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

9月2日,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百场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的消息如一阵风传遍老区大地……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1)

初秋季节,果色飘香。下午三时许,四邻八村的乡亲们就顶着烈日来到西磨头,路边的空地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西磨头文化广场上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热情好客的西磨头村两委干部精心组织喜迎来宾,一大早,他们就在文化广场入口处设立警示牌,严禁大小车辆入内,为演出做准备……

下午四时三十分,演出开始,底张乡文化工作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该村全体干群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西磨头发展的洛宁县人民检察院和各级领导表示感谢!对远道而来的洛阳市豫剧院全体人员表示欢迎!在众目期盼中,《墙头记》拉开了序幕。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2)

勤劳的张木匠年老体弱,长子大怪经商暴发,算盘随身带,和妻子善于算计;次子二怪得妻财成地主,夫妻二人满嘴仁义道德却背其道而行之。夫妻两对一唱一和为富不仁虐待老父,张木匠苦不堪言…王银匠巧设计谋,二子贪图遗产,争相孝顺被凑上墙头的老父亲,张木匠就此过上了好日子,尽管内心凄凉无比。他亡故后,王银匠假称其巨额银两埋在墙下,两对夫妻竞相剖墙,结果墙倒全部被压墙下……该剧通过不孝二子养老的生动刻画,深刻揭示了为人要善,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否则将会天怒人怨自取恶果。剧中,大怪的古灵精怪、二怪的假仁义道德和王银匠的足智多谋形成了鲜明对比。富有哲理的剧情,庞大的演出阵容,卓绝的戏曲演技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3)

精彩易见,美妙难忘。为顺应群众呼声,满足百姓需求,西磨头村委和剧院紧急协商,并经上级批准加演两天四场……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4)

洛阳豫剧院(原市豫剧团)是全国负有盛名的戏曲专业艺术院团,1956年建团以来,在党的“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先后整理改编优秀传统剧目四十多个,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曾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奖。六十多年来,剧团巡回祖国二十余省市进行演出,十三次进京,五次到中南海怀仁堂献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许世友、曾庆红、杨尚昆等在观看后给予剧团很大关怀和鼓励,1958年,毛主席在郑州看了《穆桂英挂帅》后又高兴地指名要看《破洪州》。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派创始人马金风是剧院的艺术总顾问,她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舞台上颇有名望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洛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关美利就是马老的亲传弟子,现担任剧院的副院长。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5)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6)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7)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8)

洛宁县豫剧团下乡演出(洛阳市豫剧院到洛宁县底张乡西磨头村开展)(9)

西磨头是红色底张的一个行政村,也是洛宁县有名的将军村,曾任陆军副司令的彭勃在2014年就获授陆军中将军衔,其父彭仲韬就在该村长大并步入革命征途,是人民解放军的兵团级将领,他50年代率部入朝,60年代奉命援越,为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以来,在洛宁县人民检察院的鼎力相助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支部书记彭中成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克难攻坚顺利脱贫。近年来,该村在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时代新风的弘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丰富群众精神食粮,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声有色,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全村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营造了文化丰富健康向上的新村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底张乡/刘丰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