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全书重点阐述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学说,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韩非子》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严峻峭刻、干脆犀利,蕴含着深隽的哲理。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1)

1.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释义】 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2.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释义】 巧妙的欺诈不如愚笨的诚实,只有诚可以得到人们的赞许和尊重。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2)

3.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5. 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释义】 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6.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 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3)

7. 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释义】 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到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8.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释义】 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4)

9.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释义】 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这告诉我们要重视和躲开那些隐藏的、细小的但却是致命的危险。

10.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释义】 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5)

11. 不劲直,不能矫奸。

【释义】自己不正直的话,就不能去纠正别人的奸邪行为。

12.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释义】 人们不会在经过山岭时跌倒,却总是在过小土堆时跌倒。山大,不易跨越,困难多,所以人们重视,小心谨慎,故此能安全通过。土堆小,易于跨越,但也正困为其小,不成其为困难,引不起人的注意,产生麻痹心理,所以往往反而被绊倒。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6)

13.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释义】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会空泛而不切合实用。人若只知道追求表面的繁华,只知道撑面子,并没有真材实料,遇到情况只能素手无策。这告诉我们,不管是自己做人做事,都要务实。

14. 不塞隙穴,而劳力于赭垩,暴雨疾风必坏。

【释义】 墙有隙穴却不去堵住,反而追求它漂亮美观,给它涂饰红白的土浆,结果一点也不顶用,一旦暴风疾雨来了,就要倒塌了。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7)

15. 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

【释义】 不亲耳听听他的言论,就不知道他是否有谋略;不让他亲自去做,就分辨不出他的好坏。

16.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释义】 家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赶上灾荒也不怕挨饿;国家有固定的法令,即使有危机也不会灭亡。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8)

17. 宫有垩,器有涤,则洁矣。行身亦然,无涤垩之地,则寡非矣。

【释义】 屋子的墙要用白灰粉刷,器皿要经常洗涤,就会洁白明亮。人的行为也是这样,到了没有值得清洗的地步,就少有缺点了。

18. 观听不参,则诚不闻。

【释义】 只偏听偏信一人的意见,不与别人商量,就不会听到真诚的话。

韩非子驭人之道的至理名言(处世之道做事之理)(9)

19.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释义】 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遇到事情,韩非子告诉我们两点:一个是心里不要有事,要“虚”,心里装着太多的事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思考;另一点是冷静,慌里慌张的人看不清事情的走向,也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20.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释义】 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学习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

◎本文参考书目为《国学句典》与《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转载请注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