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各乡镇名字 巨野县村庄历史简志

元朝至正年间,孔子五十三代孙孔浩宇为巨野尹。因城内没有孔庙,经常到城东麒麟台祭奠圣祖,因年久失修,台塌庙破,后孔浩宇择城南25里德化乡建春秋书院,孔浩宇任满后,留住德化,以便奉祀,后易名大义书院。至明洪武年间,逯、齐、陈、陶、武姓相继来此定居,以大义为村名,后起集市,故易名大义集。1945年,成立中共大义区委员会,1958年3月撤区设乡,改称大义乡人民政府,1984年元月,改称大义镇,2001年2月与葛店乡合并为现在的大义镇。

巨野县各乡镇名字 巨野县村庄历史简志(1)

巨野县各乡镇名字 巨野县村庄历史简志(2)

孔楼杂技,巨野的骄傲

张楼村

明朝永乐年间,张氏族人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巨野南30里建村,取名张家楼。简称张楼,沿用至今。

前祝庄村

明洪武二年,祝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在集南头,故称前前祝庄。

西闫村

明洪武三年,闫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移居濮州(今鄄城)闫什口,后移居巨野县大义南9里处定居,取村名西闫庄村

德化集

德化集,明洪武三年,姜、牛、李三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起名德化,后因起集市,称为德化集,沿用至今。

大义二街

明朝洪武初年,陶、逯等姓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按街道划分,故名二街。

史楼村

史氏族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迁到此处,初始曾盖有一处高楼,而立村名为史楼村。

圪(ge)针园村

明洪武二年,张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命名张庄。因该村左右村庄都叫“王营”,据传有王马吃张庄之说,所以又北移一里改名“圪针园”。所谓圪针,为巨野方言,表示植物上的刺。避免了地脉相冲。

小集子村

明朝永乐年间,孙氏族人由山东登州府黄县(今烟台龙口)迁此定居,命名小集子村,沿用至今。

杨庄村

明朝永乐年间,杨氏族人由安徽凤阳府东湖里迁往巨野县杨庄,后又由杨庄迁往巨野城南45里处定居,仍以杨庄村命名。

杨楼村

本与杨庄村为一家,暂不赘述。

巨野县各乡镇名字 巨野县村庄历史简志(3)

黄沙河

大义四街村

明永乐二年,陈氏族人由山东诸城迁此定居,按街道划分,命名为四街村。现有李、高、刘、赵、陈等6个姓氏。

东王营

明朝洪武年间,王氏族人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定村名为古营集,清朝时期改为王满池营,民国时改为东王营村。

王路口村

明朝洪武年间,王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此地南到单县,东至鱼台,北到巨野,西至菏泽的十字路口,所以定名为王路口。

左店村

左氏始祖左山公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至此地,定名左店村,沿用至今。

现有左、王、陈3个姓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