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端午节民风民俗现象描述(安徽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我在合肥过端午#在徽州(安徽省黄山市)除了吃粽子、绿豆糕外,还有吃五黄(即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咸蛋黄)悬艾叶、插菖蒲、挂香袋,赛龙舟等习俗。其中悬挂“粽子香袋”、“五彩香包”的习俗显得很特别,有的香袋做成各种图腾,有的香包中放有中草药,有着祝福祝寿、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盼吉祥美好的内涵。

徽州区岩寺镇附近一些村组的村民们又自发地开展了沿袭多年的民俗表演——跳钟馗,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在黄山市徽州区、歙县等地。明万历年间这些地方就有此习俗。每年端午节,这些地方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恶降神福,保佑村民平安。跳钟馗有《出巡》、《嫁妹》、《捉蛇》、《除五毒》等多种内容,舞蹈的寓意为消除五毒,除害降福,四季平安,人寿年丰。

安徽端午节民风民俗现象描述(安徽端午节有什么习俗)(1)

安徽合肥:端午节插艾草招福驱邪

  端午节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传统习俗,纷纷购买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个菜市场内,一位女士买了几枝艾草,正准备回家烧饭。她说,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在合肥市城隍庙市场的路边,家住郊区的王大爷推着辆三轮车卖艾草。他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一块钱四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安徽端午节民风民俗现象描述(安徽端午节有什么习俗)(2)

  安徽歙县:端午节跳钟馗捉鬼

  位于安徽南部的歙县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舞龙舟等风俗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跳钟馗施威捉鬼活动。钟馗小鬼们扛着“钟进士出巡”、“肃静”、“回避”的牌子,钟馗手持利剑,戴着破伞,还有小鬼捧酒钵等民俗表演。

  据了解,跳钟馗是民间避邪驱鬼的方式之一。过去歙县许多村落端午节都有跳钟馗表演,钟馗出巡范围只限本村,村头路口、大街小巷都要巡到,以示驱鬼之彻底。事先准备接钟馗的人家,为了达到求神驱鬼的目的,将燃放鞭炮助威,在鞭炮声中,尘土四扬,气氛威严。有资料显示,在中国清代诗人的作品中就有端午吟咏钟馗的诗,也许是这时天气湿热人多病,瘟疫易流行,故请钟馗来驱邪捉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