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文化为什么没落(正在消失得粤语文化......)
知乎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你曾有过哪些因为方言而引起笑话的经历。”
一位知乎用户如此答道。
走在路上,南京舍友问现在几点啦。
我看了看表,说:“十二点四个字。”
舍友顿了顿,呆了几秒,说:“哪四个字?”
这大概是广东人才能get到的梗吧。
所谓的“四个字”,指的是钟表上的分针所指的“4”。十二点四个字指的是十二点二十分。这一受粤语表达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似乎为广东人所独有的。
说起粤语,会想到什么呢?
或许是老一辈爱看的粤曲,曲调悦耳唱腔婉转,唱词华丽服饰精致。在老式的电视机里吱吱呀呀的表演着一个个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坎坷爱情,窦娥冤案平反。从元朝一直流传至今。粤剧如同滔滔江水,几经波折,却依然奔腾不息。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或许是陪伴着广东人长大的“下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市侩却又接地气。四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媳妇嫁到广州的一户人家当中。几句粤语中有夹杂着方言,各种的鸡毛蒜皮小事却处处可见邻里感情,在摩擦中碰撞出温馨的气氛。
《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照
或许是充满活力的港剧港乐,扣人心弦的tvb悬疑剧,每次去KTV必点的杨千嬅,陈奕迅经典歌曲。“时代变,人物风景都改变。”香港文化却依然灿烂不变。
不可否认,在每个广东人心中,粤语都有千百万表达方式,在一代又一代的广东人心中,粤语是最熟悉的乡音。
推普潮下,粤语是生存还是毁灭?
提起粤语,就不得不提与之矛盾格外突出的普通话。正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粤语只不过是属于广东人的方言,然而却因为普通话的大量涌入,粤语更甚成为了“过街老鼠。”
在2010年,为迎接亚运会,广州市政协会上提出“电视台改用普通话播出”的建议,掀起了一场“粤普之争”的腥风血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广普通话的出发点其实是对的。同时,方言能够有趣生动地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及文化习俗,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际交流,“鸡同鸭讲”的分歧越来越大。此时,普通话的推广就更有必要了。
时至今日,普通话的推广已经达到了70%,在公众场合张贴的标语“请讲普通话”也已经实现了。
但正如一把双刃剑,粤语与普通话的争议备受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的使用率逐渐提高,年轻人和小孩在学会普通话以后,却丧失了对粤语的听说能力。
不得不承认,如今能操一口流利的粤语的年轻人又有多少呢?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粤语的传承火炬不会在我们手上丢失。
推行普通话与传承地区方言,其实并没有冲突。他们都是源于生活,所以,盲目地去抵制普通话或者推广普通话的行为并没有意义,倒不如在闲时听上一首半曲的港乐。
港乐相关资料 图源网络
几年前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视频,《舌尖上的粤语》,里面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世界上所有人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吃着一模一样的食物,讲着一模一样的语言,那还算得上是同一个世界嘛。”
正是因为有差异,多元化,这世界才会如此美好。
保护粤语文化,还有很长得路需要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