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将台堡红色故事(天门会活动在汤阴)

天门会于民国初年起于林县,原系带有一定迷信色彩的群众组织。其宗旨是:抗粮抗捐,杀赃官,除恶霸,拒官兵,抗土匪,“替天行道”。后来,浚县三角村富户杨老茂派其子杨贯一到林县了解情况,回来后也模仿林县的形式组织了天门会,以防匪防盗,保家自卫。但其规模不大,主要是联络附近村庄的一些富户参加,不久又自行解散了。1937年日军入侵中原,华北大片国土沦陷,各地匪盗蜂起,社会秩序更加动乱。为了抗击日军,抵御奸匪,杨贯一继承父业,恢复和发展了天门会组织。

讲好将台堡红色故事(天门会活动在汤阴)(1)

1938年初夏,驻安阳之皇协军和一些土匪首领纠集1000余人到浚县屯子一带抢粮,天门会会众奋起反击,一举歼灭匪众130余人,打伤许多,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从此,天门会威名大震,这一带群众纷纷要求参加。不久,天门会就发展到浚县、汤阴、滑县三县,村庄300多个,会员3万余众。时称“浚、滑、汤天门会”,总部设在浚县三角村。杨贯一任会长,常仙甫、贾东园任副会长。随着天门会势力的扩大,这一带的各派政治势力都想将其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国民党委任杨贯一为“人民杀敌自卫团团长”,企图拉拢利用;日本人也对他进行威胁利诱,迫使其听从指挥。地方豪绅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也想方设法挤进天门会内,以便求得一官半职。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共党组织向杨贯一宣传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争取工作。杨深明大义,欣然接受了党的抗日主张,表示愿意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中共党组织派人进入天门会工作,对其进行争取、改造,逐渐使其成为一支地下抗日武装。天门会利用合法地位,灵活机动地与日伪开展斗争。1945年8月,天门会在浚县举行武装起义,改编为冀鲁豫边区浚汤支队,正式加入了革命队伍。

汤(阴)、浚(县)唇齿相连,天门会的总部所在地——三角村位于两县交界的地方,这客观上为天门会在汤阴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汤阴县不仅有许多人在天门会中工作,同时,天门会还在汤阴县境内建有武装组织和办事机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邶城二处”、“大江窑十八中队”、“天门会驻汤阴办事处”等。现将它们的活动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天门会邶城二处

日军占领汤阴后,汤阴东部地区的一些土匪,如司华生、郑合之流先后降日。他们认贼作父,为虎作伥,危害人民,破坏抗日。为对付这些伪匪势力,根据中共冀鲁豫党委的指示,天门会采取了以“公开对公开”的斗争策略,在县东的邶城村建立了武装,即称为“天门会邶城二处”。当时,在天门会中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傅凌云、胡紫青曾深入到这一带的寒泉、冯村、皇甫等村开展工作,发展势力。后来,根据冀鲁豫第一军分区司令朱程同志的意见,付凌云又长期住在邶城二处,以加强领导,开展抗日斗争。1941年8月20日,汤阴县伪县长张允行和驻汤日军辅佐官柳泽青前往皇甫村捉拿王春荣,王氏兄弟出其不意,将其二人击毙。事发后,天门会邶城二处将王春荣等人保护起来,使王氏弟兄躲过了伪省公署的通缉。1943年6月中旬的一天,伪匪扈全禄遣其部属郭芳春率40余名匪徒窜到三角村一带抢掠,天门会调邶城二处武装将扈匪歼灭。与此同时,邶城二处在护送八路军干部、掩护沙区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伤病员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二、大江窑十八中队

1942年8月,中共地下党员李学清被捕,向日伪供出了中共卫西工委党的组织情况。为使党的地下组织免遭破坏,是年9月9日在大江窑村成立了“天门会十八中队”,把这一地区的中共地下党员全部组织到十八中队之中,使他们采取合法身份与日伪进行斗争。当时,十八中队的队长是傅学冉,中共党员傅学恕、张永祥分别担任副队长、教练员等职。十八中队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打击日伪的反动活动。一次,他们发现两名伪军在大江窑村西的公路上抢劫过路客商,傅学冉亲自带人将其抓获,并以“劫路扰乱社会秩序罪”将两名伪军就地处决。从此,伪军再也不敢在这一带轻举妄动,更不敢随意抓人,使这一地区的中共地下党员得到了保护。后来,十八中队参加了天门会组织的武装起义。

三、伏道兴亚义军

伪匪扈全禄对其部属被天门会歼击一事怀恨在心,常寻机报复,向日军进谗,说什么“天门会里有共产党,杨贯一私通八路。”长期如此,引起了日军对天门会的怀疑。加之驻汤阴、浚县的伪军也不时与天门会闹磨擦,使天门会一度陷入了困境。恰在此时,日军要求把天门会武装改编为“兴亚义军”。杨贯一、胡紫青考虑,如果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日军会更加怀疑,对今后的斗争不利。不如将计就计,来个顺水推舟。胡将其打算向中共上级党组织作了汇报,征得同意后将天门会所属的四、五、十八中队组成了“兴亚义军”,共有200余人。“兴亚义军”由日本人上田长造任司令,杨贯一、贾东园任副司令,胡紫青任参谋长。司令部设在汤阴县的伏道村村西大庙上,日常工作由胡紫青主持,军需、弹药等由日本人供给。这样一来“天门会私通八路军”的谣言不攻自破,消除了日军的怀疑。一些伪军再也不敢岔天门会的事了,使天门会顺利渡过了难关。

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日军到处侵略,兵力严重不足。1944年初,日军决定调“兴亚义军”出国赴澳大利亚参战,并调至徐州检阅。胡紫青及时报请上级遣一支抗日武装到天门会辖区活动,并大肆制造舆论,扬言要切断平汉铁路,解放浚(县)、滑(县)、汤(阴)县城,以牵制日军。消息很快传到徐州,日本人立即命杨贯一、胡紫青带领部队返回防地。回来后,取消了“兴亚义军”番号,重新恢复了天门会武装建制。

四、天门会驻汤阴办事处

为了搜集日军情报,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斗争,天门会于1943年3月18日在汤阴城内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办事处设在北街索子修的庄宅上。办事处建立之后,在搜集日军情报,为沙区根据地购置紧缺物资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该办事处主任王良臣,是我县大江窑村人,曾任天门会十八中队副队长,办事能力较强。1943年立秋后的一天,扈全禄的心腹干将马文等4人去屯子集寻衅滋事,当返回到西山坡时,被天门会武装伏击打死。扈全禄投书伪县府,浚县日伪知县王某亲临现场察看,将天门会告至驻新乡日本陆军联络部。该部发公文查办天门会总会长杨贯一,要求杨前去新乡对质。受杨贯一、胡紫青委托,王良臣出面活动。王先后5次深入到新乡日本陆军联络部进行交涉,最终巧妙地平息了事端。1944年4月,天门会总处财粮副主任侯家驹(地下党员)在一次作战中受伤。因在本地久治不愈,胡紫青即和驻汤办事处主任兼汤浚爱路区区长王良臣商量,由王良臣利用自己爱路区区长身份的有利条件,和地下党员李加明、郭玉洲乘火车一道将侯家驹送往卫辉医院治疗。1945年8月,杨贯一率部起义后,驻汤阴的伪七军军长刘月亭曾派其私人秘书唐志安对其劝降,并封官诱之,均被王良臣婉言拒绝。

来源:汤阴县融媒体中心云上汤阴客户端

上传:孟小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