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归属历史(河北曾有个龙门县)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今天河北省的两个县在民国初年改名的故事。

龙门县归属历史(河北曾有个龙门县)(1)

今天的阳原县

清末民初时,今天属于张家口市管辖的阳原县和赤城县和现在的情况不同。当时的阳原县不叫阳原,而叫西宁县。西宁县得名是在康熙三十一年,这么取名字大概是求京城西部安定的意思。

而比之稍晚的雍正年间,在今天青海设立了西宁卫,下辖西宁府和另外两个县。民国二年(1913年),经过了辛亥革命洗礼后,中华民国建立。此时的政府为了避免地名重复,将西宁县改称为了阳原县,以示区别。

龙门县归属历史(河北曾有个龙门县)(2)

今天的赤城县

阳原县的得名,和一条河有关系。阳原县地处桑干河流域,桑干河流域内有一条叫阳河(虎沟)的小河。阳河流经的地方即为阳河之原,所以县名就被称为“阳原”了。

而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一个县,即龙门县。

龙门县归属历史(河北曾有个龙门县)(3)

钟汉良版康熙

今天的赤城县境内一度有两个县存在,即赤城和龙门。龙门县的命名可以追溯到唐穆宗李恒长庆年间。元朝时,一度将龙门改称为望云县。明朝改望云县为龙门卫,这么起名,是因为在县境内有龙门关的存在。

清代康熙年间,政府将龙门卫改称为了龙门县,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清朝灭亡。与此同时,在南方的广东也有一个同名县。中华民国建立后,为了避免重名,将北方的龙门县改称为了龙关县,以示区别。

龙门县归属历史(河北曾有个龙门县)(4)

今天广东的龙门县

龙关县自1913年开始一直存在到了建国后的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年时,政府将龙关县和赤城县合并,这才有了今天的赤城县。

必须要指出的是,当时的赤城县、龙关县和阳原县并不属于河北(最初称直隶)管辖。河北省政府的正式成立得晚至于1928年。在将两县改名的1913年,国民政府设置了察哈尔特别区,这是近似于省一级的建制单位。

龙门县归属历史(河北曾有个龙门县)(5)

今天的西宁

后来,正式的察哈尔省成立,省会设在了张家口。到了建国初年,短暂保留过察哈尔省,但是设立了察南和察北专区。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原来的辖区范围被分别划入了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管辖。

1952年时,龙关、赤城、阳原三县隶属于专区,正式成为了被河北省管辖的县。这次行政区域划分彻底改变了三个县的命运。这才有了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阳原县和赤城县。

龙门县归属历史(河北曾有个龙门县)(6)

辛亥革命旧影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