族的民族姓氏和乾隆皇帝的姓氏,跟大家聊一下。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1)

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多半和乾隆一个祖先!

一、爱新觉罗氏(改金姓、启姓)

这个姓氏想必大家即使不了解也应该听过。爱新觉罗氏作为满清皇族姓氏,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本来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

但也像我们提到的姓氏源流一样,清朝灭亡后为避祸,这一少数民族姓氏改姓为“金”姓、“启”姓。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2)

原因可能是,“爱新”对应满语中“黄金”的意思。常见说法中,“觉罗”可能是“姓”的意思。

二、钮钴禄氏(改钮姓、郎姓)

前几年大火甚至现在还在火的《甄嬛传》里,钮钴禄·甄嬛的形象可是刻画得入木三分。

《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钮钴禄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3)

而出名的权臣和珅,也是钮钴禄氏,本名善保。

清亡后,后人有取第一个字为姓的钮姓,也有将钮钴禄满语niohe,汉译为狼而演变为郎姓的。

三、富察氏(改付、富、傅姓)

作为女真最古老的姓氏,金朝时曾冠姓李。富察氏中最显赫的分支就是世居沙济地的富察氏。

唐末及金朝,旧称“蒲察”(待考)。清朝衰亡后,改成了富姓、付姓和傅姓等。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4)

四、赫舍里氏(改赫姓)

是中国在清朝时最重要及拥有最大权力的满洲人家族之一。一般认为唐末女真的“纥石烈”即赫舍里氏。

如今的赫舍里氏早已简化改成了普通的「赫」姓或「何」姓,也有部分后裔改姓「李」「康」等。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5)

其他的姓氏改为汉姓还有“佟佳氏”改“佟”姓,“瓜尔佳氏”改“关”姓等等。篇幅有限,不再展开,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哦~

哪些姓少数民族血统多?

说完了常见的满族改为的汉姓,那么哪些姓少数民族血统最多呢?

阿族这里搜集了4个与大家分享。

一、刘姓

有点意外的,平时闲聊也好,电视剧电影也好,一提到刘姓第一反应是汉室正统,纯纯的汉姓。

但其实,刘姓是少数民族首领最喜欢改的汉姓。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6)

无他,因为刘是汉朝的国姓。汉朝强大,常有一汉敌五胡的说法。是说汉军利用装备和军阵的优势,每每以少胜多,一个汉军打得过五个胡人。

胡人素来佩服强者,谁强就听谁的,就崇拜谁。改姓往往会考虑刘姓。

二、李姓

李姓的来源有28支,其中14支都带有胡族血统,历史上曾有27个胡族改姓李。李姓也因此成为大姓中少数民族血统最多、来源最丰富的一个。

李姓是唐朝的国姓。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就把16位追随他的有功之臣赐姓李。这16个姓氏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罗诸氏。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7)

徐就是《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功,后来叫李绩。而其中的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罗诸氏等姓氏,显然就是少数民族。

改姓李与慕强心理也分不开!

三、元姓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推行汉化改革,命王族改姓汉姓元。之后的北朝及隋唐两代,拓跋氏还改用长孙、李、王等姓氏。

此外,周、孙、杨、赵等汉族大姓,也有一部分是从匈奴、鲜卑、羌族、氐族、突厥等少数民族融合而来。

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8)

还有一些汉姓则是完全来自少数民族。如罗姓是由北魏叱罗氏、斛瑟罗氏、破多罗氏改姓而来;贺姓是由北魏贺兰氏、贺拔氏、贺赖氏、贺敦氏等改姓而来。

如此众多少数民族在北魏时改为汉姓,可见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

同样地,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姓氏也很多,阿族这里列举三个,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