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容易得抑郁症(那个阳光的孩子)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白天明明四处嗨
深夜一到点就空虚成了灾
晚上12点
“网抑云”集体上身
你一定听过这一句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现在这句话成为了
很多人拿来玩的梗
取笑“网抑云”们矫情、无病呻吟
玩笑归玩笑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很多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而且,近年来
心理疾病年轻化、低龄化
正成为一个趋势
这不是矫情
不是“作业太少了闲的”
他们是真的病了
↓↓↓
在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心理热线咨询师佩红正在接受一个14岁少年的来电。
因为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无法将他们的声音放出,我们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但是在佩红的应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少年正在经历着一种无力而难过的状态。
这位少年的诉求之一,是希望佩红能替代替他,给他的母亲打电话,转告他的抑郁状态,希望她带他去看医生。
为什么不能直接和母亲说?
大人们似乎总是很难理解,豆蔻年华的少年少女识什么愁滋味,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吧。
佩红说,她察觉到有些电话是孩子们在河边,在高楼这些危险的地方打来的,这时她首先做的是安抚他们的情绪。
中国9~18岁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近15%,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走向抑郁症。
抑郁症最坏的结果,就是自杀。世界范围内,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是自杀,仅次于车祸。
女孩子烨得了抑郁症的那两年时间,生命能量干枯耗竭,却用尽全力让父母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
在父母不理解的那段时间里,外人看来疯狂的自伤却是她“找回”自己的方式。一次,她找剪刀的盖子怎么也找不到,无法停止的焦虑感中,她用剪刀划开自己的手,看到流血了,反而冷静了下来。
为了让父母理解,她歇斯底里地求救,“像发疯了一样”,摔门,摔东西,大吵大闹,“威胁”父母带她去医院。
确诊的那一天,母亲不敢相信,“一副天要塌下来了”的样子,而父亲则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回家再说,回家再说”。
被确诊的她,反而如释重负,因为白纸黑字写着的诊断书,像在郑重地告诉她:原来我是真的需要休息的。
虽然子烨的父母不愿接受采访,但是同意让子烨向镜头敞开心扉。从原来的无法接受,到现在,他们对于孩子得抑郁症这件事接纳度变得更高了。
其实,抑郁症如同感冒发烧,它就是孩子生病了,不用为此感觉羞耻。父母的接纳,是帮助孩子战胜情绪疾病的重要力量。
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主题是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坏情绪就像房间里的灰尘
时常会有
但只要细心打扫
再多的灰尘也会一扫而光
让我们科学应对
一起拥抱心理健康吧
编辑:梁杰祥 责编:赵莹
来源: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卫健委、父母堂等
审核:苗景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