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6年10月,红军经过长途转移,四渡赤水,翻越雪山跨过草地,终于到达了陕北根据地。伟大的长征终于拉下帷幕。

刚满十岁的向轩和战友安顿下来不久,就收到了上级命令,让他去给兄弟部队的领导送一封信。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

临走之前,向轩的舅舅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不能贪玩,也不能淘气,要把信安全地送到领导手中。

这件事不能怪别人太过唠叨,主要是向轩是队伍中出了名的淘气鬼,经常惹是生非,让领导和长辈们对他放心不下。

事实证明担忧是有道理的。这不刚到地方,向轩就和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员吵起来了。

原来儿童团员们看着这个身穿红军军装,却摆出一份大人模样的向轩十分怀疑。当他自报家门说自己是红军战士时,孩子们的好奇心就更大了。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2)

这位“红军”年纪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哪有这么小的红军呢?可是向轩也是个倔脾气,就这样和他们吵了起来。

激烈的争吵引来了路人的围观,很快这里就聚集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毛泽东。

看着几个小战士争论的面红耳赤,主席也生出了兴趣。他走向前询问这个陌生的“小红军”的来历,可没想到这位居然还是个七岁参军的“老红军”。

不过主席对于这种过于传奇的经历还是半信半疑:

“你说你早年参军,还参加了长征,谁可以证明呢?”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3)

向轩此时很着急,不但身份被人怀疑,而且连完成任务也变得困难了。于是小向轩脱口而出:“我舅舅贺龙,可以证明。”

这个时候主席才知道,原来他就是那个前后两位母亲都死在了敌人之手的向轩。对于这个孩子的命运,他也深表同情。

向轩

向轩的父亲向生辉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母亲是贺龙的二妹贺满姑。因为受到哥哥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鼓舞,靠着贺龙带回来的武器,在当地拉起了自己的革命武装。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4)

然而早期的革命条件是很艰苦的,贺满姑在队伍被打散后,经常被敌人追的东躲西藏,跟在她身旁的向轩等几个孩子也受了不少苦。

1928年5月,贺满姑在一次行动中被叛徒出卖,因为弹药耗尽不幸被俘虏。除了她自己还有自己的三个孩子,都被关进了监狱。

兄弟姐妹们知道了她的消息,姐姐贺英虽然花钱贿赂了官员,但可惜的是只换来了三个孩子的自由。贺满姑因为在狱中临危不惧,拒不招供,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此时的向轩还不到三岁,就失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当他刚被营救出来的时候,身体瘦弱,浑身都是屎尿,连哭声都是断断续续的。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5)

贺英

看着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贺英在贺满姑就义后,就把向轩收养为自己的孩子了。

经过贺英的精心照顾,向轩的身体情况渐渐好转。在随着贺英四处革命的过程中,向轩也表现出对枪械的天赋来。

在向轩4,5岁的时候,他经常在贺英妈妈不在的时候,拿着枪对树干练习了。正所谓近朱者赤,小小年纪的向轩经常把树身打的全是孔洞,就连大人们都觉得这孩子是个当兵的材料。

也正是因为他的表现,所以虽然贺英表面上严禁他摸枪,但战斗的时候还是主动发给向轩手枪的。令贺英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被逼无奈下的习惯,反而救了向轩一命。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6)

1933年5月6日,贺英和她的队伍驻扎在鹤峰县太平镇洞长湾养伤。没想到当地的农会里出现了叛徒,她们的行踪也暴露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的当地地主武装,对贺英等人的团团包围。

双方开始激战不久,贺英腿部中弹只好暂时隐蔽。此时的贺英意识到,这一次敌人倾巢出动,恐怕自己一行人凶多吉少了。于是她一面借着掩体掏枪还击,一面把向轩叫到跟前,向他做了交代。

她把筹集的军费还有一把手枪塞到向轩手里,让他从后面逃走,去找舅舅贺龙。年幼的向轩来不及多想,他拿着东西就匆匆出了门,沿着山中的小道向反方向奔跑。身后传来的激烈枪声,和贺英的怒吼意味着悲壮的结局。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7)

在深山密林中奔跑,向轩的脸上,手上都被树枝划破,一张小脸上也被灰尘和汗水弄得一道黑一道白,不过此时的向轩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找到舅舅,为自己的贺英妈妈报仇!

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天。向轩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只是在见到舅舅后,说完了贺英妈妈的事情就晕了过去。

向轩再次醒来的时候,贺龙已经抢回了贺英和其他烈士的尸体。看着往日里和蔼可亲的亲人的遗体,向轩嚎啕大哭,就连贺龙这样的铁骨铮铮的汉子,都不由得眼含热泪。

不过举行过亲人们的葬礼后,一个实打实的难题摆在了向轩面前: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是离开队伍,寄养在普通人家庭,从此做一个平民百姓;还是顺势加入舅舅的队伍,成为一个革命军人呢?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8)

贺龙特意问了向轩的意见,本以为这位年幼的孩子不会选择参军。没想到向轩只说了一句话:“我想当兵,为妈妈报仇。”贺龙知道他说的妈妈,既包括贺英,也包括贺满姑。

从此以后,向轩成了队伍中年纪最小的战士,也在不久后正式成为红军中的一员,并参加了艰苦的长征。

在长征中因为年纪幼小,所以向轩受到了很多照顾,战士们不但常把吃的让给他,而且也在行军中经常把他背在背上赶路。

可他毕竟才7岁,也曾触犯过部队的纪律,引来了舅舅贺龙的严厉教训。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9)

最小的红军

1979年夏天,中央军委委员廖汉生,来到成都军区视察工作。工作之余,他去干休所探望了向轩。自从加入革命队伍以来,他一直把向轩看成是自己的亲人。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0)

向轩

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参加革命几十年的老兵,却正在干休所的小卖部做着出售啤酒,零食,卫生纸的工作。

当问到向轩退休后的待遇时,廖汉生觉得给他定的级别太低了,有心帮他想想办法。可是向轩却劝阻了他,并说出了让他始料未及的一番话:

“我现在悠然自得的过得挺好的,而且像我这样的情况的退休干部还有很多。如果都托关系会给国家增添负担的。”

向轩说到这里停了停,好像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时又说:“比起在长征和革命中牺牲的烈士来说,我现在的生活已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了。”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1)

这一番深明大义的话语,让廖汉生不由得心生敬佩,他很难把这个成熟坚定的革命战士,和当年那个顽皮捣蛋的红小鬼联系起来。

当年的向轩的确是让战友们,甚至舅舅贺龙都十分头疼的孩子。他从小就顽皮,而且由于身世悲惨,缺少家长的管束,更显得他有些胆大包天。

有一次在云南境内行军中,向轩看见了一匹漂亮的小花马,他不及思索地爬上马背玩耍。可是他的动作惊到了马儿,老乡的马被吓跑了。

向轩的这个举动受到贺龙的严厉批评,可是向轩嘴上认错,心里却不以为然。舅舅贺龙对他这个顽皮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2)

向轩

还有一次部队的同志们一起运煤,可是都是大块的,对于向轩这样年幼的孩子来说,太重了影响平衡。于是向轩又想出一个点子,他假装摔倒,把煤块摔碎,这样就容易走路了。

类似的事情很多,可是终日里的顽皮,总有犯下大错的时候。

一次向轩在抓鱼的时候,看见了周围地里的土豆。他趁人不注意,挖了老乡的土豆,还没来得及吃就被告状了。

这行为往差了说是“偷”,所以贺老总是真的生气了,他先是扯着向轩的耳朵,带他到老乡家道歉和赔偿,又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里,扯着皮带想要打他屁股。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3)

没想到舅舅这么生气的向轩,被怒火中烧的舅舅吓坏了,他还没等皮带抽到身上,先被吓哭了。

向轩哭着说:“爸妈活着的时候都没打过我。”这句话也让贺龙放下了皮带,变得沉默了。

贺龙忽然心疼起外甥来,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应该活在父母的关爱之中,可是因为他是革命者的后代,却在小小年纪就承受了他本不应该承受的苦难。

虽然向轩被贺龙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但是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向轩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普通孩子,而是一名红军战士了。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4)

从此以后,所有人都看出了向轩自身的改变。每次行军的时候,他都把牲口让给其他孩子乘坐,自己宁愿步行。吃饭的时候,他也把吃的优先让给年龄更小的小同志。

人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成长的痕迹,从一个淘气包变成了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

革命战士

抗日战争开始后,向轩先是担任八路军中的首长通信员,后来又在警卫连等普通岗位上服过役。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5)

虽然此时的向轩基本工作在领导身边,和一线战士比起来更加安全。但向轩却不满足于自己的岗位,他想到前线,真刀真枪地和敌人交战。为了达成自己的理想,他开始学习工兵相关的知识。

因为从小就喜欢舞枪弄炮,所以向轩在抗日战争中,靠着自己的钻研发明了威力更大的武器——“飞雷炮”。

这种新武器算是土炮的一种,向轩在废旧油桶的基础上稍作改良,装填进大量的炸药,可以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6)

飞雷炮

“飞雷炮”的第一次试验,就取得了圆满成功。当满满的五公斤炸药被发射到日军头顶的时候,只一炮就炸掉了日军的指挥部。

虽然当时向轩并没有在现场,可是听到自己的“杰作”立了大功的消息,还是让他高兴了很久。

因为“飞雷炮”的成功,向轩又发明了“大老虎”等武器,而且到前线作战的渴望也愈发强烈起来。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7)

经过数次的申请,向轩终于得到了到前线作战的机会。不过为了保护这个年轻的同志,他还是受到了一定的保护。向轩被安排在预备队中,而且领导劝告他不要暴露目标。

可是战场上的喊杀声,激起了向轩的热血,尤其是亲眼看到自己发明的武器建功的时候,向轩再也忍不住跑到战壕边欢呼起来。

巧合的是,这一幕刚好被敌军的观察手看到。他们发现这个年轻战士不但被重点保护,而且看起来也不像是普通战士。或许这是位大人物,那么干掉他可能就是大功一件。

于是在向轩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敌人的炮筒瞄准了他。不久一发炮弹就落在了他的身边,而向轩躲避不久,倒在了血泊之中。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8)

得知向轩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消息后。贺龙虽然心急,但却没有失态。他淡定地说道:

“要革命就要有牺牲,既然会有牺牲,那么我的家人也不能作为例外。”

这并不是说贺龙是个冷血的人,恰恰是在革命进程中见到了太多的流血牺牲,所以他明白为了革命的胜利,个人的安危无法与之相比。

好在向轩最后活了下来,而这一次死里逃生,也正是让他在退休后不争不抢,安于平凡的根本原因。

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19)

从贺龙到向轩,老一辈的革命者身上随处可见对革命的奉献精神。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身怀国仇家恨,更是表现出对于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的深切爱意。让我们向老一辈革命家们致敬。

对此,各位读者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