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有张伯行吗 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

在康熙一朝,有两个廉吏最为有名,一是于成龙,二是张伯行。于成龙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而张伯行却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康熙年间有张伯行吗 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1)

张伯行,顺治八年(1651)出生于河南仪封(今兰考)。他自幼聪明好学,十三岁时就通读四书五经,康熙二十年(1681),张伯行考中举人。四年后,中殿试三甲八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康熙三十一年(1692),授内阁中书,从此步入仕途。

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仪封城北的大堤因遭洪水冲垮,张伯行招募民工用口袋装土填堵。河道总督张鹏翮巡视黄河后,上疏推荐张伯行治理河务,康熙命他以原官衔督修黄河南岸二百余里。

康熙四十二年(1703),张伯行因治理黄河有功,授任山东济宁道。当时正值灾荒,他到任后立即开仓赈济。为此,山东布政使责备他独断专行,要上疏弹劾他,张伯行认为“仓谷为轻,民命为重”,据理力争,最后布政使只好放弃了弹劾。

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南巡时,赐予张伯行“布泽安流”的匾额以示嘉奖。不久,张伯行升任江苏按察使。按照官场旧制,新任的官员照例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以示尊敬。

然张伯行不仅嫉恶如仇,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而且敢于抵制上司的横很暴敛。正因为如此,张伯行受到了以总督噶礼一伙人的嫉恨和排挤。第二年正月,康熙帝南巡到达江苏,谕令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的官员。

但是,在举荐的名单中竟无一人推荐张伯行,康熙帝没有看到张伯行的名字,就对总督、巡抚申斥道:“朕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说完又转向张伯行:“朕很了解你,他们不举荐你,朕举荐你,将来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绩来,天下人就会知道朕是名君,善识英才;如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朕不识善恶。”

康熙年间有张伯行吗 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2)

康熙当场就破格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并赐予“廉惠宣猷”的匾额。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上疏强求免去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因灾荒而欠交的赋税。他建鳌峰书院,拿出自己的藏书,搜罗前代文人的文集刊印成《正谊堂丛书》,用来教育学生。他抑恶扬善,造福百姓,使得全省风气大变,官清民乐。

康熙四十八年(1709),张伯行调任江苏巡抚。适逢布政使宜思恭因亏空被总督噶礼弹劾罢免,康熙派尚书张鹏翮查处,张伯行行文噶礼要求联名上疏,被拒绝。不久,张伯行以身体多病为由提出辞官,康熙没有允许。

康熙五十年(1711),江苏乡试发生舞弊案,副主考赵晋内外勾结串通,大肆舞弊,发榜时,苏州士子大哗。

康熙年间有张伯行吗 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3)

康熙命张伯行、噶礼通户部尚书张鹏翮、安徽巡抚梁世勋会审此案。由于牵涉噶礼受贿五十万两,噶礼心中不安,他便找出张伯行的所谓七条罪状上奏康熙,康熙帝命二人都解职,后几次改派官员审理,竟然得出噶礼暗中受贿事属诬告,张伯行应于撤职的结论。

但康熙帝坚信张伯行为官清正廉洁,于是夺去噶礼的官位,命张伯行复职。

康熙五十四年(1715),有人以“狂妄自矜”的罪名弹劾张伯行,但康熙帝还是认为他无罪可治,将他调到京城,留任南书房行走。不久,张伯行到南书房任职并兼任仓场侍郎,充当顺天府乡试正考官。

康熙五十九年(1720),张伯行授为户部侍郎,又充当会试副考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张伯行奉旨赴千叟宴,康熙称赞他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并赐予“天下第一清官”匾额。

康熙年间有张伯行吗 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4)

雍正元年(1723),张伯行提升为礼部尚书,雍正帝赐他“礼乐名臣”的匾额。雍正三年(1725)二月十六日,张伯行病逝,享年七十五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