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为什么找不到cxo板块(雪球直播回顾CXO不行了)
以下为7月12日直播回顾文字版
时间:2021年7月12日
主题:CXO还行不行?如何看待CDE文件的影响
嘉宾:@价值事务所 雪球人气用户
首先声明一下,我并不知道今天CXO会大涨,今天来讲这个文件是上周就定好的。
7月2号市场上出了一个文件,文件的名字太长,我们就叫它《指导原则》。文件一出CXO就连跌了三天,很多人在后台留言问CXO的逻辑是不是变了、是不是不行了?甚至还有问恒瑞的。这个文件有很多大V做了一些解读,说是要打击me too类创新药。造成全网炮轰me too类创新药,甚至引起了创新药行业利空、CXO行业利空。
这个28页的《指导原则》我全看完之后,感叹部分大V们真的是断章取义。这个文件通篇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它强调药物的研发应该以患者为中心,应该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而不是利空创新药之类的。
以临床价值为核心,以患者为核心,我理解它的意思是不支持me worse类药。什么叫me worse呢?我还要给大家简单的解读一下创新药的几个等级:me worse、me too、me better、best in class、First in class。
我们先说什么是me too。我的药跟原研药效果一样,只是说我绕开了你的专利。比如我把基团挪个位置或者干点什么,我绕开你的专利,跟你的其实是一模一样。me worse就很好说了,就是比差,这种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就不好了。me better是在me too的级别上,比你的原研药效果要好一点,可能是把这个基团做了一些改动,例如亲水性更强、亲脂性更强等,从而使它的药效比原研药更好。best in class就是说在同一种靶点上,我跟所有的数据比较,我是同类中最强的。First in class就是全新的靶点,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靶点。比如说像屠呦呦的青蒿素,就叫First in class。我们解释了一下创新药的几个等级,基于这几个概念,这个文件我的理解是不支持me worse的的药。
我们现在都知道,像恒瑞的PD-1赚了很多钱,PD-1就是类似一个me too级别的,现在市面上有上百加药企在做PD-1,这肯定就不科学。
创新药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以肿瘤药举例,大家看到的是药,其实这个药的背后是不同的靶点,通俗来讲就是可能同样一款药是治肺癌的,但是这个肺癌我可以针对不同的靶点研发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是比如每个靶,不同的公司围绕不同的靶点做研发,而不是说上百家公司看到恒瑞的PD-1赚钱,全都去研发这一个靶点。
监管反对的就是这种创新不是为了大家好,而是为了立项而立项的情况。监管肯定希望看到的是全面开花,就是什么靶点都去做,这样的就是好的。比如举个例子,我觉得像疫苗行业这一把就很好,新冠康泰做灭活,智飞做重组,康希诺做腺病毒载体、沃森做MRNA、万泰做流感的鼻喷,他们的技术都不一样,你没有看到所有的这五大疫苗公司全部都去做灭活的局面吧?这就很好。
回到刚刚说的创新药,每一种靶点都各有各的优势,就像疫苗一样,五家平台类的疫苗公司各有各的技术优势,各有各的擅长。比如康泰就擅长多联苗,智飞就擅长细菌类的传染病,康希诺就擅长腺病毒载体,万泰擅长做多价苗等。
为什么创新药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大家全部一窝蜂的去做一个靶点,甚至是为了立项而立项,基本上做出来的都是me worse,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就是市场上钱太多了。这些创新药的企业融资实在太容易了,他们要去拿融资就要编故事,就得把我的管线拼凑的很好,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公司为了凑管线而去拼管线。我们看到的创新药有很多都是这样的,你把它理解成骗钱的都可以。
《指导原则》这份文件监管传达出的信息就是要打击这种没有创新型、一窝蜂去做为了立项而立项的靶点,我们需要提高的是立项标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网上一些文章都是在炮轰me too,确实是有一点牵强附会。
这里插一句话,为什么大家一直唱衰恒瑞呢?其实恒瑞真的有点像是错杀,可能就是估值太高,别人找理由去杀它。认真思考下恒瑞肯定不可能为了立项而立项,因为恒瑞都是根据自己的强项做的立项。
在此讲一下恒瑞的策略,它的策略是First follow。就是说恒瑞的孙总也很喜欢看论文,基本上作为老总他每天大量的时间都在看论文,阅读完后选好认为可以做的靶点,于是国内的团队就先把临床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等到这个靶点海外的临床一期的实验结果出来还不错后,国内这边马上跟进开始推临床,有可能国内可以做得跟海外的同步上市,如果真的做得好,甚至有可能会超越他们上市,这就叫First follow。我觉得这种创新药的策略是最符合我们国内当下的国情的,国外是上百年的积累,我们创新药才多少年?肯定得一步一步的走。所以像恒瑞这种策略其实是很稳妥的,我国就适合做me too,First follow策略。有了me too,就是跟海外创新药一模一样的,绕开专利的,才有me better,才有best in class。后面积累起来以后才会有First in class。
说到这里我说一下未来创新药的格局,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创新药行业全面开花的发展趋势。以肿瘤药为例,肿瘤药的靶点可以说是全面兴起,靶点越来越分散,我们前面说的PD-1、PD-L1,靶点越来越多,它的热点已经很分散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把所有的靶点都做完,包括恒瑞,因为项目是无限的多,你要去投入研发的话可以无限的投入,但研发的投入是无止境的,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长、优势去立项。所以未来可能除了恒瑞这种龙头,还会出现很多新的创新药的龙头,未来一定不会是一家独大,创新药企一定是百花齐放的。
说完创新药这个行业的文件,我们再回到CXO。先说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CXO,,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尤其是A H两头上市的,都是一些第一梯队的大CXO。这些CXO他们合作的都是头部药企,甚至海外的药企,这些药企不可能为了立项而立项。所以说这个文件真的是不会对他们有影响的,只有那些低水平创新,凑管线的药企会受影响。你们想,那些为了凑管线,为了拿钱的那种小公司,他们只能请得起那些很便宜的尾部小CXO,而因为CXO这个赛道现在也很好、很火热,资本投了很多钱,最近很多CXO都来融资还没有上市呢,一些小CXO注册了很多新的CXO冒出来,这些CXO才会是受伤严重的。
我们说CXO这个赛道肯定不可能一直持续都是整个行业所有的人都活的很好,因为整个行业在高速扩容,一个是海外的一些产业在转移到中国,一个是国内的创新药整个在爆发,是双重红利。所以我们国内的CXO行业整理来说呈现出欣欣向荣,只要是这个行业的公司都活得很好,所以资本就疯狂的往里面卷,越来越多的CXO公司就出现了。但是未来这样的双重红利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平稳增长的一天。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每年整个行业都有20%、30%的增速在增长,所以大家都活得很好。总有一天这个增速会放缓,比如几个点,甚至就跟通货膨胀差不多。这个时候干什么呢?头部集中,所以即便是未来那一天内卷到来,要死掉的都是后面的,关头部什么事?头部甚至是受益的,因为他们会受益于整体集中度的提升。
CXO会内卷,未来可能会,而且这个未来不会太远,我认为三五年。我觉得阿基米德那篇文章里想说的应该是跟我的意思类似,就是CXO内卷的这一天肯定会到来,因为红利不是一直有的。到来之后就是头部集中,不要看后面的。因为这种to B端的一定是大者恒大。
我们接着回到这个文件来看,其实国内的创新药企更多的是低水平重复,低水平创新,我们要把这部分打掉,这部分对整个行业的增量扩容是没有意义的。你说一个小公司一年投个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研发,即便是十家、五十家、一百家公司,整个创新药的研发费用的盘子不会扩的很大的,我们把那些低水平重复的那些浪费的去掉,把资源集中起来攻坚头部。
比如像恒瑞这种,我们可以看到像恒瑞、百济的研发费用都是越来越高的,恒瑞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加起来是过百亿的,百济神州更厉害,百济三年研发应该上百亿美金了,是恒瑞的好几倍。这种研发才是可以带来整个创新药行业的扩容的。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头部药企,其实跟海外那些大厂头部药企的研发费用,有10倍以上的差距。如果说我们国内的创新药企以后都以这种研发力度投入,那你说这个创新药行业的盘子它能有多大,这个扩容能有多大,CXO是不是会迎来史诗级的大繁荣?肯定会的,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到那个投入的水平,以后研发费用慢慢上去,现在的产品越来越赚钱,整个行业在扩容,那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其次我们再看CXO会内卷吗,我们说了头部的那些公司接的基本上都是国内的头部企业,更别说CXO“七龙珠”了,大家可以去看,像药明、康龙、凯莱因这些,人家海外的收入是占了70%、80%的,你说这种文件会影响他们吗?不会的。尤其是当国内的这些创新药行业去掉低水平重复,整个行业在往高水平创新这么走的时候,整个行业越来越扩容,头部的研发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对头部的CXO来说,就更是迎来了更大更大的机会。
所以我们看CXO看大不看小,看头部不要看尾巴,不要妄想着小的逆袭,不要妄想在CXO像代工厂这种行业,其实CXO都不能算是纯粹的代工厂,像这种B端的行业、企业一定是越做越大的,很少有那种弯道超车的,很少很少。而且像海外营收占比高的优先考虑,其实就是头部的那几家。CXO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行业,我个人的持仓,我之前跟大家说过,我也有疫苗也有医疗服务,但是我CXO的投入比例、持仓比例是最重的。
我们看看现在全球的科技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创新药以前的靶点才多少,现在的靶点都跟不过来。恒瑞以前还可以一步一步很轻松的跟上,现在跟上是很吃力的。因为创新的新靶点、新技术太多了,全球的科技越来越进步,而且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研发的投入就越来越高,那对CXO来说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那你说像仿制药企这种,集采这些打击以及后面的跟上,毛利其实是在下降的。它为了自己降成本着想,肯定想的是一体化,自己什么都做,但是像这种创新药企,创新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行业变迁越来越快的时候,而且创新药动辄是90%几的毛利,他们有这么高的利润,肯定是越快越好,越省事越好。所以这种创新药企越有动力,把自己的业务包出去,而且越大的创新药企越有动力跟大的CXO合作。因为它想的是越快越好的完成我交代的事情,我不会在乎给CXO的那点钱,因为那点钱比起创新药企能赚的钱真的是九牛一毛,而那些仿制药企,那些低端的创新药企它们才会去扣CXO的那个钱该不该给,是我自己建划算还是包出去划算。
所以CXO的繁荣跟创新药行业的繁荣是捆绑的,一荣俱荣的格局。我们一定要坚定,未来全球的创新药行业就是越来越好,以前治不了的绝症现在可以治了;现在不能治的绝症也许几年后、十年二十年后也能治了。比如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药,近期在美国上市了。未来一定是比现在好的,我们也一定要坚信这一点。
做股票投资也好,做任何投资也好,我们都一定要相信未来比现在好。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什么都不要做了,躺平吧。
整个创新药行业的红利,最能吃到的不是那些头部的创新药企,而是CXO。药企现在热门的靶点越来越多,药企只能针对自己的优势去立项,它不可能什么都做。
它做不过来,但是CXO可以,比如我们看药明生物,它从单抗到商业化生产,各个阶段全部都可以赋能,什么抗体筛选、噬菌体、杂交瘤,还有转基因大鼠,药明生物统统都有,它什么都做。药企做不到,但是CXO可以,尤其是几个大的CXO,像药明、康龙,它们通过多年的人才积累、经验积累、技术积累,直接占据了整个创新药行业的制高点,深度的参与了创新药的新药研发。所以我们看CXO不是简简单单的外包,比如富士康对苹果那样,真正大部分的毛利都被苹果赚走了,真正具备科技含量的都在苹果那,富士康就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包装、拼装,就是这种,它赚的就是辛苦钱,而且这种辛苦钱它之所以能赚到,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人口红利,如果以后有更便宜的,比如现在东南亚制造的崛起,就会使得我们的产能也往东南亚迁。当年美国欧美可以把产能迁到中国来,未来中国也可能迁出去。
CXO不是属于这一类低水平的代工厂的,它像台积电之于芯片。像富士康那种吃人口红利,吃劳动力红利的可能产能会转移,但是像台积电这种吃的是工程师红利,我们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真的是全球绝无仅有。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们中国这么多的工程师,这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多实操工程师。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我举个例子,我之前在北京金融媒体公司工作过,投简历的很多都是清华北大毕业或者海外海归,在金融圈你不是清华北大的说明你爸爸很厉害,就是这种名校毕业的太多了,以至于博士生只能去干硕士生的活,硕士只能去干本科生的活,只能大材小用了,这就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
很多人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到头了,我认为可能是那种低端劳动力的红利到头了,但是工程师红利还在,我们中国有多少,本科生、硕士生、研究生的数量可以说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这些人去攻高精尖领域,去做研发,做高水平的创新,堆都能堆出来。
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必将诞生全球最大的CXO。我们的CXO的这些研发人员的工资,薪水,是海外那些人的几分之一,而我们的数量又那么多那么庞大。可以说像CXO这种活,真的是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不止是CXO,但凡是世界上科技含量高的或者没什么科技含量的代工厂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比如说电子烟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思摩尔国际,我们国家的,芯片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台积电,我们国家的。所以我觉得中国未来一定会出全球最大的几个CXO,都是我们国家的。而且CXO有什么好处?它除了卖厂子,不承担创新药失败的风险,它不管你这个创新药成没成功,只要你药企把单子交给我,我给你做了,就要把这笔钱收到,这些大的CXO还有什么呢,它还可以搞投资。
比如像药明这种,它什么都可以做,什么技术都有,它深度参与了整个创新药研发的过程,它对各个技术路径,哪些公司强门儿清,所以它可以去做投资。我们看像泰格这些,它们的净利率为什么增长速度那么快,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投资收益获得的。但是这个投资收益不像其他的企业是炒股、投资,非经常性收益,我认为这种收入就是他们可持续的收入,可以算进主营业务里面的收入。最过分的是,他们去投了那些药企,还能以股东的身份锁定他们未来的CXO订单,可以说是一手卖厂子,一手又自己去参与挖矿,这个模式宇宙无敌。
整个创新药行业本来应该是一个永续增长的行业,因为人永远要生病,只要技术在进步,只要科技一直在进步,像创新药行业、医疗行业就是永续的,那么CXO服务于这些创新药的企业,它又有着最佳的模式,它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模式了。
像什么创新药ETF可能吃到了创新药行业的红利,但是我认为它吃的都不是最完整的,我说的创新药ETF,就相当于创新药整个行业,但是CXO完全是吃到了整个创新药行业的红利的,所以说头部的CXO企业我非常看好,重仓买了不少。
总结一下,刚刚我们说了7月2号的那个《指导原则》,它其实就是一个很中规中矩的文件,就是说大家不要一窝蜂的做那些低水平重复的创新,我们要以临床指导为原则,以患者为中心,就是这些套话。但是市场的反应是什么?我称之为自己给自己加戏,大家全都是戏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核心的原因还是估值太高了,估值太高了就会造成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让市场没有信心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以前这些头部公司,其实它们涨的还是挺慢的,而且比较平稳,即便是回撤也不会有很大的回撤。但是今年我们看到反复的过山车,比如像我之前讲过的那些公司,基本上就是一下子涨下去,一下子跌下来,就是因为它的估值太高了,但是没有办法。
我个人认为,未来挺长一段时间内,高估值、高波动和高分化都是核心。为什么呢?因为钱太多了,
钱太多了必然会保持高估值,而且这些钱会往头部的、确定性的好公司涌。高估值会产生什么?就是高波动,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会造成剧烈的波动。但是没有办法,钱就在那里,钱是不会去那些下行行业的,它们会去那些创新性的有未来的行业,所以就是高波动、高分化、高估值。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趋势,不论是放在国内也好,海外也是一样。今年上半年沪深300包括整个上证指数都是负的,但是创业板却涨了十几个点,这与海外的情况一模一样。我们看道琼斯指数把那些头部的互联网大厂,把那些纳斯达克里面的公司都剔掉,别看美股过去轰轰烈烈十年大牛市,其实几乎没怎么上涨。道琼斯如果把这些排除掉,其实没怎么涨。
反而是什么?纳斯达克讲的好,现在纳斯达克可以说已经取代了道琼斯,才真正的是美国的主板。我们看大家崇拜的巴菲特,其实近十年他的业绩是平平的。但是像木头姐们,他们的业绩就非常的好。全球已经从未来的消费主义时代,进入了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
为什么这些公司的估值这么高?其实我觉得也算是一个理性情况下的看法,比如说特斯拉为什么估值这么高,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是未来,但是不知道谁真正能跑出来。但是特斯拉在里面的确定性最强,它是头部,所以大家就疯狂的往里面涌,其实这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包括CXO这些为什么估值这么高,像通策、爱尔,为什么估值这么高,就是因为它们是未来,这个很确定,它们是头部,那就更加确定了,所以钱就往里面涌,就是这样的。高估值、高分化、高波动。那我们怎么应对?其实我个人是不喜欢择时的,就是不应对,装死就好了。
还有找那些头部的,你定投就好了,这是最佳的策略,不要说你去择时,择时很难的。那些明星基金经理在年报上给基民的信里面全部都是说择时很难,基本上做不到。所以高估值没有办法,但凡市场有一点风吹草动它就溃的很厉害。因为估值太高了,就没有那么确定的信心,但是它迟早还是会涨回去的。比如我之前讲的那些公司,可能咣下来了,但是慢慢的它又回去了。
下面回答下大家的问题。
康龙和药明康德哪个好?
这个怎么说呢,各有各的好。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对这几家公司的看法。像药明康德不是一家公司,它还有一家叫做药明生物,它们俩是兄弟公司。最开始在药明康德回国上市之前,是一个集团一家公司,归属于一个老板。但是回了国之后它拆成了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主要负责的是大分子,药明康德负责的是小分子。
但是大家都知道,大分子就是靶点治疗、精准治疗是未来。所以说大分子的估值就很高。我们可以看到药明生物的营收、利润,跟药明康德差远了,但是它的估值比药明康德还要高,就是因为大家知道大分子是未来。但是李老板也很机智,他把下一代的技术这些治疗都放在药明康德里面,就是说两手都要,而药明如果生物和康德没有拆成两家公司,这就非常好了,我认为世界上未来宇宙第一大CXO就是药明系。但是它拆了也没有关系,拆了也很好。拆了两个都很好。
康龙其实要晚药明好几年成立,我们说了CXO是一个先发优势特别强的一个行业,所以说康龙肯定是被药明系给碾压的。但是康龙也很厉害,药明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它从前端,是从药物发现起家一直往后端扩容。药物研发是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一点一点做实验给做出来的。
所以我要是有前端的流量入口,再有后面的保留,那肯定就很容易。因为我也做了药物发现,那我能不能跟你一块做药物生产、药物合成?那肯定金主爸爸也是愿意的吧,因为你更懂,你帮他做了一样,就把后面的一块儿都做了,这种导流效果是很好的。
药明康德是药物发现全球第二,全球第一。康龙是药物发现全球第三,全国第二。药明是靠着最前端的这个路口长到现在这么大的,康龙也可以。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康龙导流真的非常成功,它的CMO,CDMO这一块业务的增速非常的强。
所以说康龙也很厉害,而且康龙现在想补齐自己的大分子这个板块,药明已经拆了,两家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关系,就是两个兄弟公司。但是康龙没有拆,康龙可以说如果它补齐了,它就是未来的CXO集大成者。但是其实整体来说,康龙比药明系集团还是差远了。
所以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全都要。
下面回答大家提问的问题
1、能讲讲泰格吗?泰格是临床实验CRO的龙头,临床实验是什么?就是一个创新药做出来,先在实验室里面做,找到了这个分子之后去给动物做实验,在动物里面安全无害有效果,动物做了没问题,然后去申请可不可以在人身上做实验,泰格做的就是负责临床实验的。
药企可以把临床实验包给泰格,它是做的人体临床实验这一块全国做的最好的。而且临床实验这一块它的导流是最难导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康龙、药明它们都是一条链条全部打通,但是临床这一块总归是差点意思,就是它们的增速不像CDMO这种的这么快。
因为导流有点分开,像做药,药物合成、药物发现和后面的药物生产,它们都是合成端,这个都是实验室里面做的,或者工厂里面做的。但是像临床实验这种东西要去医院做,是要跟医生、跟医院打交道,考验的是一家公司跟医院打交道的能力,和快速引进患者的能力。这一块泰格是绝对的龙头,泰格也知道前面往后面导流很快,所以泰格也去收购了前面的CXO。但是我说CXO大者恒大,并不是说一家CXO可以把整个链条吃光,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家药企也不可能说什么都给你做,我只给你做,除非它是傻子,那不是什么商业机密都在别人身上了吗?市场很大,它可以同时容纳很多家公司。就是头部的这几家,它们同时都能活得很好。
2、罗华有机会切入CXO全链条吗?目前来说这不可能。美罗华是做原料药的,原料药的出路就两条,一条是像华海那样,从原料药到自己产药,当然了产的是仿制药,链条打通。如果仿制药做得很好,赚了钱之后,可以往创新药这个方向去转。
第二条就是像九州药业那种路,反正我都是原料药,生产合成谁不会?我去做那些低端的仿制药合成也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去转CMO。给大家解释一下,CXO、CRO、CMO、CDMO、CRO是药物研发外包,就是说一个药物还没有上市,从实验室里药物的发现一直到人体临床结束申报,是这一条产业链是CRO干的活。CMO、CDO干的是什么呢?我去生产药、合成药,也是从药物发现的时候就可以去做合成,只不过量很少,那个可能药企只需要几克几十克。到一期临床的时候可能需要几千克,三期临床可能需要几吨,上市之后需要上百吨,这种生产外包。九州药业就是从原料药企转到药物的生产外包,就是CMO、CDMO这一块。美罗华也是往这个方向转的,但是美罗华有一个好处,默沙东跟它签了十年的兽用药的CDMO的协议,默沙东的宠物用药营收盘子是很大的,人家一年营收是四五十亿,单位是美金,这个包给了美罗华,所以美罗华靠默沙东就能活得很好,它以后可能会在兽用药的CDMO这块发力,但全产业链是很讲究研发和先发优势的,像它们这种最多是签一下什么的外包,但是他们去切CRO就会很难。
像凯莱因是做CDMO起家,它也想去切CXO,但是从后往前引流肯定是不如从前往后引流的,而且技术实力也不在一个水平上,所以凯莱因比起药明就差点意思,但是当然凯莱因还是很优秀的。
3、华东医药的医美怎么样?其实华东医药真的是改变了我很多看法,华东医药真的是给我上了无比深刻的一课,太经典的一个案例了。华东医药最开始其实我是有一点瞧不上它的,它的研发能力其实比较弱,但是它的营销能力是真的很强。它的营收很大一部分来自医药流通,就是医药分销,它常年卖的自家的药,一个是百令胶囊,就是辅助药中成药那种,一个靠的就是阿卡波糖,这两个大单品贡献的营收都在30亿以上。它常年靠这两个单品就能让自己的业绩涨得这么好。由于中成药这种疗效不确定,辅助药是被打压的,它的百令胶囊,阿尔卡波糖又被打压了,所以说华东医药我本来认为这两块被集采打压了之后,它的日子可能会比较难过,因为它后面的创新药管线没有跟上。
但是它的营销能力太强了,现在最让我吃惊的是,华东的阿尔卡波糖都进集采了,它的百令胶囊被辅助药限制打了一下,去年它的医药制造这一块的业绩居然还是增长的,包括今年的一季度它也是增长的,这个就太颠覆我的认知了。而且它又赚了这么多钱的钱,就可以引进外面的管线。
其实它很多年前就在代理韩国的一家医美公司的产品,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家没怎么注意,就把眼光放在它的仿制药,自己研发药品这一块,给它定义为医药公司。但其实医美业绩是很好的,它代理的那块好像也贡献了十几亿的业绩了。它收购了很多公司,通过并购、引进购买人家的股票,生生的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医美平台。而且整个医美的产品管线铺得很全很好,而且最近它的少女针也上市了,它的少女针是第二代童颜针,爱美客的比它晚两个月。
华东的营销能力又是公认的最强,那些并购的标的都很好,都是海外那些技术很厉害的,它在海外还有好几个研发中心,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可能未来华东才是医美的老大。这个我不否认,我觉得也很有可能。所以我当时在给大家讲疫苗的时候就说钱很重要,你有钱了,自己没有技术可以买过来。
4、能讲一下健帆生物吗?其实健帆生物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关注了,健帆生物的逻辑和我武生物有点像,我看也有人问我武生物,我们就一块讲了。
它俩的逻辑有点像,包括跟长春高新也很像。健帆生物做的是尿毒症用的那个灌流器。这个市场算是健帆生物一家独大,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因为它的市场不大不小,所以也不会引发那些巨头的兴趣,它就一个人在这个赛道活得很好,只要这个渗透率越来越高,它就能一直活的很好。
我武生物也是,它在粉尘螨滴剂,反正就是类似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那个赛道里面,像恒瑞这种大公司不可能跑进来。像我武、健帆生物在自己的领域耕耘了几十年,已经很有优势了,别的小公司想进来又进不来,就是这么一个赛道,只要渗透率越来越高,它的业绩就会越来越好。
所以像我武、健帆、长春高新都是众人看不惯系列,这种明知道它是靠大单品打天下的,它就靠这个大单品,别的啥玩意儿也没有,但是它的业绩就能一直涨,它的股价就会跟着市值,就会跟着它的业绩一直涨,只要这个渗透率越来越高,它就会活得很滋润,就是众人看不惯,但是你又那它无可奈何系列。
5、能讲一下阿拉丁吗?阿拉丁和泰坦它们是属于一个赛道的,其实我觉得是有一点点类似CXO,它们做的是科研服务行业。科研服务是什么?专门提供试剂仪器给药企高校实验室,阿拉丁是专门提供这种化学试剂的,它纯粹是自己做。
泰坦就是除了试剂,设备什么的都做,像这种to B端的赛道我是很喜欢的,之前跟大家说过我很喜欢这种to B端的公司。因为to B端的公司不像C端的用户那么喜新厌旧,C端的用户即便你品牌已经很响亮了,你也必须不停的打广告,因为你要是一旦消失在C端的用户身边,他就会离你而去,他忘掉你分分钟的事。
但是B端的用户不会,他觉得今天跟你合作的好,可能以后就继续跟你合作,而且这个合作链条是很难切断的,因为可能很多人的利益都绑在这个里面。阿拉丁是国内科研服务试剂这一块的龙头,科研服务这一块我们国内的东西长期是被外资把持的,国内的企业技术是很落后的,它只能做一些低端的产品。
但是还是我说的那句话,我们国内最强的就是工程师红利,所以说国产替代这一天一定会来,而且会越来越快。我们也看到像阿拉丁、泰坦就是这个赛道目前来说的一个暂时已经肉眼可见的,跑出来的公司。虽然它们跟外企还有很长一段差距要走,但是这个差距是可以弥补的。
因为像这种试剂的创新,设备的创新,不像创新药那么难,我们中国人还是很擅长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迭代式的创新,尤其是工程师红利又这么强的情况下,这个赛道我们一定是可以跑出来国产的大公司的,赛道还是很不错的。
阿拉丁和泰坦在目前来说是国内这一块的龙头,阿拉丁是化学试剂的龙头,各种试剂它自己做研发,还是很不错的,它的毛利率也挺高,大家可以去看,它的业绩增长还是很不错的。它很值得期待,可以关注一下。
作者:雪球路演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