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在马嵬坡哪里死的(杨贵妃惨死马嵬坡)
唐天宝十五年,因"安史之乱"而派往潼关抵御叛军的唐军元帅哥舒翰兵败被俘,消息传来,长安城内乱作一团,时任宰相的杨国忠连忙建议唐玄宗驾幸西蜀,暂避冦锋。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高力士、皇子皇孙及杨家兄妹,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禁军保护下,一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地跑到了马嵬驿,才得以休息。
这时,守卫潼关的副使王思礼从前线逃回,向唐玄宗报告哥舒翰已投降敌人。唐玄宗即命他为陇右河西节度使,立刻前往西北招集军队前来勤王。
王思礼与其他前方将士一样,早已对专权误国的杨家兄妹恨之入骨,接到任命后并没动身,而是去找统领禁军的陈玄礼说:"杨氏误国激乱,怎能再留天子身边?将军应该出来为国除奸啊!"陈玄礼默默点头,就与王思礼密谋半夜。
第二天正要启行,忽听驿门外杀声震天,唐玄宗忙让高力士出去查看,他不一会就跑回来喊道:"不好了,杨国忠父子及韩国夫人,都被军土杀死了!"
唐玄宗一听,吓得面色如土,杨贵妃更是浑身乱抖,粉面成青。随行的御史大夫魏方说:"待臣出去查一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魏方一出门,就看见外面的禁军已将杨国忠首级悬挂在驿门上,血淋淋地很是残忍,就愤怒地斥责道:"你们怎敢擅杀宰相?"话音未落,军士们就一拥而上,将他砍成几段。同时,还将一起出来查看的几位大臣也拳打脚踢,殴打的血流满地。
高力士忙退回驿内,请唐玄宗出面慰谕。唐玄宗无法,只有硬着头皮出来劝慰军士。但军士们并不尊旨,仍然围着驿门喧嚣不止。唐玄宗急躁起来,又派高力士出来寻找禁军统领陈玄礼。
陈玄礼本来就藏在军中指挥军士闹事,看高力士找他,就出来对高力士说:"军士们既然杀了杨国忠,杨贵妃恐怕也不能再留下来了,还请皇上割恩正法!”
高力士吓了一跳,哆嗦着说:"这,这怎么能行?"军士们一听这话,都大声喊道:"不杀贵妃,誓不护驾!"一面说,一面拥上前要打高力士。
高力士赶忙跑进屋内,把陈玄礼的话报告唐玄宗。唐玄宗听后大惊,说:“贵妃不比国忠,她常年深居宫中,何罪当诛?"高力士说:“这大家都知道。可将士已杀了杨国忠,如她妹妹还待在皇上左右,他们心中不安啊!现在情况紧急,愿陛下顺从其意,军士们安稳了,咱们才能安全啊!”
唐玄宗听后不语,转身向墙拄杖站着,身边大臣也一起跪下奏道:"众怒难犯,安危只在瞬间,愿陛下速做圣断!"这时,外面的喧哗声越来越近,似乎已到了跟前,大臣们更是把头叩的山响,有几个人的头已磕得流血了。
高力士又喊道:"军士已闯了进来,坠下再不速决,他们要自己动手杀贵妃了!"
唐玄宗此时不禁泪下,对高力士说:“罢了,我也顾不得贵妃了,你去替朕传旨,赐她自尽罢!"
那受惯千宠万爱的杨贵妃,接到哥哥姐姐都被杀灭门的凶讯,心如刀割,把泪都快哭干了,怱然又听到高力士传旨让她自尽,顿时晕了过去。大家手忙脚乱地把她救醒后,她才呜咽哭道:“杨氏满门俱灭,我活着也无趣味,但也要容我辞别皇上啊!"
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不忍相看,抬袖掩面而泣。杨贵妃此时心如死灰,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惊恐悲愤,她对唐玄宗深施一礼,说道:"愿陛下保重!妾辜负国恩,死无所恨,惟乞容我礼佛而死。"
唐玄宗勉强答道:“愿妃子……择善地托生……"说到"生"时,已是泣不成声了。
杨贵妃素信佛教,要拜了佛祖再死,谁也不忍阻挡。高力士引她到了佛堂,杨贵妃向佛拜而再拜:“佛爷佛爷!玉环在宫中时,哪防有这样的结局?想是我造孽深重,才遭此灾。今日死了,还须依仗佛力,超度亡魂。”
说到这里,杨贵妃伏身大哭,一头乌发也披落在地,如墨汁泻地一般四散开来。
高力士听到外面喧闹声更近了,怕乱军闯入,大家都要遭殃,就急忙牵了杨贵妃到堂前的一棵梨树下,解开罗巾系在树枝上。杨贵妃知道已无法免死,就向北遥拜道:"妾今日与圣上永诀了!"
拜毕,把头伸入活套中,双足一登,霎时气绝。一代绝色佳人,就此香消玉殒,时年仅三十八岁。
高力士见杨贵妃已死,就让人把尸首抬入庭中,让陈玄礼等人验视。陈玄礼看后,又托起杨贵妃的头让随同将士看,众人看后才欢声说道:“是她,是她。"
然后,陈玄礼就带领将士免胄解甲,磕头谢罪,三呼万岁后,才整队出门。
乱军回营后,唐玄宗拄杖来到杨贵妃身边,抚尸恸哭,悲痛的几乎不能起身。一边哭,一边命高力士尽快殓葬杨贵妃。但逃难路上,人烟稀少,到哪里去寻找棺木呢?高力士只好用丝被裹尸,把她暂时埋在马嵬坡下。
安葬完毕,刚要出发,恰好南方进贡的鲜荔枝到了,唐玄宗闻知,睹物思人,禁不住老泪纵横,让高力士将荔枝献到杨贵妃坟前,以做祭品,然后才随军启程。
唐玄宗虽然离开马嵬坡向成都进发,但心中仍然全是杨贵妃死前的情景,因此路上经常郁郁寡欢,泪眼婆娑。即使沿途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在唐玄宗眼里也都黯然失色了。
进入斜谷口后,连日霏雨绵绵,西行队伍中的车马铃声,在山谷中回荡不断,“当郎、当郎"声不绝于耳,好似有人在喊:三郎、三郎……
唐玄宗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所以往日在宫中与杨贵妃亲昵戏谑时,就曾以"三郎"相称,如今这阵阵铃声,就仿佛是贵妃的声声呼唤,让唐玄宗越发悲不能止。他本来就精通音律和诗文,于是就在马上作了一曲《雨霖铃》,以寄哀思。随行唯一的梨园弟子张野狐记录下了这首词曲,从此,世上就有了《雨霖铃》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牌了。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就这样死了,并且还背着惑主误国、荒淫无耻的罪名,实在让人感叹不已。
实际上,史书记载中的杨玉环虽然"三千宠爱在一身",但她对权力毫无兴趣,从没插手过问过朝中政务。至于她与安禄山之间"洗儿""抓乳"等暧昧之说,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唐玄宗曾因为杨玉环吹了一下他大哥的笛子就大发雷霆,差一点就废了她,岂能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无动于衷?
要说有错,那就是她用妩媚、温顺及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百般恩宠,可那不过是所有女子的天性,根本算不上什么大的罪过。
"安史之乱"是大唐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后所积累的内外矛盾大爆发,李隆基的偏听偏信或有些关系,与杨玉环则毫无关系。“君王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之所以有人会把她当做误国的"红颜祸水”,只不过是"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在作怪罢了。
我想,后世对杨玉环的惨死感到惋惜和同情的人应该更多,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为她留下那些缠绵悱恻、凄美动人的名篇佳句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