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奴隶第一个皇帝(从奴隶到皇帝竟然还给)

接上期我们说道,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这个从奴隶当上将军的石勒,因为实力太强,又手握兵权,在被老东家想要谋害他之前就直接干翻了老东家,随后自离了门户,当了皇帝,最开始他就叫赵王!

他当时不光是把前赵国的关中和陕西打了下来,而且朝着西北攻打过去,将一些少数民族都收服了。还有东北的宇文和鲜卑族都打得服服帖帖,随后又朝着南方打,直接就打了东晋的襄阳,随后占领城池,一时间石勒算是威震北方。

古代奴隶第一个皇帝(从奴隶到皇帝竟然还给)(1)

别看石勒生性好战,而且没啥文化,但是这人在历史中的评价倒是不错。算是个好皇帝。

首先呢,石勒是个很懂得民族政策的皇帝,在上位之后大兴汉学,建造君子营,经常听听别人的意见。

其次,十分懂得外交,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西晋官员将士,便写信告知以后还是不要打架了,而且打仗对百姓不好,还劳民伤财,要不就两方互市,也就是开放市场互相交易做买卖。

在交易互市的过程中,石勒和交易的一方都赚了不少钱。

石勒当然也有不少缺点,第一个呢,就是不识字,但是自从当了皇帝之后,他就特别的爱学习。而且还有个习惯就是经常安排别人给他念书听。

古代奴隶第一个皇帝(从奴隶到皇帝竟然还给)(2)

有一次,有个大臣给他讲汉朝的历史,也就是《汉书》,在讲到刘邦打天下之后,说当时郦食其(li,yi,ji)就建议刘邦,说要搞个分封制,建立分封六国呀!听书的石勒马上他就着急了“说这不胡闹吗?这不是书生之言吗?”

结果那大臣继续讲解,说张亮劝谏刘邦搞郡县制。

这石勒说啊,这才对嘛。

石勒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十分的爱学习,对天下大势判断得非常明智。并且还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君主。

有一次在招待高丽那位使者的时候,喝酒喝多了,便问:“你们看寡人与历史上哪位君主比较像。”

有大臣拍马屁:“大王你要比刘邦还要厉害,你这武功要比曹操还要厉害,哦,不对,我觉得这轩辕大帝若是第一,你就是第二。”

说完之后,石勒就笑了:“你这拍马屁要有点尺度!”

所以说石勒其实很有自知之明的,随后便自己说道“其实如果刘秀在的话,他与刘秀能并驾齐驱”

“至于司马懿和曹操,我瞧不起,大丈夫做事要光明磊落,这么能欺负孤儿寡母呢。”

历史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在石勒严重分文不是。

古代奴隶第一个皇帝(从奴隶到皇帝竟然还给)(3)

石勒还有个缺点,那就是喜欢盖房子。

可能是从小石勒作为奴隶的原因,对于房子是情有独钟。

自从石勒有了钱之后也想盖大宫殿,当时有个大臣叫做续咸,就拦着他不让他盖,把石勒气得不轻,石勒觉得自己盖个房子而已,这续咸老家伙只要他在就盖不成,便一声令下将其关进了大牢。

可是呢,又有大臣出来说:“大王,你一直说要学习尧舜禹,做个圣贤明主,你最痛恨的就是商纣王之类的,你现在大兴土木和商纣王有什么区别!”

听到这里,石勒就难受了,他叹气地说道:“我不就是想盖个房子吗,人家老百姓有钱了还想着盖房子,我这做皇帝的为啥就不行了呢,再说了我又不是真的要杀了他,只是吓唬一下而已。”

随后又嘟囔了一句:“以后钱再多点儿的时候,就盖房子哈!”

说实话,这胡人做皇帝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儿自卑。

古代奴隶第一个皇帝(从奴隶到皇帝竟然还给)(4)

石勒下过一道命令,说是以后绝对不能说“胡”字,别管是写奏折还是打报告,提到“胡”字就杀无赦。

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胡瓜”改名成了黄瓜。

话说有一次,这襄国的郡守樊坦来宫殿觐见石勒,穿了意见官服还是很破的呢种,。

石勒就问:“老樊啊,你咋这样呢,你是太穷了还是瞧不起我,穿件破衣服来!”

樊坦当时也生气,在气头上说:“切,别提了,就怨这些胡人不讲信义哎,到处抢,把我这衣服都抢跑了。”

说完之后,才反应过来,浑身一哆嗦,当时心里有一万只羊驼飘过。他抬头一看!那石勒的小脸就邋遢下来了,他说个胡人嘛,还说胡人不讲信誉,他赶紧就谢罪!

石勒一看,人家都谢罪了,心肠一软便不再追究。

古代奴隶第一个皇帝(从奴隶到皇帝竟然还给)(5)

到了中午吃饭,樊坦便与石勒一同用餐。当时那饭菜上来之后有盆黄瓜,但是黄瓜当时不叫黄瓜,叫胡瓜,是当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

石勒就故意问这个樊坦,说:“老樊,你知道这菜叫啥不?”

樊坦当时吓得不轻,也明白这是给他挖坑,他当时情急,而且诗兴大发,直接给石勒整了一句词:“此岸佳肴,银杯绿茶,今尊甘露玉盘黄瓜”

所以黄瓜这名啥时候来的,就是后赵,也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来的。

从上面这些事情来看,其实石勒本人并非是特别残暴无章的。

而且从更大的方面讲,在五胡十六国的那个时期,当时更多的少数民族君主其实是在不断地学习华夏的汉族文化,不论是理论政策还是听汉书、建造君子营,这些都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成型的一个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