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smart精灵1怎么样(当前最高级的小型纯电SUV)
之前提到smart,大家通常带着调侃的语气来讨论,或者把它当成有钱人一台昂贵的玩具,普通人很少会把它当作认真考虑的购车备选。
不过,当两年前已经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的吉利,和奔驰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运营smart之后,这个品牌的身份就彻底变了。除了全面转向电动之外,smart全新产品也纳入了更多中国消消费者的需求,脱离了城市个性代步微车的定位,并承担起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去年9月份,全新的smart品牌已经向外界展示了首款车型精灵#1概念车,如今它的量产版终于正式发布。这到底是一台怎样的车?和国内其它比较火爆的电动车相比,有什么特点?未来国产上市后,又有怎样的潜力?
奔驰搞设计吉利搞研发?smart品牌到底是什么情况?
要聊清楚精灵#1这款车,我们有必要首先聊聊它背后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
大致背景小伙伴们应该都有所了解。从2018年年初开始,吉利逐步购入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的股份,最终以9.7%的股比成为最大股东,耗费资金约90亿美元。两年后,吉利控股和奔驰共同注资54亿元人民币,以50:50的合资方式,组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共同运营smart品牌。
和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国内现有的绝大多数合资公司不同,吉利在smart品牌中的职能不再是简单的建厂、生产、营销及销售,而是深度参与、甚至主导了新产品研发。目前已经发布的首款产品精灵#1,就是由奔驰的全球设计团队负责造型设计,而由吉利负责工程研发,这款车的根基,就是吉利旗下极氪001相同的浩瀚架构。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精灵#1的外观和内饰,都是由奔驰设计的,而它的底盘、架构、电机、电控等系统,则主要是由吉利研发的。这是精灵#1的最基本信息。
除此之外,智马达公司目前的管理架构也很有意思,首先的董事会,6名成员中来自奔驰和吉利的人员各占三人,两方形成平衡。
张明霞,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
但是在具体的运营管理层中,除了一把手CEO由来自吉利的佟湘北担任外,负责smart品牌全球的销售、市场及售后业务的副总裁,原本是奔驰方的Daniel Lescow担任,日前已经被替换为张明霞,不过她此前并不是吉利的老将,而是就职于奔驰,主要参与二十年来奔驰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除此之外,公司财务副总裁是来自奔驰的Ulf Nestler,研发副总裁则是来自吉利的羊军。也就是说,在最高管理层中,奔驰和吉利的人员基本也各占一半,但中方所负责的业务明显有着更重的份量,且销售副总交由一个华人(不确定是否为中国国籍)来负责,也能看出奔驰对于smart品牌未来的运营,给予了中方充分的信任。
这种结构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中国品牌在服务、营销、销售等环节,都比外国品牌更加灵活,在中方有了充足话语权之后,smart品牌未来的定价和服务,或许也会有更多的惊喜。
以上,是smart品牌的基本情况,聊完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个公司,交出了怎样一台作品。
本田缤智的尺寸,奔驰E级的空间?
外观和内饰的亮点我们稍后再说,先来从参数层面来确定一下精灵#1的定位。首先是尺寸和级别,smart精灵#1的外部尺寸是一台标准的小型SUV,造型和尺寸最接近的车型,应该是MINI COUNTRYMAN,但是smart精灵#1的轴距达到了2750mm,已经明显超过了普通的紧凑级车型,这种长轴距、短车身的特征,也是当下纯电动平台车型的特点。
如上表所示,smart精灵#1的车身比MINI COUNTRYMAN短40mm,但轴距却比后者长了80mm,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四轮四角”的特点,而原本就有这种特征的MINI,在smart精灵#1面前已经不明显了。
此外在整体尺寸和比例上,smart精灵#1和大众的ID.3、欧拉好猫等车型,除了车身高度低一些之外,车长、车宽都和smart精灵#1接近。至于上市不久的比亚迪元PLUS,在紧凑SUV中个头不算大,但整体还是比smart精灵#1大了一圈。
而国内最畅销的小型SUV本田缤智,车身比smart精灵#1长了58mm,轴距却短了140mm,这意味着smart精灵#1内部的乘坐空间,可能会比缤智还要宽敞。
实际上,在德国的发布会上,官方宣称smart精灵#1有着媲美奔驰E级的乘坐空间。注意,smart精灵#1是一台A0级SUV,奔驰E级则是一台C级轿车,两者差了三个级别,奔驰这样说,是不是过于夸张呢?
国内还没有媒体有机会接触到实车,不过我们可以从德国发布会上外媒的评测来一窥端倪:
smart精灵#1外媒实拍
奔驰E级标轴
以上是smart精灵#1和标轴奔驰E级的后排实拍,奔驰在德国提到的E级,当然指的是标轴,而非国内的加长版。单从图片看的话,精灵#1的后排空间似乎确实不逊于标轴E级。不过这么看还不太直观,我们可以看看外媒这位小哥坐进车内的状态:
上图是德国媒体《Auto Bild》的评测,车评人身高1.95米,坐进精灵#1里确实不太宽敞,但膝部和头部依然有一定的余量。
此外,精灵#1的后排座椅是支持前后调节和靠背角度调节的,座椅可调幅度为13cm,最靠前和靠后的空间,我们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身高更“正常”的车评人来了解:
其实从下面这张图片能看出,精灵#1的后排乘坐空间确实是比较宽敞的,按照推测,它的空间应该能达到国内一些A 级、甚至B级车的水平。考虑到后排是纯平地台,精灵#1的乘坐空间和舒适度,应该是比较出色的。
至于储物空间,由于采用了后驱布局,精灵#1在前方是有前备厢的,15升的容积不算大,可以放置充电设备。
至于后备厢,受限于整体较小的尺寸,容积不算大,但放倒座椅后可以形成接近纯平的空间,且整个后备厢的地板非常平整,应付日常家用没有问题。
6.7秒破百,最大续航里程560公里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smart精灵#1采用的是单电机后驱的动力结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的数据分别是272马力和343牛·米,0-100km/h加速成绩6.7秒,最高车速180km/h,搭载一套66kWh的三元锂电池,WLTP工况续航里程为420-440公里之间,而CLTC工况下的续航,大约为560公里。
不论加速性能还是续航里程,精灵#1的数据在当下都不算出彩,不过考虑到它小型SUV的定位,应该会以城市通勤、代步为主,再对比目前国内其它相似定位的电动车,基本也就是主流水准了:
元PLUS是比亚迪基于纯电动架构打造的全新紧凑级SUV,7.3秒的0-100km/h加速性能,430-510公里的工况续航,相比精灵#1都还稍有劣势,而大众ID.4系列的主销版本,起步也只有425公里的工况续航。
不过关于精灵#1的信息,都还非常有限,未来它在国内上市后,会有多少个续航版本,目前还未可知。
由奔驰操刀的精灵#1,在设计上有哪些亮点?
上面提到smart品牌的设计和工程研发,分别由奔驰和吉利负责,而且和之前的腾势不同,smart精灵的设计是由奔驰的全球设计团队所承担,资源上不逊于奔驰主品牌。而在精灵#1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亮点。
首先是外观,精灵#1前后都采用了贯穿式灯组,且都是两头大、中间细的造型,观感圆润、简洁,没有走犀利、运动的路线。
车身侧面非常干净,没有明显的腰线、肩线,隐藏式门把手的出现在意料之中,但是无边框车门的设计也被保留下来,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目前国内30万元内,只有极氪001、领跑C01等极少数纯电动车型具备无边框车门,而在精灵#1这样的小型SUV上,市面上基本上还没有采用这种设计的先例。
单从这点就能推测出,精灵#1的售价不会太亲民。
极简的外观,也有一些细节的巧思,例如隐藏式门把手上有smart的字样。
门把手的下方,则设有照明灯。
此外,官方已经宣称这款车的门把手,在冬天具有“破冰”能力。
C柱设计非常新颖,以一种新的造型呈现出了悬浮感,并且在这里安放了大大的smart logo,而且,它是会发光的。
而在B柱上,“STYLED BY奔驰”的徽标,恰到好处地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至于车内,精灵#1的中控有着全新的设计,中控屏采用悬浮式,大小适中。
全液晶仪表的存在感,被大大弱化,在比较窄的空间里保留了时速、电量、多媒体、气温、车辆状态等信息。
不过精灵#1还配备了一台10英寸的HUD抬头显示,和液晶仪表作搭配,这也是目前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思路,例如即将发布的理想L9,就比精灵#1更加激进:
除此之外,精灵#1内饰的一大特点,是对氛围灯的充分利用,在中控台、T字区以及车门上,都有或显眼、或含蓄的氛围灯布置,且支持64色彩和多个级别的亮度调节,让整个车内的氛围具有了豪华车的质感:
此外,在前排驾驶员和乘客的腿部接触的地方,都设置了软性皮革处理,这也是来到豪华级别的车型才会出现的设计。
功能性方面,中控台下方出现了无线充电板,旁边则分别设置了12V电源接口、Type A和Type C两个充电接口,等于一共具备了4种充电方式。
全车座椅都采用了打孔设计,而且覆盖靠背和座垫,并已经明确前排配备了座椅通风。
仔细观察会发现,精灵#1的安全带采用了和座椅同色的浅色设计,而普通车型大多都是黑色,运动型车则习惯于采用一些撞色,和座椅同色的设计,目前还不常见。
中央储物箱内部,有风道口,说明可以把冷热风输送进去。
车钥匙是非常可爱的圆盘型,而且可以放在前排无线充电板上进行充电。
音响品牌则采用了Beats。
从以上这些功能配置和设计,我们能看出smart精灵#1是一台有着豪华质感的小型SUV,这个定位目前在市场上基本还是空白,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豪华车,暂时还集中在中型以上级别,自主品牌虽然已经有了欧拉好猫、比亚迪海豚等车型,但定位基本还是主流价位。
可以确定的是,精灵#1将在今年年内进行国产上市,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中外车企合作的模式,未来究竟会如何定位,能为吉利、奔驰在电动车市场带来怎样的销量,也是今年新能源车市值得期待的事件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