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 人的明在于会造和使用各种工具,图1中A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读数为______;B是汽车速度仪,读数为______;C是停表,读数为______s;D是弹簧测力计测,读数为______。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2. 小童在测平均速度时,如图,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小车从A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3. 声音是由声源______产生的,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人们听到悦耳的口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4. 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清澈的湖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____进入水中。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

5. 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5)

6. 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

7. 一块铁矿石的质量为2kg,小刘把它从林州带回安阳后,它的质量为______kg;温度升高50℃后,它的质量为______kg。

8. 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 如图所示,吃汤圆、拉兔子灯是元宵节的习俗。将面团揉成汤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停着的兔子灯被小朋友拉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小朋友拉兔子灯,自己的手也感觉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10. 北京和张家口将在2022年联合举办冬奥会。冰壶是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一名队员将冰壶掷出后,另外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目的是为了通过______接触面粗糙程度,______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增大冰壶滑行的距离。(两空都选填"增大"或"减小")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18题为单选题,19-20题为双选题)

11.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 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 t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 m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12.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

A. 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 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 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14. 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

A. 频率较低的

B. 音调较高的

C. 能量较小的

D. 响度较小的

15.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 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C. 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 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1)

A.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 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 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7.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 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18. 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水、海水,那么三个容器中液面高度最高的是(  )(ρ煤油=0.8×103千克/米3,ρ海水=1.03×103千克/米3)

A. 水 B. 海水 C. 无法判断 D. 煤油

19.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的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制出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

A. 该液体密度为2 g/cm3

B. 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C. 量杯质量为20 g

D. 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

20. 物理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表示的是(  )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

A. 物质的密度和质量的关系

B.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 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1. 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 )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

22. 一束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光线(注意标出法线,不考虑光的反射).

( )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

23. 画出图中靜止在斜面上的茶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6)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4. 小勇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7)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把一根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蜡烛A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4)小勇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用图乙所示方法给同学小丽测视力时,平面镜所成的视力表的像到小丽的距离为______m。

25. 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

(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g;

(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_____kg/m3.

(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ρB(选填">"、"="或"<").

26. 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9)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2)由图中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5)实验拓展: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F-v图象分别如乙图丙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

五、综合应用题(27题8分,28题10分,共18分)

27. 2019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小明一家选择了短途的自驾游。早上7:00他们从家住小区出发,8:40到达景点。细心的小明在旅途中记录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车中的小明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2)小明乘车从家住小区到景点的路程为多少?

(3)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8. 小明的爸爸出差带回一对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摆设,它们均为实心的,小明很想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设法测出喜洋洋的质量为1.335kg,体积为1.5×10-4m3。

(1)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喜洋洋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

(2)若灰太狼与喜洋洋的组成物质相同,测得其质量为2.67kg,则这个灰太狼的体积是多大?

(3)如果这个喜洋洋用金来做,那么它的重力有多大?(g取10N/kg)

八年级下册沪教版物理期末试题(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