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光照亮前行的路(追逐光成为光初心从未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电话打给李绍前时是九月中旬一个周五的晚上,他和他的团队还在开会。这些年里,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这支上海基地北斗研发团队组建时平均年龄仅32岁。这个年龄,也正是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王文涛开始“追光”的年纪。用10年去追逐从0到1的飞跃,是他们无悔的青春。这样的梦想,如同一根根接力棒,正被更多科技前沿攻关团队中的90后青年人紧紧攥住。
/ 闯劲 /
十年转眼过,荒地起高楼
李绍前一直记得10年前那个骄阳似火般的8月,从停在川杨河边的地铁接驳车上下来时,他眼前是大片荒地。10年过去了,1988年出生的李绍前已经是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导航所副所长,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曾经的荒地上也早已是成片的科技园区和企业。十年,荒地矗起高楼,0变成了1。
从2012年到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正式开通,李绍前和北斗“磕”了8年,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导师、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的嘱咐:要想干成一件事,需要沉住气,耐得住寂寞。北斗系统既要解决中国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也是要建造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他们从零起步,突破了十余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北斗星座的信号流、时间流和信息流的全要素仿真。2015年,首发星发射成功。
以往北斗这样“大块头”的卫星,研制要3-5年。如何在2018年完成8颗星研制,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头号难题。“当时我们就在思考,发射场测试60天,能不能压缩到40天以内?”李绍前琢磨了几个晚上,画了一周流程图,将双星交叉并行,最后整个流程定格在33天。他还记得发射中心主任当时告诉他们:“你们创下了西昌卫星发射场的最快纪录。”北斗三号发射最密集的一年,实验室的灯从未熄灭。
李绍前所在的上海基地北斗研发团队组建时平均年龄仅32岁,正是他们,为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导航系统付出青春。“年轻意味着充满活力、干劲十足,年轻意味着拼搏,也意味着未来无限可期。”李绍前说。他们也将继续为中国2035年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体系而努力。
/ 韧劲 /
坐热冷板凳,终于看见光
王文涛开始“追光”时也才32岁,这位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和团队一起,从零开始,甘坐冷板凳,只为追逐他们眼中的“光”。
2004年,美、法、英等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取得激光尾波场电子加速的重要突破,成果被冠以“梦之束”的称号。“研究一开始,我们就相当于同其他国家的团队开展了一场国际竞赛。”王文涛说。作为上海光机所本土培养的“土博士”,王文涛2010年博士刚毕业,就将研究方向转到了这一新兴领域。
自2011年以来,王文涛和团队一直致力于激光加速电子束品质与稳定性的提升,期望在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中率先实现突破。2013年,王文涛所在的团队,在两个大集装箱拼接起来的控制室里挂出了一幅标语:“加班奋战三百天,不见出光誓不还”,他们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战的准备,但没想到这场战役将近3000天。
2017年,项目遭受重大挫折,原有的设计方案在经历了三年尝试后宣告失败,这意味着整个装置建设要推倒重来,对王文涛和整个项目团队造成了沉重打击。项目负责人李儒新院士鼓励他们:“向世界证明,这个方案不可行,也是一种成功。”他们开始尝试第三种、第四种方案,最终在2019年12月31日让“梦之束”驱动产生了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的“现实之光”。
2021年,经历了十年的长期奋战后,王文涛和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激光电子加速器的极紫外波段自发辐射放大输出,对于小型化、低成本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的研制具有重大意义,被认为是又一里程碑式的成果。
“基础科学是国家科技力量的基石,可能要花费数年、数十年的时间,才会有所突破,获得成果前很可能要坐很久冷板凳。”这种“执着、献身、攀高峰”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正是王文涛努力的方向。团队35岁以下的年轻人比例占到75%,“我们的团队里没人计较个人得失,团结一致,这也是我们最后能取得突破的原因。”他说。
/ 拼劲 /
疫情中“逆行”,艰苦中品甜
飞跃离不开团队的力量。获得2021“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攻关青年团队对此深有感触。
这支27人的团队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63%,他们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以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启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研制任务,是一支“加速器”青年团队,挑战大,任务重。
自由电子激光,具备超快时间分辨、超高空间分辨和超强峰值亮度,是目前人类探索微观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工具之一。以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也是目前国际科技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2016年底试验装置第一次出光,随后几年都处于持续的调试、优化、改进和再调试的过程。短短几年,这个青年群体成长为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
今年,团队的主要任务转向完成用户装置的全面建设并实现开放运行。3月上海突发的疫情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调试工作不能断!”不少成员就在这时选择了“逆行”。
作为核心骨干的调试负责人冯超是团队第一个进入园区的。新婚不久的90后张开庆没享受几天小家的温馨就打包来到园区继续蹲守现场,调试工作经常从早上持续到深夜。1994年出生的罗航是团队最年轻的成员,参加工作刚刚一年,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中控,疫情期间更是义无反顾留在了园区,“因为我们这个集体的团结向上精神是能感染人的。”这样的团队成员还有很多。
正是这样的“上海光源精神”凝聚起的团队力量,让艰苦中也有了甜。就是在那段时间,上海软X射线调试工作依然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队员们看来,就如同封控生活中自己亲手采摘的红樱桃,回想起来也是酸中有甘。
他们已经用几年的时间走过国际上十几年才能走过的路。如今,这些生机勃勃的青年人还将继续为上海张江打造光子科学大设施集群的目标奋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