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误食干燥剂有什么危害(惊闻干燥剂炸伤小孩眼睛)

转自第三方检测论坛来源:大河网“一名5岁男孩,因好奇将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倒入保温杯,结果炸伤一只眼,眼部周围的皮肤大面积灼伤”近日,这条消息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热传许多网友表示第一次见过这样的说法,难辨真伪小小一包干燥剂真有如此大威力?专家表示,食品石灰干燥剂在密闭空间遇水会发生爆炸,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孩子误食干燥剂有什么危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孩子误食干燥剂有什么危害(惊闻干燥剂炸伤小孩眼睛)

小孩子误食干燥剂有什么危害

转自第三方检测论坛

来源:大河网“一名5岁男孩,因好奇将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倒入保温杯,结果炸伤一只眼,眼部周围的皮肤大面积灼伤。”近日,这条消息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热传。许多网友表示第一次见过这样的说法,难辨真伪。小小一包干燥剂真有如此大威力?专家表示,食品石灰干燥剂在密闭空间遇水会发生爆炸。

事件>>>

5龄童玩干燥剂被炸伤

昨天,许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都出现了同一内容:央视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干燥剂拆开,把干燥剂倒入瓶中并加入水玩耍,结果瞬间爆炸,男孩眼睛因碱性液体侵蚀,造成一只眼失明。平常家长只嘱咐孩子不能误食干燥剂,没想到其与水混合后还能爆炸。其中有许多看到该条信息的市民都表示第一次听说,虽然难辨真伪,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转发了。

实验>>>

在密闭空间遇水会爆炸

食品石灰干燥剂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主要起防潮、降低食品湿度、防止食品变质等作用。食品石灰干燥剂真有这么危险吗?遇水就会发生爆炸吗?昨天,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咨询了青岛大学化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马兆立。马老师表示,食品石灰干燥剂在密闭空间遇水会发生爆炸。

为证明这一结论,记者和学生们在一个操场上做了一次实验,学生将3袋食品石灰干燥剂倒入一个矿泉水瓶,再向瓶中注入100毫升清水,然后立即拧紧瓶盖。约30秒后,矿泉水瓶内开始冒气泡,水也开始沸腾,瓶子不断摇晃并逐渐扭曲变形。约1分钟后,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矿泉水瓶犹如火箭一般直接向空中弹飞了出去,冲出十几米高后才落下。当记者在距实验位置七八米外的地方找到矿泉水瓶时,瓶盖和瓶底早已不见踪影,瓶身非常烫。

马老师向记者解释其中原理,实验所用食品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遇水发生急剧化学反应,生成碱性化学物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有较强腐蚀性),瞬间释放出大量热量,热量使瓶中水变成水蒸气并急剧膨胀,最终发生爆炸。“爆炸的前提条件是在密闭空间内,爆炸溅出的碱液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马老师说。

【提醒】

不慎溅入眼睛应该这样处理

如何才能有效避免此类危险呢?马老师提醒,家长打开食品包装后,首先要查看是否使用的是食品石灰干燥剂,如果是这种干燥剂,勿拆封、勿食用、勿浸水、勿玩耍,最好直接扔掉。“如果孩子不小心将食品石灰干燥剂扔进装满水或接近满的水杯,有时溅出的碱性液体可能会伤到离水杯较近的孩子。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接触,同时要给孩子讲明其中的危险性。”马老师说,若食品石灰干燥剂发生爆炸,且液体不慎进入孩子眼睛,千万不能去揉,应立即就医。他提醒,如果有干燥剂不慎溅入眼睛里,应该尽快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从眼内侧向外侧冲洗。不便冲洗时,可以将双眼浸泡在水中,用手分开眼睑,转动眼球晃动头部。如果误食了干燥剂,最好不要催吐,要立即口服牛奶或水,但不可过量。同时要注意,不要用任何酸类物质来中和,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可加重损伤。

马老师表示,目前食品企业大多使用硅胶干燥剂,这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无毒、无味、无腐蚀、无污染,可直接与食品、药品接触。然而,出于食品石灰干燥剂成本低、加工程序简单等原因,有些食品企业仍选择使用食品石灰干燥剂。

第三方检测论坛评论:

普及下食品干燥剂,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食品干燥剂一般是无毒、无味、无接触腐蚀性、无环境污染。食品干燥剂是为了降低食品袋中的湿度,防止食品变质腐败;而实验室的干燥剂如浓硫酸,碱石灰等等就太危险了,但是它们也有优点,例如吸水极快,效率高,价格便宜等。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是氧化钙(Calcium Oxide)和硅胶(Silica Gel),蒙脱石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纤维干燥剂。

生石灰干燥剂

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吸水能力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因此吸水具有不可逆性。不管外界环境湿度高低,它能保持大于自重35%的吸湿能力,更适合于低温度保存,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 较低。可广泛用于食品、服装、茶叶、皮革、制鞋、电器等行业。目前最常见“雪饼”中使用该类型干燥剂。但是生石灰干燥剂由于具有强碱腐蚀性,经常发生伤害小孩或老人眼睛的事情,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首先,生石灰干燥剂在食品行业已经用的很少了,所以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会少很多。

再次,正规干燥剂的包装上应该都会有不可食用,立即丢弃的字样。

所以事件的焦点并不在于很多“专家”说的需要尽快制定干燥剂标准,“食品安全”等,而是公众安全教育或素养有待提高,当然也有企业的责任和意识问题。

所有人都应该区分食品包装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有危险,哪些没危险,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些呢,途径之一就是食品包装和干燥剂包装上的这些标识和警告(如果没有,那就是企业的问题了),比如化妆品和药品上现在都有“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等警告语。

那对于孩子怎么知道呢,责任在于父母,父母应该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有必要告知孩子哪些不能碰,更有必要让这些有潜在危险的东西远离孩子(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安全领域讲究“本质安全”,对干燥剂,可以采取两个手段来达到或接近本质安全,

一是对有危害风险的干燥剂包装做调整,使之不容易打开;

二是在进一步就是淘汰有危害风险的干燥剂,做到即使误服,误操作也不会有危害。

在当前,加强公众教育和规范,增加食品包装和干燥剂包装上的警告是最好的手段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