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

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1)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2)

诗人介绍及创作背景

李煜(937年一978年),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字重光,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975年兵败降宋,被俘汴京(今河南开封)。978年,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3)

此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和对南唐故国的深切眷念。全词深刻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

李煜不是好君主,却是好词人,被世人称“千古词帝”。因之,他以其杰出的艺术才华,将自己亡国之后的心路历程揭示得细致入微,如丝如缕。

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4)

品读与赏析

此词语言上摒弃了华丽词藻,随情流淌,饱满律动。比如,“帘外雨潺潺”的“帘”相比“窗”更近于“雨潺潺”实景,也更呼应“五更寒。”

“雨潺潺”的“潺”相比“涓”不仅增加了声音感,还衬托词人于“五更”夜不能寐的悲凉。李煜通音律,诗词本自乐曲衍生,词曲相得益彰。

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5)

“春意阑珊”,为何不是“夏意”?夏末岂不更符合“不耐五更寒”?此处有深意!表现其对失去的王朝的眷恋,而呼应了“流水落花春去也”。

“独自莫凭栏”的“莫”又为何意?凭栏远眺,难免会遥想失去的疆土。一个“莫”字,写出不忍、不甘和“别时容易见时难”的万般惆怅。

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6)

读来全词,仿佛对面有个人向你倾诉,娓娓道来,曲调情绪哀婉朦胧。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感觉?我想是李煜诗词清新的语言和流畅的结构所致。

晚唐五代花间词较盛行,意向细密堆砌,词语浓丽,注重外在描摹。李煜词则以描写心理、感情起伏为主线,流动而清新,意象与意韵结合自然。

李煜前期词有些并非出自切身体验,后期则是写切肤之痛,艺术上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真切情感结合纯熟技艺才能开出璀璨的艺术之花!

古词帝李煜(李煜亡国君主千古词帝)(7)

#还有诗和远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