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感人的感悟(体会和感想之二十六)

电影《隐入尘烟》,表达了一种深入骨髓的爱情,那么,电影《安魂》表达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思念,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死前感人的感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死前感人的感悟(体会和感想之二十六)

死前感人的感悟

电影《隐入尘烟》,表达了一种深入骨髓的爱情,那么,电影《安魂》表达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思念。

电影《安魂》,根据著名作家周大新同名小说改编,著名演员巍子、陈瑾等倾情出演,其中父与子的灵魂对话令人警醒、发人深省,体现父子亲情,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思考。著名文学评论家胡平说:“我们尊敬的作家中,恐怕只有两位曾点燃了自身,以生命为火炬,照亮了我们意识到的生死两界,一位是史铁生,一位是周大新。”

亲情是电影创作永恒的主题。如果说《你好,李焕英》以喜剧的方式,讲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而《安魂》则是以正剧乃至悲剧的方式,讲述了“父欲教而子已逝”的切肤之痛和“零距离观察死亡”的人生哲学思考,是一支沉郁中夹着旷达的安魂曲,深深为一对父子两个灵魂坦诚而揪心的对话产生共鸣。

纵观整个影片,感悟有三点:灵魂的拷问、现实的警醒、生活的真谛。

——灵魂的拷问

一对父子,天人相隔。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那种悲痛、悔恨和绝望的心情,只能靠和离去的儿子对话来安慰,展现了一位父亲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自己灵魂的拷问。

都说父爱如山,可由于种种原因,父爱没能真正体现于平凡的日常时,父亲是愧疚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诫天下所有的父亲,当父爱错失,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痛。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一对父子阴阳两个世界虚幻的对话,把观影者拉回现实,在无奈和想像的极乐互现中,既让人感到沉重,又使人获得解脱;既是对死者的安慰,又是对生者的宽慰,恰如一支沉郁中夹裹着旷达的安魂曲。

——现实的警醒

对话中,对早逝的独子父亲不断自责,但儿子没有一丝的抱怨。相反,在另一个世界却极为乐观。

父子的心是想通的。儿子理解父亲,也能够体会到父爱,虽然因为病情而离开了这个他还没有看够的世界,但他明白父亲为给自己诊治病痛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我离开了那个温情的家庭,爸爸要照顾好妈妈,这边也充满快乐。”这是儿子对父亲的安慰,希望父亲早日走出失去儿子的悲痛。

儿子是大度的,但身在天国的儿子的大度,却在警醒着我们,拥有时不懂珍惜,失去后悔之已晚。

列宁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我们的教育是最近的。”电影虽然有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认识功能,但最重要的是教育功能,这也许就是长篇小说《安魂》被搬上银幕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生活的真谛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大概也是电影《安魂》要告诉我们的生活真的不易。

父子的对话,既是对生活的纪实叙述,又是对过往生活的真实回忆。

“我应该在你们老境到来时,守在你们身边,这是我唯一的不安,你们养育了我,我却没有给予任何回报就先走了,这不应该。”儿子还劝慰父亲,“人生就是一个向死的过程,我的人生历程不过是缩短些罢了,死是一种获得解脱的感觉。”

当前的主流文化,对生与死的解构是不够的,死亡教育近于空白,大部分人对死亡非常茫然,并有着天生的恐惧。

也许正是基于《安魂》敢于直面生死,包含着对生死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索,对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对真善美的向往与期待,对我们每个人乃至全人类所能相像的幸福生活作了形象化诠释,才让每一个活着的人以此有所感触有所发现,在有生之年能够真诚相待,相互体谅,与人为善,幸福快乐。

正如大新老师所说:“让全世界无论何种原因包括因新冠疫情而失去儿女的父母们,都能从中获得心灵安慰,从而重新振作起来面对新的生活。”这可能就是电影《安魂》所要揭示的主题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