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分手 拜金原来早就存在

“愿不愿意经常陪我一块儿骑单车?”

“我还是坐在宝马里哭吧。”

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分手 拜金原来早就存在(1)

最近几年宁可在宝马车里面哭,也不在自行车后架上笑的这个话,很是流行,是用来讽刺拜金的。实际上拜金这个事,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苏秦的嫂子就是其中一位,到底怎么回事呢?这就为您分享。

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分手 拜金原来早就存在(2)

苏秦是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但是这个人是人穷志不穷,拜了鬼谷子为老师,学了一身的本领。鬼谷子可不是一般的人,传说他姓王名诩,生卒年代,现在不得而知。具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甚外交家的纵横之术,兼有阴阳家的五行为宗,预言家神鬼莫测,通天彻地,人不能及。跟了这样的好老师,不成才也难。与苏秦同毕业的,有孙膑、庞涓、张仪,这个个后来都很牛的人物。庞涓成了魏国的大将、孙膑做了齐国的军师、张仪宰相秦国,最拉风的还是苏秦:掌六国的相印。整个战国七雄似乎都被这几个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作为老师,鬼谷子死也瞑目了。

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分手 拜金原来早就存在(3)

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之后,苏秦跟老师还有同学洒泪作别。一路上是踌躇满志,正所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凭自己现在的学问,那随便混个官做做这还不是小菜一碟。没想到苏秦去了许多的国家,也没有哪个国家待见他,到头来是山穷水尽、囊中羞涩。无奈之际只好返回世人所谓的温暖港湾,苏秦已经离开家很多年了,也着实想念自己的老婆,一进家门见老婆正在织布。他老婆得知了苏秦的情况,就对他冷嘲热讽,自始至终就没有正眼看他一眼,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苏秦一看老婆不搭理,只好去找嫂子。

俗话说,长嫂如母,苏秦对嫂子一向是很敬重,也很依赖的。谁知道她这个嫂子也是翻脸不认人,而是对苏秦冷嘲热讽了一番。

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分手 拜金原来早就存在(4)

苏秦确实是够背的,碰到如此六亲不认的拜金女。他只能是自叹倒霉,再次离家出走,继续自己的漂客生涯。苏秦的家在洛阳,当时的周朝王室也在洛阳,有人就对苏秦说,你去找周显王碰碰运气,苏秦还很听话就去了。但是到那还没怎么着,就被当做无赖给赶出来了;有人又说秦惠王刚刚杀了商鞅,说不定也有机会,你去秦国吧。这苏秦是饥不择食,又去了。可这个秦惠王对耍嘴皮子特别反感。苏秦毫无悬念,又碰了一鼻子灰也被赶出来了。有句俗话说得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秦去了燕国,这一次总算是时来运转了,燕文候对苏秦的六国合纵共抗强秦之策非常看好,还介绍苏秦去其他几个国家游说。接着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等都被苏秦一一说服了,六国签署盟约,成立联合国,并各自任命苏秦为宰相,苏秦也就成为了联合国秘书长。有了花不完的钱,这会儿是舒坦了,但是,闹心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拜金女了。

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分手 拜金原来早就存在(5)

苏秦衣锦还乡的时候,天下之主周显王诚惶诚恐,亲自安排这个欢迎仪式。此时的苏秦是好不威风。刚进村口就,看自己的妻子,还有这个拜金女嫂子就长跪于地,恭敬异常,准备伺候饮食。苏秦笑着问嫂子:“何前拒而后恭也。”意思就是说:从前你那么瞧不起我,今天怎么这么恭敬啊?嫂子的回答非常老实:“见汝位高金多也。”翻译成大白话的意思就是说:小叔子你看你现在的官大钱多了,这嫂子不恭敬你点怎么能行呢。

看来拜金女有一个品德特别好,就是诚实。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拜金女与时代无关,实在是品性使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