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

不靠谱的战斗民族 029:俄罗斯人的枪

初到USA的朋友,对美国警察的印象颇有些两极。一般来说,他们做事比较专业,也不乏人情味;另一方面,也感到他们十分危险,动辄拔枪相向,这一点是和国内警察们打交道时很少见到的——多大点事儿啊,交通违章也至于拿枪对着我吗?

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1)

没办法,美国是拥枪社会,谁知道交通违章的家伙座位底下是不是藏着一支“沙漠之鹰”呢?

虽然因为拥枪经常造成血案,但在美国禁枪几乎人人都知道不可能,他们的理念是拥枪乃保卫自由,人民反抗暴政之手段,谁要禁枪,谁就是想当独夫民贼。这不免让人想起另一个也十分熟悉武器的国家——号称战斗民族的俄罗斯,对枪又是怎么管控的呢?

说战斗民族熟悉武器并不奇怪——没有武器,怎么战斗呢?但以俄罗斯人那个性子,满街都是动辄拔枪相向的情景也挺瘆人的。

在历史上,俄罗斯人喜欢玩枪是发自天性的,甚至有时候做法令人不可思议。比如著名诗人普希金(最后死于决斗中的枪伤),每天起床时有个特殊的习惯,便是躺在被窝里用手枪打靶——靶子就挂在卧室的墙壁上。

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2)

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3)

人们以为诗人在床上拿的肯定是笔,实际上他拿的是枪。

这在别的地方肯定是发疯,《亮剑》里面李云龙的孩子们练枪,对着墙打罐头盒玩,被老李打屁股打得七荤八素——那玩意儿打在水泥墙上会产生跳弹,反弹两三回也会杀人的好不好?但是……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尤其是诗人普希金的家里,根本不是个事儿。

可能因为太冷不适宜户外活动,俄罗斯的人家有条件的话房子都造得大得很,那卧室会让你觉得像周口店山洞,而他们造房子都用松木,这东西可以有效吸收子弹的动能并把弹头留在里面(有些就此成为历史的纪念),所以普希金完全不用担心产生跳弹。他这种早餐前的游戏曾在俄罗斯贵族中十分流行。

然而,他们不觉得是个事儿,沙皇却受不了。

168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下达命令,禁止贵族们在房间里开枪。这倒不是因为她受不了刺耳的噪音,而是因为这种射击经常会引起火灾。

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4)

除了丰功伟绩以外,叶卡捷琳娜女沙皇还有一个留在历史中的印迹便是情人众多。

这帮胆大包天,敢和女皇OX的家伙,几乎个个喜欢玩枪,想来当时为了争风吃醋也没少拔枪相向的事情。估计女皇的命令也有这样一层意思——“你们这些臭男人要打到外面去,别弄脏了我的地毯!”

不过,看看时间会感到事情很微妙。普希金在卧室开枪早锻炼的时候,叶卡捷琳娜大帝早就回到上帝的怀抱里去了。事实上,贵族们并没有太把这条禁令当回事,反正沙皇又不能在各家卧室里都放一个警察。

倒是1845年沙皇政府出台了更加严格的限枪法令,内容是:“在室外除非明确必要,不得在人群密集处开枪。”

我的天,原来有这条法律之前,俄罗斯人在大马路上也经常会放两枪过瘾的啊。

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5)

无论法律如何,俄罗斯人依然喜欢玩枪,在十月革命前,俄罗斯随处可以买到枪,一般来说一支全新的毛瑟手枪价格在45卢布左右,相对于当时传达室大爷的平均工资40卢布而言,这个价格不能算高。

这也就难怪俄罗斯革命的时候,正规军之外到处是准军事武装(严格地说,白卫军几乎都是由民兵组成),而且持枪匪帮盛行。

打赢了与白卫军的战斗,苏维埃很快注意到拥枪对于政权的威胁——俄罗斯在布尔什维克时代真正迎来了禁枪的时光。在列宁当政时期,私人拥有枪支被认定为非法,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俄罗斯人虽然强悍,但面对更加强悍的捷尔任斯基的契卡,还是没人惹得起,只好乖乖缴枪。最初苏维埃政府实施“红色的恐怖”,因此允许共产党员保留枪支,到了斯大林时代,进一步要求进行全面禁枪。

这种限制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不过这中间有一段放松的时间,就是卫国战争时代。那时,苏维埃鼓励所有公民拿起武器反抗纳粹入侵,公民拥有枪支不但合法而且是被鼓励的,尤其是在敌占区。各个阶层组成的游击队在德军背后构成了重要的第二战线。

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6)

二战中苏联领土上的游击队,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十分自由,哪怕你使用火箭炮政府也不会管。

二战结束后,苏维埃政府立即收回了武器的控制权,号召人民把武器交给政府储存起来,以便“下一次敌人入侵时继续使用”。实际的情况是此后俄罗斯人只有猎人和运动员可以保留枪支,而且猎人大多只有滑膛枪,运动员大多只有气枪,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之后,仍残存了相当多的时间。

今天,俄罗斯人玩枪的环境已经宽松多了。他们购买枪支不再需要相应证书,只需要出具证明没有犯罪前科和精神病即可,而且在非管制性的公共场合携带枪支也无需持有什么证件。

俄罗斯也是个可以用枪的国家吗(不靠谱的战斗民族)(7)

在街道的拐角就有卖枪的商店,价格也十分公道,倒是想买二战时期的老枪不太容易,有一次老萨在莫斯科伊兹马尔市场看到一位卖莫辛纳甘步枪的,那位老兄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告诉我:“买这个得搭钢盔。”

我知道他是开玩笑的。按照俄罗斯的法令,其领土上各地枪店的枪支只能卖给持俄罗斯护照的人。除非他能证明自己的枪已经失能,而且从外表上很容易判断不能工作,作为非控制性文物卖给对方。

不过,俄罗斯如今因为枪支造成的案件并不多,在莫斯科的恶性犯罪案件中,只有3%~5%和枪有关,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点上,可能要归功于俄罗斯的两条法令。

第一,只有长枪可以较自由地买卖,很难合法拥有手枪,以避免犯罪分子携带这种隐蔽的武器实施犯行;

第二,所有俄罗斯人,只要喝了酒,一律不准携带和使用枪支——这一点,比我国查酒驾还要严。

这两条法令有效地减少了俄罗斯涉枪案件的数量。

看来,还是战斗民族最了解战斗民族啊!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