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生活方式品牌越来越大面积的出现在我们眼前。比如国内首个倡导北欧生活方式、追求幸福的北欧人文酒店品牌——宜尚Plus酒店,便在今年的“第十九届中国饭店金马奖颁奖盛典”上荣获“中国最佳生活方式创意酒店品牌”。

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1)

通过研究,发现宜尚Plus酒店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便是——幸福!酒店不仅将北欧生活态度融入产品与服务,也将北欧人推崇的“FIKA幸福哲学和HYGGE文化”融入到大堂与客房,为客人营造幸福差旅时光。宜尚Plus酒店不仅塑造了一个生活方式品牌,更塑造了一个成功的生活方式品牌。

营创科技创始人、CEO李洋在《日本生活方式品牌商业考察报告》便明确指出:从今天起,所有品牌,都是生活方式品牌。

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2)

什么是生活方式品牌?

生活方式,狭义上指个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广义上指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特征的总和,比如劳动生活、消费生活等活动方式。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人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

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简单单调,因此对品牌的要求便停留在能用就行的态度上,后来小部分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这小部分人的需求,小众品牌出现了,这是生活方式品牌的前身!

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3)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他们认同一个品牌的理念,那么这个品牌的理念和设计能够满足他们生活(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状态。这也就是“生活方式品牌”这个词的由来。

生活方式品牌的未来发展

生活方式的研究是从20世纪开始的,从本质上讲,生活方式品牌迎合了消费者三种心理需求:第一,彰显社会地位,是身份的象征;第二,表现专业能力,是职业化标签;第三,展示价值品位,是自我的象征。

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4)

星巴克为什么从70年代发展至今,一直成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品牌,便是因为星巴克卖的不只是咖啡,还有咖啡馆,再往本质上深挖,卖的是快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咖啡馆文化。

生活方式品牌推广的本质就是让用户通过品牌去表现社会属性身份,重新确定和表达自我,是一种增加商品价值的手段,更是提升品牌溢价的不二策略。

因此,在中国第三次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品牌主,想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都要倡导自己卖的不是商品或服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5)

如何塑造生活方式品牌

当品牌主在宣扬一种生活方式时,表面上宣扬的一种消费方式,其实真正被宣扬的是一种人生价值观。而真正的生活方式品牌,所设计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消费者营造一种幸福感。

那么究竟要如何塑造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呢?

1、标签鲜明。“我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者早已听腻了这种陈词滥调。品牌塑造的是哪一种生活方式,“轻奢”、“极简”、“佛系”“国潮”......给品牌一个鲜明的标签,消费者才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2、品牌理念必须始终如一。标签鲜明的背后,是品牌始终如一的发展理念。在营销战日愈激烈之际,品牌一旦脱离了发展理念,便很容易给消费者一种粗制滥造、没有原则的感觉。

MUJI正是因为自始至终保持了自己的品牌理念,十年如一日将生活的“基本”和“普遍”一点一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中,才引领了一种“这样就好”的生活方式,继而变成了生活方式本身。

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6)

3、进行全场景全周期的消费研究。如果要塑造一个生活方式品牌,消费研究需要关注的是“全生活场景”的“消费实践行为”,品牌必须要知道消费者究竟会为在什么场景下买单。

4、塑造圈层的共性意识。也就是价值观的打造,因为只有在价值观认同的前提下,才能够出现消费行为趋同,因此生活方式品牌必须精准把握“价值观”,从而建立目标消费者专属的生活方式。

消费升级与品牌发展的理解(生活方式品牌成发展新趋势)(7)

生活品牌的塑造过程不是一个说服过程,而是一个感化人心的过程,生活方式品牌自身所持有的审美和品位才是超越的灵魂所在。

相信品牌只要对以上几点分析定位清晰,便可结合自身的产品特色,锁定“生活方式”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从而塑造一个受消费者青睐的生活方式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