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历史变迁图(江苏省为了治理洪泽湖)

洪泽湖历史变迁图(江苏省为了治理洪泽湖)(1)

1955年,安徽省把自己东部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入了江苏省的境内。不过,安徽省也没有损伤。因为为了补偿安徽省,江苏省把自己徐州地区下辖的砀山县和萧县,划入了安徽省境内。两个省份之所以出现换地的情况,主要是为了治理洪泽湖。那么,洪泽湖在50年代,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江苏省全力治理呢?认真的说,当时的洪泽湖沿岸并不是鱼米之乡的情况。

洪泽湖历史变迁图(江苏省为了治理洪泽湖)(2)

一、古代时期的水灾多发,沿岸百姓苦不堪言

洪泽湖是我国的第四大淡水湖,目前,洪泽湖沿岸到处是鱼米之乡的情景。但是在古代历史上,洪泽湖周围则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治理河道的科技水端,再加上各种器械不足,很多河流每隔几年就会借口和泛滥。其中最让人头痛的就是黄河,从古至今,黄河总计大小决口2000多次,其中1700多次都是载中下游地区,也就是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省份。黄河曾经屡屡改道,甚至出现了夺淮入海的情况。除了黄河之外,最难治理的要数淮河,只要雨水一多,淮河的水位就会暴涨。淮河与洪泽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治理好淮河,洪泽湖就不会再有问题。洪泽湖周围的水道全面疏通,即使淮河水位暴涨,也不再是问题。但在古代社会,按照当时的水平和技术,很难做到上述的水平。

洪泽湖历史变迁图(江苏省为了治理洪泽湖)(3)

为了治理黄河、淮河等河流,明清时期专门建立了河道总督衙门,但是河道总督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黄河、淮河还是经常的决口,黄河在清朝咸丰时期发生了大规模改道,结束了夺淮入海的历史,离开了安徽和江苏两省。但淮河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1938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的前期,为了阻挡日本军队推进,瓦解日本军队两路夹击武汉的计划,黄河大堤被人为的炸开,滚滚黄河水向东南方的低洼地区流去。这次水灾的规模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黄河水从河南省流入了安徽省和江苏省,最终倒灌洪泽湖,直接加重了洪泽湖地区的治理难度。由于是战争时期,各方势力都没有能力治理洪泽湖,当时,洪泽湖沿岸百姓的日子非常的艰苦。

洪泽湖历史变迁图(江苏省为了治理洪泽湖)(4)

二、进入50年代,洪泽湖治理进入了新阶段

一转眼到了建国的初期,随着战争的逐步结束,局势开始逐步稳定下来,国家开始腾出手来,治理各个地区的自然灾害问题。首先就是黄河的问题,为了治理黄河,1949年,我国还专门建立了平原省。就在治理黄河的同时,1950年,淮河的中下游地区发生了水灾,同时影响到了洪泽湖周边地区。治理淮河已经提上了日程,到了1952年,黄河泛滥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开始治理淮河的问题。1954年,淮河中下游地区再次出现水灾,治理淮河的工作随即开始。但一个很麻烦的时期出现了,洪泽湖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安徽省和江苏省。两个省对洪泽湖都是一部分的管理权,但无法全面管理。为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避免出现政出多门的情况,江苏省和安徽省出现了换地的情况。

洪泽湖历史变迁图(江苏省为了治理洪泽湖)(5)

1955年,安徽省把位于洪泽湖西边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入了江苏省的境内。为了弥补安徽省的损失,江苏省把自己北部的萧县和砀山县,划入了安徽省的宿州专区。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入江苏省以后,洪泽湖周围地区都在江苏省的管理之下,江苏省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治理。经过几年时间的治理,通过疏通河道、修建灌溉渠等措施,成功的治理了洪泽湖泛滥的问题。洪泽湖两岸开始成为鱼米之乡,也是非常富庶的地区。这种换地的情况,在50年代的很多兄弟省份都出现过。例如河南省与河北省,在1952年,曾经隶属于河北省的南乐县、清丰县、长垣县等5个县划入了河南省境内。为了补偿河北省,河南省把自己的临漳县、涉县等3个县划入了河北省。所以说,盱眙县和泗洪县起初属于安徽省,在50年代开始隶属于江苏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