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实体店现状(名创优品开的什么店)

名创优品距离港股上市的日子一步步靠近人人都说名创优品把“十元店”做到了顶点,但广州阿富“心里的苦”却没人看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名创优品实体店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名创优品实体店现状(名创优品开的什么店)

名创优品实体店现状

名创优品距离港股上市的日子一步步靠近。人人都说名创优品把“十元店”做到了顶点,但广州阿富“心里的苦”却没人看见。

全球超5000家门店,但名创优品的亏损也在持续扩大,2019年-2021年的三年里,名创优品累计亏损了近20亿。股票表现也不佳,市值最高蒸发超600亿。如今,名创优品回港双重上市,计划筹集的9.08亿港元,还将继续用来开店。

这名美股“差生”要如何打动资本?

1

3年烧掉20亿、市值一度蒸发600亿

广州阿富还想继续开店

近日,名创优品港股开启了招股,距离其正式港股双重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值得注意的是,其计划募集的9.08亿港元(约7.7亿人民币)资金将主要用于继续开店。

名创优品美股上市以来,一直在全球不断开店,截至目前,其全球门店总数为5045家,其中国内门店3168家,海外门店1877家。

而在名创优品2020年10月上市时,当时的总门店数为4500家,也就是说,这一年零八个月时间里,名创优品新开门店545家,平均每个月开店28家,几乎每天都有新的门店开张。

门店持续扩张,但诡异的是,钱却没有赚到。财报显示,名创优品2019-2021财年,分别实现营收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但三年累计亏损近20亿。具体来看,2019年至2021年,名创优品分别亏损2.94亿元、2.60亿和14.29亿。尤其是2021年,名创优品上市后的第一年,亏损激增了449%。

持续扩大的亏损,也“吓怂”了股价,“劝退”了资本。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带着4200家门店,赴美上市,一时间风光无限,4个月后,名创优品的股价一度涨至35.054美元的历史高点,市值也达到了百亿美元的规模。但名创优品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下去,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名创优品股价以迅猛之势,跌回了20美元。

没给名创优品留下太多的喘息时间,此后名创优品股价持续下行,一路跌到了10美元以下,最惨的时候,2022年5月20日盘中一度跌到了5.070美元的历史最低点,总市值也从高光时刻的107.26亿美元暴跌到最低的15.51亿美元,蒸发了91.75亿美元(约600亿人民币)。

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超过八成,资本也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在前不久多家头部机构相继向SEC披露了13F文件中,淡水泉、Jane Street、对冲基金EXODUSPOINT CAPITAL等机构都清仓了名创优品。

2

不忘“百国千亿万店”

但苦了加盟商

为什么门店越开越多,亏的钱也越来越多?“赚钱的十元店”套路为什么突然行不通了?

一个城市门店数量是存在天花板的。有投资人曾表示,名创优品开店数量逐渐趋于饱和,人流量分散,对于低单价和低毛利的名创优品而言,不仅产品提高溢价的可能性更低,单店盈利也会越来越难。

如另一家热爱开分店的企业——海底捞。但去年年底,因为快速扩张,导致部分门店经营未达预期,海底捞决定关停300家左右门店。

已经实现全球5000多家门店,名创优品为什么还要执着继续开店?这就要追溯回2017年了,当时,叶国富放下豪言:名创优品将在2019年进驻100个国家,开设10000家门店,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

但奈何实力不允许,以及疫情黑天鹅,这个目标期限被不断推迟。

那么为啥连亏三年的名创优品还要继续开店?

和海底捞、瑞幸咖啡、喜茶等的直营模式不同,名创优品存在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虽然名创优品的门店数量急速扩张,但多以轻资产的模式运作。

从名创优品官网的加盟政策来看,加盟名创优品需要支付特许商标使用金、货品保证金、装修预付款三笔费用。其中,市级店铺特许商标使用金为2.98万元/年,货品保证金35万;县级店铺特许商标使用金为1.98万元/年,货品保证金25万。另外,加盟店铺的营业额也并非全归投资商收入,按照名创优品的投资利润分配政策,投资商的收入只有每天营业额的38%,且店铺租金、人工、电费、工商及税收等杂费由投资商自理。

也就是说,开店并非是名创优品的负担,相反还是其收入的来源之一。名创优品不仅不需要承担许多经营风险,还能通过收取加盟费、营业额,为自己创收。

据叶国富表示,每年大概有10%左右的新加盟商,80%-90%是老客户开新店。目前国内共有 850 个加盟商,平均每个加盟商开 3.5 个店。

压力,反而给了加盟商。有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市场消费动力普遍不足,产品提升溢价的可能性不高,低毛利会使得加盟商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弱,一旦盈亏平衡被打破,很可能引发闭店潮。极海品牌的监测数据显示,过去90天,尽管名创优品还在持续开店,但闭店数量也不低,有75家。

3

“叶大炮”变“叶低调”

试图给资本讲新故事

一手打造了哎呀呀、美爆、名创优品等一众“十元店”的叶国富,向来擅长营销。名创优品诞生之初,就“蹭”上了日本品牌无印良品,无论是logo中的日语,还是“首席设计师”兼联合创始人三宅顺也,都给其品牌加入了“日本基因”。

2016年11月,叶国富以“广州阿富”的名义,先后重金包下《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都市快报》头版整版,喊话“杭州老马”,随后又包下《羊城晚报》“表白”董小姐。

这次营销是成功的,广州阿富和名创优品之名进一步闻名全国。

但近两年,叶国富突然低调了许多。今年1月,《晚点Latepost》对叶国富的专访中,叶国富表示,沉寂的这两年里,他主要在思考企业上市后的发展战略。如一些新机会,和中国的消费变化。

为什么叶国富突然开始思考这个?还是和名创优品的亏损脱不开关系。亏损进一步扩大,资本相继逃离,名创优品急需给资本市场讲新的故事。

“不跟着年轻人走,我们就没有未来”。为了贴近年轻人,叶国富的形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减肥、换表、穿潮牌,“广州阿富”成了一个紧追潮流的靓仔。

通过观察年轻人的消费喜好,叶国富押注了新赛道,彩妆和潮玩。2020年初,名创优品投资布局了美妆集合店WOW COLOUR,在战略发布会上,WOW COLOUR表示计划以一天一店的速度在全国布局超过1000家线下门店。但今年1月,WOW COLOUR记录的全国门店总数约为135家,相较此前巅峰时期的300家门店,门店数也腰斩过半。

2020年底,名创优品推出潮玩品牌TOP TOY,资料显示,2021年下半年,TOP TOY 品牌的收入为2.4亿元,占总营收的4.4%。截至2021年年底,TOP TOY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达到89家。

毫无疑问,潮玩是一个很有想象空间的赛道。根据《2021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的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478亿元。但能否把名创优品的成功在潮玩赛道中复制,还是一个问题。

潮玩的核心就是IP。以“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为例,最近其战略也从强渠道开始转向强IP。但IP,一直是名创优品的短板,十分依赖与知名IP 的联名。而这个缺点也延续在 TOP TOY身上。TOP TOY的原创比例只有三成,剩下七成来自外采,缺乏原创IP护城河,比起泡泡玛特,更像是知名潮玩产品的集合店。

缺乏IP护城河,构筑竞争壁垒的能力较差,TOP TOY要如何在潮玩赛道与泡泡玛特争夺蛋糕?

讲不出好故事的名创优品,此次回港上市又如何让资本买单?

本文源自深蓝财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