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守护誓言(为了每一片雕版)
郑兴宝(左)、郑宗男父子在藏书楼内核对和校验雕版。 吴建勋摄(资料照片)
踩着青石板、沿着鹧鸪溪……浙江湖州嘉业藏书楼就藏在热闹的南浔古镇里。近期,这里耗时10年的雕版保护工程终于完成,20万片雕版实现了保护性刷印和数字化存档。眼下,一次从内到外的全面修缮正在进行。
雕版保护传承的背后,是郑兴宝父子两代人,数十年来默默无闻的接力守护。
1984年,从部队转业的郑兴宝被分配到嘉业藏书楼,成为第四代守护人。20年后,儿子郑宗男放弃上海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藏书楼成为图书管理员。如今父亲退休,郑宗男接过接力棒,继续这场“守护长跑”。
儿子刚回来时,郑兴宝给浙江图书馆写了一封信,请求批准郑宗男去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小组培训,让老同志“传帮带”。回忆当初,郑宗男说,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刚入行那会儿,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培训回来,父亲就给我出了道难题——整理1000部古籍。”
父亲倾囊相授,儿子谦虚刻苦,父子二人亦师亦友。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郑宗男几乎翻烂了四角号码字典,总算完成这项重任。
2010年10月,“嘉业藏书楼版片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父子俩接过这项艰巨任务,每天泡在库房里,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清洗雕版、阴干,然后整理排序、拍照存档,再印刷装订成册,最后将雕版放回木架。
一天至少工作9个小时,父子俩把几乎所有精力投入到每一片雕版中。库房外,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库房里,则是一片安静的天地。
从繁华的都市到狭小的库房,面对这份枯燥寂寞的工作,郑宗男并不后悔。从小在藏书楼长大,熟稔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耳濡目染之下他对古籍的热爱、对藏书楼的感情不可言喻。“对我而言,回到藏书楼是机缘巧合,更是一种责任。”
去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支持,嘉业藏书楼开始了修缮工程。提及这次修缮,内向腼腆的郑宗男显得很兴奋:“我们希望通过‘修旧如旧’,把藏书楼还原到最鼎盛时期的风貌。”
藏书楼年代久远,许多图纸资料早已不知去向,“修缮中遇到了电路走向等问题,都会向父亲请教,他是这里的‘活地图’。”郑宗男说。
在郑宗男眼中,父亲郑兴宝虽然寡言,但极富责任心,全身心投入雕版和古籍保护中。从家到藏书楼,就是郑兴宝生活的“两点一线”。
如今,已是浙江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副主任的郑宗男,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把藏书楼“搬”进校园。在南浔实验小学,与藏书楼合作的雕版印刷课深受学生的喜爱。
对于雕版印刷的传承,郑宗男显得自信十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雕版印刷,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7日 07 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