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

都说常识是人类生命的保护神,危险两个字,似乎在现代化城市里,代表着多种可能。那么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用力跳起来真能保命吗?很多每天都要乘坐电梯的人们,对于这个带给自己便利的设施,真是又爱又怕,因为现在人们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高楼大厦里的电梯,总是让人有着莫名的不安。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1)

这也难怪人们担心电梯安全,毕竟很多电梯都有过故障维修记录,而且很多常年乘坐电梯的人,多少都遇到过电梯故障。这就无形中给人们增加了心理压力,再加上很多时候电梯事故的新闻传播,人们对电梯的安全就更是成了本能的敏感。

现在有些安全常识说,电梯如果下坠,在落地瞬间人只要起跳就能保住性命,这个说法也被很多实验小组用人体模特进行了模拟,实际上,在电梯下坠的快速时间里,人体像脱离这个向下贯力,反作用力向上跳起,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呢?看完涨知识了。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2)

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曳引绳把轿厢拽起,绳子分别和曳引轮连接,电动机发出动力,通过变速带和减速器进行工作,上升停止或者下降停止,都要通过曳引轮与曳引绳的摩擦力,才能控制轿厢的升降自如,平稳运送乘客。

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会松开闸门,电梯可以运转,如果停电的情况下,电梯会猛然停止。

此时电梯不会按照正常的楼层高度停止,也许会出现卡在两层楼中间的位置,这也是很多贸然撬开电梯门的人遇到危险的原因之一。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3)

简单说,电梯的轿厢在运动中的重量因为载客数量变化而变化,电动机的负载在承受范围内是稳定的,能够保证正常的启动和停靠。

但是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就会出现摆动,异响,轿厢上的导靴,在出现故障后,在电梯井道里面的墙体上,原本已经安装好的固定导轨,无法用导靴实现准确的卡位停止,这样就会倾斜和抖动甚至突然出现上升和下降失灵的状况,一般导靴无法卡位准确时,绝大多数时候都会猛然往下坠,极少可能给往上升。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4)

而人们最害怕的就是这些故障出现,狭小的空间,电梯是一口竖着的井,人一想到这个,就会恐怖感爆棚。所以说,电梯故障是现代文明的病症之一,想要尽量避免,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当电梯真遇到了突然出现异响下坠,人要尽快扶住电梯墙壁,另外一只手用最快速度把所有楼层按钮都按亮,这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因为电梯导靴很可能在失灵一两层,两三层,三五层楼层后,又突然恢复了卡位准确,电梯就会停住不再下坠了,电梯里的人自然就安全了,没有按所有按钮,很可能电梯就会一路下坠。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5)

再有一个,如果电梯下坠,同时伴随摇晃倾斜,这种情况下甚至无法去按电梯按钮,甚至按了按钮,连按钮都失灵了,那么紧急蹲下双手抱头,身体弓形,用膝盖护住腹部和胸部,尽最大可能保护内脏和头部不受到猛烈的撞击,这样就算最坏的打算,可能会摔到电梯井底部,至少要比傻站着摔到磕到头保命的几率大很多。

那么还有一点,万一电梯下坠,没有发生倾斜,那么双手撑住电梯扶手真的可以跳起来吗?跳起来能保命吗?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6)

实验证明,跳起来很难,即使真有体操运动员的超常臂力手劲,能够实现这个反作用力起跳,实际上对改变电梯下坠的贯力对人体的伤害力帮助不大,简单来说,不仅你跳不起来,就算跳起来了,也对保命没有什么帮助,只有尽最大可能避免在电梯里遇险,才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有人会说,这不是废话吗,谁愿意乘坐到危险的故障电梯呢?如果细心观察,一般会突然出现故障的电梯,其实会有一些细小的端倪,比如很多人有习惯在走进电梯前还在打手机电话,这样注意力都分散掉了,最好能保持安静乘坐电梯。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7)

在人刚刚走进电梯时,容易出故障的电梯会发出一些隐藏的信号,它可能会猛地抖动一下,或者有些电流细微地异响声音,很多人会觉得没什么,再有电梯会出现按钮的灯闪烁等异常的细节等等。

总之,只要细心观察到电梯和平时正常使用时有所不同,宁可小心谨慎地马上出来,等下一部电梯,也不要无缘无故地冒险为妙。

电梯迅速下坠时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电梯下坠落地的瞬间)(8)

有人会说,马上都要迟到了,或者赶时间时,怎么能在意那么多,那就需要你自己做出取舍了,到底是无价的安全重要,还是冒险一下损失大,自己衡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