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锄禾唐李绅(话说锄禾日当午)

悯农锄禾唐李绅(话说锄禾日当午)(1)

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悯农》诗,在中国历史上,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第一首描写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景象,感叹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第二首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李绅在15岁时在惠山读书,目睹了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景象,写下了这两首千古绝唱的著名诗句。也就是这两首诗,李绅被后人誉为悯农诗人。

悯农锄禾唐李绅(话说锄禾日当午)(2)

在传统观念里,我们都认为文如其人,人们一定会想,作者李绅一定是位悲天悯人的人,事实恰恰相反,文不似人,李绅步入仕途之后,花天酒地,生活毫著,滥施淫威,为官酷暴,没有一点悯农的情怀,在历史上被定性为酷吏。最终落为“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据传,李绅一次饭的费用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他在官至宰相高位和任淮南节度使时,对百姓疾病极为漠视,在他统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恐不安,纷纷逃难躲避其残害。当时,他的恶名远扬,被同时代的名人如韩愈、贾岛、刘禹锡等人所嗤之以鼻。

据《云溪友议》记载,李绅在发迹之前,常到李元将的家中做客,见到李元将客客气气称呼叔叔。可是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把自己降到孙子辈李绅才勉强接受。

还有一位崔姓巡官,在李绅的管辖内犯了事,李绅命人把崔巡官绑来,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说:李绅的族叔成了他的孙子,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悯农锄禾唐李绅(话说锄禾日当午)(3)

李绅为官时污点很多,如吴湘冤案、助敌圆梦等,可谓臭名昭著。

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人性可靠吗?是什么把一个悲天悯人的人变成了一个毫无血性的人?同样是一个人,为官前和为官后,其心性反差为什么那么大?

李绅幼年失怙,青年交游,壮年入仕,晚年拜相,早年由母亲卢氏教以经义,应当说,李绅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从早年他写的两首《悯农》诗来看,我们无法联想到,李绅踏上仕途后,竟然变了一个没有血性的人。

我们不得不从心理学上来解释,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人性是靠不住的,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和地位之后,什么良知、中庸之道、三纲领八条目等等,都会忘得干干净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多么通达人性的诗,可是写诗的人,竟然变化了没有血性的酷吏,人的变异性是多么可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